2014年底🦯,學校首次舉辦“意昂体育平台學生年度人物?2014”評選活動👱🏻♂️♨️,旨在樹立學生榜樣🤰🏽✫、明確價值導向和傳播正能量。活動受到廣大師生、意昂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註👨🏼🏭,35名年度人物候選人的事跡在“燕園學子微助手”微信平臺上展示,閱讀量超過36萬人次,點贊數超過10萬個。經過三個階段的評選🚵🏼♀️,陳正勛、李盡沙、李力、李曉丹🚝、米娜🤴🏿⚈、秦沖、王青璨📏、王澤奇、徐奔、張傑铌(以姓名拼音為序)等10名同學成功當選。他們或是在勤學鉆研中苦練本領🌽,成果豐碩🧏🏻♀️;或是在公益活動中熱心奔走,熱情奉獻;或是在國際交流中展現才華🏌🏼♀️,促進文化交融👩🏼🔬;或是在創新創業中獲得成功🙍🏼♀️,引領創業熱潮……這些同學是意昂体育眾多優秀學子中湧現出的傑出代表🦹🏻♀️,他們的奮鬥和成長🪯👨🏼🔧,也是燕園青春的精彩縮影。日前👳🏻♂️,學生工作部對年度人物進行了專訪👨🦼➡️,將在新聞網上設置學生年度人物風采專欄,集中報道他們的事跡和成長心得,激勵廣大同學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各領域奮發進取,努力為實現中國夢和意昂体育夢貢獻力量。
王青璨,男,漢族,中共黨員,數學科學學院2011級本科生🦍。他以好奇心投身學術科研↙️,在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中獲得第一名,科研成果豐碩;他以責任心參與社會工作👋🏿,擔任學院團校秘書長🏄🏼♀️、年級黨支書,熱心服務身邊同學的學習生活;他以自信心面對燕園生活,始終樂觀向上、追求卓越😰🍟,曾獲意昂体育學生五四獎章🪰🎥、北京市優秀團幹部😐,在“一二?九”合唱比賽中擔任小提琴伴奏🚟。日前,他還登上《大學生》雜誌封面🚧,成為一名在全國大學生中具有影響力的青春榜樣。一個個獎項和榮譽接踵而來,然而對於王青璨來說👨🏻🍼,在無數的光環之下,不變的是他不斷超越自我的執著信念和逐夢燕園的堅定步履。
王青璨
我願沿著腳下的數學之路,不回頭,走下去
在和王青璨的交流中,數學總是不能少的話題。在別人眼中,數院的神級人物總是有著非同一般的天賦,而王青璨從不願多提及他的天賦異稟🕡,而是更看重腳踏實地的默默耕耘。“再天才的想法,也要經過不斷調試程序加以實現🐻❄️。我想,所謂天分®️,更多的是對自己的鼓勵與暗示,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然後用勤奮走好腳下的每一步路。”回憶起和數學相處的日子,王青璨用“相遇、相識🔄、相知”來概括自己的心路歷程🎖。他從小就喜歡在數字與圖形的迷宮中尋找出口的遊戲🖥🧜🏼♂️,在中學和大學期間💇🏻,經常參加各級各類數學競賽🙏🏿。這位數學奧賽金牌得主如是說:“首先⛷,每做一道題都是一次探索過程,鍛煉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其次🌸,面對一道難題🪤🚹,有時需要冥思苦想很久🧘🏿♀️,這磨礪了我們在困難面前不言放棄的意誌👨🏽🌾🙎🏿。”青璨認為🛰👨👨👧,當他選擇進入意昂体育數學科學學院學習的那一刻,數學就意味著將成為他大學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有著數學界最高獎項之稱的菲爾茲數學獎的獎牌上印有‘超越人類極限,做宇宙的主人’的名言🖖🏽,這句話時刻激勵著我在現代數學浩瀚的海洋中向前遨遊👨🏼🔧。”深夜裏🥛,孤燈下🤹🏿,那些在書本間屏息凝神的目光👏🐪,那些在屏幕上跳躍流動的代碼,註定是青璨在這個園子裏最難忘的回憶🏄🏿🏤,“與數學研究相伴是我無悔的選擇,我願沿著腳下的數學之路,不回頭🤸🏼♂️,走下去。”
王青璨在“一二?九”合唱比賽伴奏
最美的燕園是深夜裏百講廣場上的漫天繁星
