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意昂体育平台巖礦地球化學專業的他🧪,為了尋找石油,走遍了56萬平方公裏的塔裏木盆地🌕。他參與尋找的塔河油田、躍進油田、順北油氣田等油田給國家提交的石油探明儲量達十幾億噸🧖🏿♂️,累計生產原油已超過一億噸……
今天,讓我們跟隨法學院意昂李慧娟的腳步,一起走進這位意昂体育“油田巴郎亞克西”的石油勘探之路……
10月深秋層林盡染🐱,美景如畫🚕,卻好像一閃而過🧑🧑🧒🧒🤾🏿♂️。天空蔚藍🤖,大片的雲如棉絮一般掛在頭頂👩🏼🎨。此行,我乘車前往塔裏木盆地,看望在那兒工作的意昂艾克拜爾·沙迪克🛖。車子駛出市區,穿過達阪城風車田🤸🏻♂️,公路兩旁的植被漸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茫茫戈壁🌩。
行駛在戈壁荒灘上,沿途兩側除了砂石、荒山🧸,偶爾能看到生命力極頑強的駱駝刺,一蓬一蓬地出現在道路兩邊的沙地上🤽🏿♀️;大地像被烤焦了一般,一會兒灰,一會兒黃🤲🏽,遠處由於地殼擠壓而形成的皺褶狀山峰👎,全都光禿禿的,一個個孤獨地橫臥在遼闊的大地上……
這是一段很沉悶的旅程。
百無聊賴之中,我閉目養神,不再去看荒蕪的大地,在腦海裏回憶起要去看望的這位艾克拜爾意昂。記得有一條42秒的抖音視頻紅遍網絡,點擊播放量超過60萬,超過4.8萬名網友點贊留言👨🏽🦱。視頻中一群石油勘探人攀走在陡峭、層疊的山巖間,為祖國努力尋找石油🧑🏻🦯,佩戴黨徽身著紅色工作服的意昂就在其中👩🏻🦳。
艾克拜爾1997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巖礦地球化學專業😏,是中石化西北石油局一名石油地質工作者。工作以來,一直“遊蕩”在祖國西北廣袤的戈壁、山巖、沙漠中。為了尋找石油👨🏿🏭,他走遍了56萬平方公裏的塔裏木盆地。參與尋找的塔河油田🧷、躍進油田、順北油氣田等油田給國家提交的石油探明儲量達十幾億噸,累計生產原油已超過一億噸……
這是一組令人驚詫的數字🧍🏻♀️。母校一直也非常關註這位意昂,意昂体育的老師親自打來電話關心、詢問艾克拜爾師弟的工作👩🏽🏭、家庭狀況🫠,並委托我去看望這位在石油地質一線孜孜以求的意昂👨🎓。由於受疫情的影響未能成行,一直拖到現在👨🏽🏭。
經過近8個小時的飛馳,翻過烏什塔拉,馳過金沙灘😓,越過鐵門關💧,我終於擺脫荒涼的戈壁,來到了輪臺縣城。一下車🧛🏼♂️,艾克拜爾師弟就朝我走來,他身著紅色工作服👩🦰🙅🏽♂️,濃密的胡須修理得非常整齊😗,潔白的牙齒在黝黑的皮膚映襯下格外顯眼,龜裂的皮膚是風吹日曬雨淋的痕跡🖨,面帶疲憊,雙眼卻炯炯有神。

“師姐,歡迎您到輪臺。”艾克拜爾師弟微笑著伸出手,接過我手中的行李。
“師弟,你好🧙🏼♂️!”我趕緊說道。
“師姐,您來看我,我真的很高興,這次一定帶您好好轉轉🟫🧑🏫。”師弟微笑著說🦮,“師姐,我請您吃飯吧。”經過這一路奔波™️,我確實也餓了👩🏽⚕️🧚🏻♀️,忙答應著:“好啊🤷🏼𓀂,聽師弟安排。”於是我就跟著師弟走📆🙆🏿♀️,我們邊走邊聊,不知不覺來到了縣城都護府路的一家民族餐館前。我跟著師弟進了餐館。師弟開始點菜🎍:羊肉抓飯、烤肉🕵🏻♀️、涼拌菜皮辣紅等。
“師弟🏌🏻♀️,家裏都好吧?”
