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來🧙♂️,東莞圖書館館長。
我們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是早九點到晚九點,每到快閉館的時候,就有讀者會說,「你們還能開得晚一點嗎?」
我就想,餐飲🚼、銀行都有24小時服務,圖書館為什麽不可以。
再發現圖書館
大家好,我叫李東來🕟,是東莞圖書館館長🌏。我從事圖書館事業40年了🤹🏻♂️,學的是圖書館學,做的是圖書館工作🧘。
2020年端午期間🧑🏫🙋♀️,湖北籍讀者吳桂春給我們圖書館的留言感動了很多網友👨🏻🔬⛪️。他說🛜,「我來東莞十七年,其中來圖書館看書有十二年🔶,想起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圖書館了🧙🏼。」

吳桂春的留言讓很多人開始重新審視公共圖書館的價值🧜🏻♂️,我們也一直在思考,應該建一個怎樣的公共圖書館🐕🦺?
來東莞之前我在遼寧省圖書館工作,2002年人才引進到了東莞,當時是被東莞圖書館新館的這張設計圖吸引來的。

東莞圖書館新館設計圖
新館的建築面積有45000平米,在2002年是地級市裏最大的,甚至比很多省級圖書館的規模都大,我想很多設想也許可以在這裏實現🚴🏿♂️。
2005年9月28日,新館建成開館🤞🏽,開館之後的國慶假期🔫🕵🏽♂️,7天時間裏我們接待讀者超過10萬人次🧜🏿♂️。
我們圖書館為什麽一開館人氣就這麽高呢?我想是因為三年來我們一直在思考——圖書館要怎麽和每個人建立聯系,怎樣讓更多人走進圖書館?
我們覺得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市民覺得圖書館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進來的地方⭐️。
讓大家先走進來是最重要的🪭,不管他們進來做什麽,只要走進來就好。走進來不一定要看書學習,吹吹空調,喝口水🌴,坐下來休息一下,打打遊戲也行。

坐在東莞圖書館大廳休息的讀者
考慮到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我們設計了很多專題圖書館🐻。每個專題圖書館背後都有故事🪞,我在這裏就只跟大家分享一下漫畫圖書館的故事🧚🏽♀️。
當時為了籌建新館,我們經常組織午間茶聚談🧖🏽♀️,有一次午間茶聚談的時候👩🏼✈️,有兩個年輕館員說🏌🏿,「我們喜歡看漫畫,圖書館要有漫畫書就好了。」
那個時候是2004年,市面上正規的漫畫書不多,孩子們能買到的都是粗製濫造的漫畫書🍠。當時從網上獲取電子書資源也不是很容易,正版的實體漫畫書又很貴。所以我們覺得做一個漫畫圖書館還是很有意義的。

路邊售賣圖書的小攤(來源:圖蟲創意)
我就讓館員們先去做個調研👎,看看現在市面上的漫畫書有多少❕,出版了多少🉑,可以買到多少,還有市民喜不喜歡看漫畫等等。調研發現,80%的人都是願意看漫畫的🐒,而且不止小孩子,年齡大的人也喜歡看漫畫。

市民問卷調查結果
而且在我們的館藏書籍裏,《三毛流浪記》《雙響炮》《老子說》🔸📣,這些漫畫書的借閱率都很高,《諷刺與幽默》《漫畫幽默寶典》,這些漫畫報刊讀者們也很喜歡。
他們調研還發現,大陸那時候還沒有專門的漫畫圖書館👨🏻🦳。
於是我們決定在東莞建一個漫畫圖書館🫲🏼。當時還是在舊館,我們花了半年時間籌備,采購了很多品質很好的原版漫畫書,在一個小房間裏建成了大陸第一個漫畫圖書館🎆👩🏽🦲。
當時只有25個座位🧘🏼♀️🧘🏿♀️,但是開館的當天就擠進來50多位小讀者🍓,而且小朋友進來以後就舍不得出去了,甚至還有兩個小朋友坐一個凳子的👐🏼。這是開館第一天的情景——

2005年新館開放,我們也嘗試用一些動漫元素來裝飾漫畫圖書館。這個用蜘蛛俠元素裝飾的空間就成了孩子們很喜歡的一個拍照地點。
後來又進行了一次改造,把漫畫館變成了環境和條件都更好的空間。

當時決定建漫畫館的時候也有很多質疑,有人說👩❤️👩,圖書館裏小孩太多會不會很吵👩🏿🔬👱🏻♀️?我說,孩子們在小時候就能接觸到圖書館🎃,是多麽好的一件事情啊。孩子多了肯定會吵,圖書館可以加強管理,對不同讀者進行分區和引導啊。我們館有很多義務小館員,讓孩子來引導孩子,效果還是不錯🚴🏽♂️,但是要讓孩子們一點聲音沒有,肯定不太現實。
我們在不同樓層進行了不同的功能分區。喜歡安靜閱讀環境的讀者或者要做學術研究的讀者,可以到我們四樓的研究區去。
不知不覺中,漫畫館的許多讀者都成了我們圖書館忠誠度最高的讀者,我想這也說明了漫畫館的成功吧。