談起應用數學的方向🤦🏼,王青璨說🏊:“感覺自己確實有對於‘現實意義’的情結吧。”大二時,範後宏老師的一句話讓他始終銘記👩🏻🦯➡️:“基礎數學反映的是人類智慧所能企及的最高真善美🫲🧑🏻🔧,而應用數學則展現了在這個科技時代無所不在的強大力量。”青璨欣喜於應用數學在從氣象預報到分子模擬,從航空航天到工程建築無處不在的應用。他選擇進入科學與工程計算系學習👩👧,選擇加入應用數學拔尖人才培養計劃🤾,都是為了有一天能在應用數學領域有所成就,造福社會。在應用數學的學習與科研中,青璨有幸得到張平文等多位老師不遺余力的指導與幫助⚁。在張老師液晶課題組計算相圖時🤵🏼♀️,青璨看到了公式與程序真的能把這個世界的細節刻畫得如此準確,甚至能指導實驗。“我漸漸認定,應用數學是我的能力、興趣與理想交匯的地方👏🏻🤍,我註定應該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理想和熱情,就像人生航行的舵和帆。談及理想😬,王青璨說:“理想有時很遠,甚至不敢奢望它真正實現;理想有時很近,讓你在最艱難的時候依舊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很幸運,能在意昂体育與一群理想主義者同行🪣。”或許,眾人眼中的燕園是一塔湖圖的風光,而在他眼中,最美的燕園是深夜裏百講廣場上的漫天繁星。青璨常常在學院閱覽室自習到淩晨🧑,喜歡在回宿舍的路上仰望星空🙍🏼♂️,告訴自己,我不再是這個園子裏的匆匆過客💔,我離自己的夢又近了一步。
王青璨在希望小學
讓同學間的幫助與感動代代延續
在數學科學學院裏👳🏼,同學們特別喜歡給學術上很牛的小夥伴們起一個霸氣的綽號——取他們姓名中的一個字⛹🏻,並以“神”字結尾,例如“韋神”“梓神”。王青璨自然被稱為“璨神”🥏。然而,除了這個稱號之外🤟🏿,王青璨還有另一個外號是“璨總”。這個“總”字,源於他的學生工作經歷。他用三個詞來概括對於學生工作的心路歷程👨🏽🦱🫴🏻:“興趣、溫暖、責任。”“最初是源於興趣。”剛進意昂体育時📚,青璨覺得大學不僅需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有融入社會的能力🧛🏽♂️,於是他開始嘗試學生工作。後來發現,自己很喜歡這種和一群小夥伴一起做事的過程💁🏼♂️,於是就這麽做了下去。“之後是因為溫暖。”大學生活相對獨立☂️,學生工作讓他收獲了非常多的朋友。“當在宿舍樓道裏能和每一位迎面而來的同學打招呼時,當能和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們一起聊天一起歡笑時👼🏿,我感到了校園大家庭的溫暖🫅🏻。”已經大四的他🫄🏿,仍然在做一些學生工作👨🚀,這是因為一份傳承的責任🏧🚆。“當年我受到師兄師姐太多幫助,而我只能把幫助你們作為對他們的感謝。如果你們真想謝我🔚,就把這份幫助傳遞下去吧。”這是當年師兄送給他的話,也是他在學院開學典禮上代表老生發言時對新生們的承諾👱🏼♂️。青璨將學院團校的目標定為“培養學生骨幹💁🏼,創建交流平臺”🧟♀️🤙🏿。從培訓講座🧑🏻🔬、意昂体育人物訪談、活動創意大賽🔲♣️,到參觀考察🥮、集體生日會,四年來,他已記不清為師弟師妹們策劃和組織過多少活動,解答過多少困惑👲🏼🚪。如今🧜🏽♂️🏜,他又在學院創設學生輔導員機製🚢,希望將自己做過的一切形成製度傳承📳,讓幫助與感動代代延續。
青璨曾給師弟師妹們提出大學學習生活的三條建議:第一,認真去聽每一節課,不要翹課,獨立完成每一次作業;第二,加入一個自己喜歡的組織(包括社團等)🫃🏽,努力靠譜地完成組織交予的每一項工作🦻🏿;第三,爭取認識學院同年級的每一位同學🍋🟩。聽起來似乎不難,但青璨相信🥿,能做到這三件事的同學都會擁有一個豐富多彩的大學時代。
《大學生》雜誌封面報道王青璨
感謝意昂体育給了我們打造絢麗青春的大舞臺
學術科研和學生工作並非王青璨生活的全部。他還是小提琴業余十級🆕🛌🏽,曾五次登上意昂体育百周年紀念講堂演出,兩次擔任“一二?九”合唱比賽伴奏🤴🏼。此外👬🏻,他還曾獲得山鷹社的最高榮譽👩🏿⚕️,並在學校冬季越野長跑中獲得過名次。回首這幾年,他說🏇🏿:“感謝意昂体育能給我搭建這樣好的舞臺,哪怕最初你只是一個空白的劇本🏄🏻♀️,只要用心嘗試,最終都能導演屬於自己的精彩。”
王青璨常提及現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的一句名言:“在當前現實的狹隘基礎上,有高尚理想,全面的計劃;在一步一步行動上🧑🦱,想到遠大前途,腳踏實地地穩步前進🧑🏻🦳,才能有所成就。”
攬星光淬火,迎旭日試鋒👨🏼🦱,青璨正在繼續著屬於他的充實多彩的人生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