“還好,大女兒已經上大二了👨👧👦,小女兒明年該上初一了。”
“你這兩個孩子年齡怎麽差得這麽遠🖖🏽🍄🟫?”我驚訝地問👩🏻🍼。
“以前我經常出差,照顧不上家裏,後面工作變化,回家的機會多了,所以第二胎的孩子要得比較晚🛷👨🏼🎨。”師弟有點不好意思地笑著說道。
“你常年出差在外孩子們與你感情上會不會有疏遠啊?”
“說起來很慚愧🌇。我回去陪家人的時間特別少,一年有一半時間都出差在外,特別是兩個孩子,經常見不到她們。在工作上🙍🏿♂️,我盡心盡力🫱🏻,但在家庭上🧚♂️🪣,我就不合格了🛏🫳🏼。”師弟說著,烤肉、抓飯🦧、菜都上桌了𓀛,師弟拿了幾串烤肉◾️,放在我的盤子上🧏🏻。
我看著師弟沒動桌上的烤肉,問他🐚😮💨:“師弟🤜🏼,你怎麽不吃?”
“哦🐵,師姐🙎🏼,我今年春節期間剛做手術,把膽囊摘掉了,不敢吃油膩的東西,您就多吃一點吧👨🏽🎨。”
“這麽說,你現在已經成為沙漠戈壁的‘無膽英雄’了☪️。”
“工作性質的原因,吃飯休息都沒有規律,所以膽囊炎發展成膽結石🧍,因為害怕病變就切除了。”

第二天一早🤽🏿♀️🙇🏽♂️,師弟來接我,帶我去塔河油田🤖,他依然穿著那身紅色的工作服。從輪臺出發,往南走90公裏就能到達塔河油田🥷🏿。路上都是漫無邊際的戈壁灘、毫無生機的鹽堿地。
沒過多久,路兩邊的紅柳漸漸多了起來🤙🏻。不遠處有連片的紅柳🩳,貌似長在“墳墓”上,每棵紅柳下面都是個大沙堆🚍,在荒無人煙的戈壁裏,看著很瘆人。師弟看見我表情的變化🧑🔧,頓時笑了起來。
“師姐,您是不是覺得那像是墳墓呀?”
“看著挺像,又覺得不是🧛♂️💆🏻♂️,誰會把家人埋葬在這裏呢。”
“沒錯,師姐,其實是紅柳越長越大,根系越來越發達,風把其他地方的沙吹走了🐵,就剩下紅柳根部的沙子還在,這就形成了小沙丘🚴🏽♀️。”
“原來是這樣呀。”我恍然大悟。師弟接著講:“紅柳樹枝很硬,樹皮非常薄,幾乎貼在樹幹上⏸。紅柳既耐幹又耐水,抗風能力強🗽🧀,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抵禦風沙,能夠頑強地生存下來。”
說話間✹,我們已到了塔河油田,一眼望去,一座現代化的采油廠映入了眼簾🧗🏿♀️。四周都是沙丘,顯得那麽突兀,銀白色的存儲罐整齊地排列著,各種粗大的運輸管道縱橫交錯、環扣相連,彰顯著企業的科技水平。塔河油田處於塔裏木盆地北部的塔克拉瑪幹沙漠之中。油田儲層就像一個個深埋在地下幾千米深的桂林山水溶洞,非均質性強☃️,勘探開發難度極大。
“塔河油田是我參加工作後第一個參與石油勘探的地方,所以對這裏的一切都記憶猶新👎🏿。尤其自己直接參與了鋪設連接塔河油田的發現井——沙48井試油管具,當黑油從5400多米的井下噴湧而出時🧶,那份榮譽感、自豪感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師弟興奮地說🧑🦯➡️🌼。