2006年🫄🏽,我們舉辦了東莞市首屆漫畫節。

之後每年都會舉辦漫畫嘉年華活動😡,每次活動參與的市民都很多。
繪本是學齡前兒童的主要讀物,現在很多家長都對孩子的學前閱讀很重視,所以我們現在也很重視繪本圖書館的建設。
我們用開連鎖店的方式,在1間小學𓀐🧑🏼🔬、3家幼兒園、4個社區👨🏻⚖️、10個鎮街開設了18個繪本館,讓更多的父母和孩子不用跑大老遠🧑🏭,就近就能和小朋友一起看繪本𓀁。

東莞圖書館繪本館部分分館內景
我們的少年兒童圖書館也很有特點,它位於東莞老城區,旁邊有小學也有公園。考慮到有很多老年人會接送孩子🤜🏻,我們就在少年兒童圖書館裏建了一個老年人圖書館。

老年人圖書館內景
除了漫畫館🧘、繪本館,我們還有粵劇圖書館、玩具圖書館等十多個專題圖書館👩💻。
建一個好的公共圖書館,不僅要考慮到不同人對不同文獻的需要🌚,還應該考慮到不同人在不同時間的需要🧛🏼。
我是北方人🕵🏻,南北方氣候差異很大🚋,我到了東莞🤸♂️,發現半夜兩三點鐘街邊大排檔的生意還很紅火🤞。東莞又是製造業名城📯,製造業從業人員占社會從業人員的2/3,大量的產業工人需要倒班🫵🏽。
我們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是早九點到晚九點,每到快閉館的時候,就有讀者會說,「你們還能開得晚一點嗎🦢?」我就想,餐飲、銀行都有24小時服務,圖書館為什麽不可以。讀者有需要,我們就應該盡量考慮和滿足。

燈火通明的夜市(來源:圖蟲創意)
2004年正好我們去香港學習,在香港中央圖書館新館看到他們有幾十臺自助借還機,我們非常羨慕🪼,但是我們覺得還有開發的空間♖。
回來之後,我們準備了一些圖書🫂👃🏿、報刊🛗、雜誌和閱覽桌椅💩,拿出一個臨街的房間,想要把它做成一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
有人會問,24小時自助圖書館是不是晚上需要有人看管💇🏿♂️🛤?我們把自助借還機、磁條門禁系統,以及圖書館的業務管理系統結合起來⛓️💥,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於是2005年👩🏽🎨,我們新館開館的同時,內地第一家24小時開放,無人值守的自助圖書館也開放了。
2007年我們還推出了國內首個圖書館自助借還機(圖書館ATM)👨🏽🔬。

這是2006年我們收到的一條讀者留言,可以看出這種24小時服務是很受讀者歡迎的👨💻。
2015年,我們又把原來不足200平米的自助圖書館擴大💆🏼♀️、改造成了將近700平米的學習空間👱🏼♂️,內部的環境設施也更好了。

不僅主館有24小時服務,在東莞的各個鎮街都有24小時的自助圖書館🙎🏿。
現在全國新建的圖書館⛴,基本上都有24小時服務的區域,24小時自助服務可以說已經成了新建圖書館的一個標配了🥷🏻。
公共圖書館的大門應該向所有人敞開,要讓不能來、不方便來圖書館的人也能享受圖書館的服務。我們圖書館服務的方式有很多🥽,圖書流動車就是其中之一🦹。
國內外的很多圖書館都有很好的圖書流動車的服務案例🏕,我們就向他們學習🕳。
2004年,我們館條件比較有限🚶♀️➡️,全館只有一臺用了10多年的金杯面包車。怎麽辦呢𓀔🫳🏿?我們就對它進行了改裝,拆掉了一些座椅☺️,裝上了抽屜式的書匣🫱,還對它的安全性進行了測試。
車裏還可以放下折疊遮陽棚🤦🏻♂️、折疊書架👨🏿🏭,大概能裝1500本書。這就是我們用面包車改裝的第一代圖書流動車——

