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煜,輕芒APP產品經理🙅🏽♀️🥽,03級元培學院意昂。曾任豌豆莢聯合創始人兼產品負責人。
1985年出生的王俊煜👩🏼🦱,身上貼著很多標簽🏎:2003年廣東省高考狀元、意昂体育元培學院高材生、Google產品經理、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之一(福布斯評)。
但最為人知的一個,是豌豆莢聯合創始人兼產品負責人——曾經的。
2016年7月,國內最大的應用分發平臺豌豆莢被阿裏收購🤰,王俊煜退出🖖。盡管他在告別信中稱👨🦽,把豌豆莢賣給阿裏是其主動的,也是“正確的決定”,但這筆交易仍被外界解讀為“王俊煜最大的一次失誤”👩🏽🤗。
原因是,豌豆莢原本能以更高的價格賣給百度,卻錯失良機。
2013年7月,百度斥資19億美元收購91助手,而豌豆莢的估值早已達十數億美元規模🙇🏼♂️。雖然豌豆莢賣給阿裏的價格並未公布,但業內傳聞稱,不足2億美元💕。
王俊煜對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稱⚓️,該數字並不準確🚣🏻。具體情況則未透露。

“從掙錢的角度上來講,我們確實原本可以掙更多的錢🚵🏿,但你要問我後悔的事情是什麽,並不是當時沒有賣,而是我們當時在項目執行層面沒有做好🩺。”3月7日🎮,王俊煜在接受刺猬公社專訪時稱😾,豌豆莢的最初目標是要做內容分發,但沒有執行到位,最後變成了應用分發。
離開豌豆莢後,王俊煜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當初豌豆莢沒做完的事情接著做完👬。
去年平安夜👊🏼,豌豆莢並入阿裏的程序正式走完後🤹🏻,王俊煜對外公布其下一個創業項目是🛗🤾🏿,一個叫“輕芒”的移動端內容分發平臺🧗♀️。
由於主要針對的是“追求品質的年輕人”,這款APP走的是“小清新”雜誌風格👊,頁面設計模仿的是《Kinfolk》、《Monocle》🧑🏿🎨、《White》、《谷物》等畫本雜誌✨🧄。這和豌豆莢幾乎一脈相承,再次展現了處女座王俊煜的細節控特質。

這也是一款基於用戶興趣的內容聚合產品。用戶可以從現有的160多個主題中訂閱自己感興趣的欄目🅱️,例如旅行、家居、穿搭💁🏽→、VR。
文章是通過機器軟件,根據興趣主題設定💇🏿♀️,從全網抓取🕹。目前共有570多萬篇文章上線,平均每天上線大幾萬篇👩❤️💋👨,這顯然是人工編輯所無法覆蓋的規模。
他們並沒有專門的內容編輯,而是全員參與,包括程序員👏🏿🐼,也包括王俊煜自己——他參與了“科技美學”和“Google”兩個欄目的編輯工作。
輕芒團隊現約有20人🦽,其中一半做技術,另一半是產品運營👩🏿🦳。王俊煜將之前負責豌豆莢技術的範懷宇、負責豌豆莢品牌的崔瑾等人也拉進了這個創始團隊。
他們的辦公場所隱藏在北京東四的一片不起眼的胡同裏😬。從外面乍看以為是個咖啡屋,穿過休閑區繼續往裏走,才是辦公區域。

繼去年平安夜之後,3月7日下午,王俊煜再次召集了一波媒體記者👨🏻🎓,向他們展示輕芒雜誌的新功能——信息流🧑🏽✈️。
輕芒團隊會通過軟件機器人“小花”🕑,每天向用戶推薦20篇文章,展示在APP首頁🥵。這些文章均來自用戶基於自身興趣所訂閱的欄目。