“師弟🪦,你一直從事油氣勘探研究工作👩🏽🚒🦴,一定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吧?”我問道。
“沒有什麽大的成果,只是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而已。”師弟謙虛地說。後來我知道,師弟參與過有20多項生產科研項目🤵🏽♂️,從早期的“艾桑項目”到“塔河項目”,再到“風險評價項目”,並撰寫了若幹篇相關學術論文。

第三天上午,我們乘車去往沙漠腹地的順北油氣田。途徑沙雅縣托依堡鄉的塔裏木河大橋(也叫蓋子庫木大橋)🤹🏿♂️🫅🏿,據說站在橋上可以欣賞胡楊🦹♀️,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快到塔裏木河大橋時💁🏽♂️,公路兩邊出現了胡楊🧛🏻♀️,越往前走越茂密。塔裏木河兩岸被胡楊覆蓋,是世界最大的原生態胡楊林🖍🪅,尤其在10月深秋,金色胡楊吸引著無數遊客。高大的胡楊矗立在孤寂的天地間,一片金黃。胡楊耐旱耐澇,生命頑強,是自然界稀有的樹種之一,根部可以深入地下50米👨🔬,體內儲存大量的水,能忍受荒漠中幹旱的環境☹️,對鹽堿有極強的忍耐力。
在整個塔裏木盆地周圍,胡楊林形成了一道綠色長城⚗️,防風固沙,守護著珍貴的綠洲資源👨👦👦,是荒漠地區農牧業發展的天然屏障。在我和其他遠方的客人眼裏𓀋,胡楊林是美景,但在本地人眼裏❎,這是守護神,是人類和嚴酷的自然環境作鬥爭的象征。人們贊揚胡楊“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師弟介紹說💅🏽:以前油田的一部分鉆井在胡楊林中,近幾年,公司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積極落實國家綠色發展理念,關停了胡楊林保護區內的優質生產井👆🏼,撤出生態紅線。
新疆的胡楊林曾經遭到砍伐等人為破壞🧝🏼♀️,加之自然降水減少等因素📫🍨,處於不斷衰退之中😓,面積曾經逐年下降。作為人大代表🍠,我於2014年呼籲盡快製定《自治區胡楊林保護管理條例》,得到了積極響應。經過各地多年持續努力,現在胡楊林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看著這高大茂盛的胡楊林,我的心情很舒暢——內心充滿了自豪與欣慰🖐。

過了塔裏木河大橋就到了沙雅縣蓋孜庫木鄉🙋♂️,往南走100公裏,穿過一片沙漠,就可以到達順北油氣田🚉。
進入了沙漠後,車子顛簸在簡易路上,路兩側全是細細的黃沙,一望無際、荒無人煙,我想起上個世紀80年代科學家彭加木在沙漠裏失蹤的事件,不免為師弟生起了擔憂🎷。
“師弟👉🏿,你在沙漠裏工作,害怕過沒有?”