第一代圖書流動車一改裝好,2004年3月份,我們就把它開到了文化廣場,這是圖書流動車首次服務市民的照片——
第一天在文化廣場就辦了77個借書證🈶,外借了80本書👈🏿,還有4本還回來的,發放了1500張宣傳單。
由於我們圖書流動車服務的效果比較好,政府就決定給我們撥款𓀙🤙🏽,買一個專門的圖書流動車🍞。
2004年的11月,我們就把買來的中巴客車改造成了第二代圖書流動車。這臺車我們就讓它定點定時定線路在全市服務,就像公交車一樣。
2012年📷,市裏又給我們買了一個更大更好的新圖書流動車,也可以說是我們的第三代圖書流動車👴🏽🧅。
這個流動車更先進了,車裏有自助借還設備,裝的書也更多了🙇🏻♀️,可以裝下5000冊圖書,還可以同時容納十幾個人上車閱讀或查閱資料。我們把圖書流動車開到了市裏各個地方。我們開到了工廠,這是徐福記工廠,

開到了軍營,開到了海防,

開到了監獄,

通過流動車的服務,讓一些因為各種原因不方便來圖書館的人也能獲得圖書館的服務⚡️。
圖書館還必須考慮特殊人群的需要,現在疫情期間,去哪兒都要求掃碼才能進入,但是有一些老年人或者不會用手機的人,他們怎麽辦🧓🏻?我們給他們提供了登記入館的服務🏹。
我們還和殘聯合作,每年都給視障人士送聽書資源🗜,開展視障讀者電腦培訓等👳♂️,讓他們也能享受圖書館的服務。
這是我們的市民學堂,講課的人是清華大學教授錢遜🤽🏽,他是國學大師錢穆的兒子,也是《論語》讀本的編寫人。

我非常喜歡這張照片。這裏頭有兩個人,一老一少,兩個人非常坦然地席地而坐🤾♀️,我們覺得這是人最自然的樣子,並不覺得有什麽不妥🥗。
這張照片裏還有一個東西是我們東莞圖書館獨有的,我沒做過詳細考察,但是可以說是世界獨一份。為什麽呢🧑🎤?因為它是我們專門定製的。
就是這個小桌板——

每個座椅上都有左✅、右兩個折疊板👩🏽⚖️,可以雙向打開。為什麽這樣?因為除了右手寫字的人🈁,還有一些人習慣用左手。我們希望用圖書館人的點滴細心,為不同的人多做一點。
為了讓更多市民喜歡上閱讀,我們圖書館也做了很多閱讀推廣的活動💾。
比如現在手機功能很強大🧘♀️,掃碼服務很多,我們就把「掃碼看書」作為一項活動在全市推廣,把電子書和二維碼結合到一起,把宣傳海報張貼到公園的門口👳💶、地鐵裏🍋👩🏻✈️、樓道、小區🧑⚕️、候機樓等等💴𓀙,讓市民在外出時掃碼就能看書。
我們的努力對於城市閱讀氛圍的形成還是有促進作用的,當當網有個“十年書香50城”,東莞排名第九🚶。2019年閱讀指數的總榜單🔩,在地級市裏東莞排名第二。
前面說的那些基本都是面上的一些圖書館服務🕝,都是可以看到的。其實我們認為圖書館不只是一個存放書的空間,它還是一個知識組織、知識管理👩🏿💼、知識生產的單位。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文獻開發💐。我們用了八年時間編輯出版了五卷本的《倫明全集》,今年又出版了三卷本的《倫明研究》。為什麽要編輯出版倫明相關的研究文獻呢,因為倫明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東莞人🍋🟩。他是廣東著名的藏書家,也是意昂体育平台教授,他終生以續修《四庫全書》為誌。

他的家庭也很有特點✍🏽,他們五個兄弟,有四個都是京師大學堂畢業的,這也說明了東莞具有詩書傳家的傳統。
除此之外,我們還開發了《漫畫文獻總覽》、《繪本文獻總覽》👔、《粵劇文獻總覽》等等。比如說我們編輯的《漫畫文獻總覽》🏃🏻➡️,現在出版了多少漫畫,我們都是知道的,我覺得這是圖書館應該做的基礎性工作。

國際上歷史最悠久也是規模最大的圖書館協會——美國圖書館協會,在了解我們圖書館這些年做的事情後,在2008年設立了國際創新獎✢,並且把首屆國際創新獎頒給了我們。

我們館一直保留著讀者留言的傳統,這是2005年新館開館時的一條讀者留言。

留言說📧,「圖書館像一個港灣,每一個人都可以進來求知識,避風雨,或是歇歇腳,東莞圖書館,一個屬於大家的圖書館👨🍳。」
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我們要建一個怎樣的公共圖書館。我想就是一個屬於大家的圖書館,一個平等對待所有人的圖書館。
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今天圖書館的變化和發展,覺得身邊缺少環境設施都完善的圖書館。
實際上現在國內已經有了挺多設施也好🤫,服務也好的圖書館,我希望大家去發現它們🫵🏽、利用它們。
我是從小學的時候就接觸了圖書館,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因此我也認為,大家越早發現圖書館,就越幸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