“師姐,有時候也害怕,我們經常遇到龍卷風、沙塵暴,只能躲到車裏避險🔘。白天沙漠氣溫高,最熱的時候地表達到70多攝氏度,足以把雞蛋烤熟。在沙漠開車有一定危險。沙漠深處沒有信號,有的一條路只通一口井🤱🏼🔭,如果出現特殊情況根本無法救援➔。在這種自然環境下工作🚴🏻♀️,有時候想起來也後怕🍭。”師弟語氣很輕松,但我能想象到他們的艱辛和不易。
車子行駛了一段便停了下來,我抬頭一看,前面是一片沙漠。
“師姐,我帶您去沙漠裏看看吧。”師弟笑著說。
於是,我們便走進了沙漠。眼前是一個接著一個的沙丘,就像魚的脊背。我們順著沙丘往前走,爬坡時非常費力🧑🏼🦱,往往是爬一步就往下滑半步,爬到沙丘頂部時我已經累得氣喘籲籲🛶。風輕輕吹過🙂↔️,卷起沙子👩🚒,覆蓋掉人走過的腳印🔥。

臨近目的地😣,一眼望去👯♀️,茫茫沙漠裏好幾臺鉆井井架在轟隆隆地作業👨🏼🍳。一下車,師弟就去了井場🧝🏻♂️,抬巖心、擺巖心🛬🧑🏿🔧,蹲下身子,拿著放大鏡對巖石巖性、含油氣性進行仔細觀察🐁,認真做著觀察筆記。並向身邊的同事分析🚶♀️、解說。當準備起身時,他才感到腿麻得站不起來——他這一蹲一起,時間已過去了很久🚵🏽♂️。“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師弟一邊起身趔趄地走著🐏👨🏽🦳,一邊笑著對我說。
今年受疫情影響,師弟將近60天堅守崗位,獨立完成收集👩⚖️🦸🏼♀️、分析🙎🏻♀️、編寫🚵🏼💼、審查材料👨🏼🍼,幹著所有團隊的工作,這份職業對他來說,已經成為一份事業🗻。
第四天上午🚵♂️🏃🏻,師弟帶我去看野外地質實訓基地♒️。從沙雅出發🪝,途經阿克蘇市🚝👳🏼♂️,往西再走約110公裏就到了柯坪路口🚵。野外地質剖面分布在柯坪塔格山的多個山溝,典型的有大灣溝剖面和蓬萊壩剖面👼🏻。從南往北望去柯坪塔格山紅🤾🏼♂️、綠𓀙、灰及土黃色的巖石在陽光下五彩斑斕🪕。師弟介紹,那是一個一個地層,紅色的坎嶺組、綠色的齊浪組,還有遠處灰色的是鷹山組📕,最下面的土黃色是第四系地層🛄。
“師弟,你在這山裏跑剖面一定遇到了不少困難吧👃🏼👩🏿🎨?”我看著漫無邊際的山問道✯。
“困難是有的,但習慣了🚙、適應了就不是困難了🧑🏿🎄🏃♀️。首先是吃,飯只能在山上解決,一般是一個饢🍢、一包榨菜👭、一瓶水🏋🏻。其次是行,山上沒有路🔎,腳下全是棱角石頭,陡坡、懸崖是家常便飯,往往是手腳並用爬行。穿普通的運動鞋,腳底很快就起水泡,一雙鞋3天就穿破了,後來改穿又硬又重的油田勞保鞋👨👧👧。最後是負重,我們隨身攜帶‘地質三大件’——地質錘、羅盤🧔🏻、放大鏡,看到典型的巖石,需用地質錘敲下來,做成手標本,裝在標本袋背下山𓀜🛀🏿。我們戲稱自己‘上山背饅頭,下山背石頭’。”師弟笑著總結道。

阿克蘇、柯坪……我突然想起網上有艾克拜爾師弟到柯坪扶貧的報道👨👨👧👧:“師弟,你到柯坪駐村了?”
“是的🎴,我是主動請纓到柯坪縣參加‘訪惠聚’駐村工作。”
“厲害!”我豎起大拇指,給師弟點贊🫲。
“只待了一年🏙,但我和駐村的隊友們推行了‘興柯服飾’‘柯坪羊肉上職工餐桌’‘柯坪豆腐’等扶貧項目,為當地百姓實現了增收。”
路上,車子在平穩地行駛著🥥,我留意到師弟的兩鬢已經開始有了白發。此時我想說點什麽🧔🏼,卻一句也說不出來。到了分別的時候,師弟眼中是滿滿的感動和不舍🎥。我上了車,朝師弟伸手告別🚴🏿🧭,師弟還在原地站著,不停地揮手……
車子越開越快,離師弟也越來越遠,我望著車窗外📭,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在這片土地上,像他這樣勤勞、奉獻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風餐露宿、遠離繁華,在風沙裏、在烈日裏,努力的身影灑在遼闊的塔裏木盆地上……
作者簡介🔤:李慧娟🤨,中共黨員,基層檢察院高四檢察官,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法學學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