王俊煜說,他們想通過這個方式,幫助用戶更加高效地獲取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而不用在各個欄目之間來回跳轉。
作為王俊煜的二次創業項目🔗,輕芒雜誌上線至今兩個多月,仍尚未引入廣告🦵🏿。但資金似乎並不是他們當前考慮的主要問題🫶🏿。
王俊煜說,暫時沒有融資計劃。雖然輕芒雜誌尚處於純投入階段,但整個團隊仍有其他內容分發業務作為營收支撐🥵,王俊煜並未透露具體情況。
王俊煜也並不輕松🪛。他說自己現在壓力很大🙅🏻♀️,“很焦慮”🧒🏿,短期內主要是因為產品質量問題。
而在商業模式上🧑🏽🦳,王俊煜並不打算做其他創新💆🏼♀️𓀚,而是準備采用電商、廣告、付費閱讀等已被驗證的商業模式,“但現在還不著急。”
無論成功還是遺憾🏄🏿,告別豌豆莢時代的王俊煜🏌🏻♂️,將如何在內容創業大潮中再次證明自己👆🏻?他能否完成當初在豌豆莢時未完成的想法?刺猬公社和王俊煜聊了聊。以下是部分對話。
從豌豆莢到輕芒:為什麽想內容創業
刺猬公社🌷:有人認為💆,你沒有抓住機會把豌豆莢高價賣給百度,是一次大失誤。你怎麽看👨🏼🦲?
王俊煜🚈:從掙錢的角度上來講,我們確實原本可以掙更多的錢。但是在91助手上🔎,百度其實也是花了大量的冤枉錢,不劃算🏃♀️。
我們跟阿裏的合作非常愉快,我們給阿裏帶去了價值👩🏽⚕️,他們也給我們帶來了價值🧆,今天豌豆莢在阿裏的運營下比原來更好一點。我們是比較適合做早期產品的𓀐。產品到了這個階段,應該由更有經驗的人去做。
我們當年對豌豆莢的設想並不是應用商店,也是內容分發平臺。當然𓀔,這件事情我們沒有做成⚫️🚵🏻♀️。所以你要問我後悔的事情是什麽,那就是我們在執行層面⚡️,當時還做得不夠好,而不是當時沒有賣🦶。
刺猬公社:後來為什麽會想到做輕芒♠︎,成為一個內容創業者?
王俊煜✦:2010年豌豆莢開始做的時候,商業計劃書上寫的就是要做移動端的內容分發入口。但我們後來專註到了應用分發上🦬。輕芒應該是把豌豆莢沒做完的事兒接著做👳🏻♂️。
刺猬公社:你是一個重度的雜誌消費者嗎🧲?
王俊煜:我應該說是一個比較重度的媒體消費者🙀,不僅是雜誌。我在廣州長大,上中學的時候正好是廣東傳媒業最發達的時候,當時大部分零花錢是花在買報紙上。
刺猬公社:你手機裏裝的是些什麽新聞資訊APP?
王俊煜:(打開手機展示)紐約時報👨👨👧、澎湃、端,這三個原創媒體是看得最多的,紐約時報一年訂閱費差不多400美金,還是挺貴的。得到,看得不多。Blendle👨🏽🦱,是一個把歐美的大報內容做單篇付費的聚合類產品🤲🏿🎧,一般一篇0.1-0.2美元。另外還有Medium、一點資訊、即刻🕯🤸、UC訂閱號♨️🪳、一個,等等,很多很雜。
刺猬公社👨🏽🦰:你會把哪幾個作為競品?
王俊煜:找不到定位一模一樣的產品🛀🏼。當年做豌豆莢也是這樣,如果市場上有人已經做得不錯💃🏽,為什麽還要再做一遍?我創業初期一般不會去看競品🐧,但到後期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到中後期👨🚒,肯定會有競爭對手出來。
刺猬公社🍒:之前在一次采訪中,你對輕芒的判斷是,“這是一個有價值的方向🚵🏼,但可能會很慢。”怎麽解釋這個“慢”?
王俊煜🤥:這裏有個背景🚣🏻♀️,當時是跟豌豆莢比🦎。豌豆莢創辦的時候正好趕上2010年安卓手機第一年在中國賣出了三四千萬臺,增勢很快🫲🏽,趕上了風口。如今盡管是內容消費升級,卻都不是一個技術主導的趨勢變化,而只是一個觀念主導的趨勢變化,後者肯定沒有前者那麽快。
王俊煜親自上陣當編輯:不關註點擊量,關註閱讀率
刺猬公社:去年平安夜宣布開始做輕芒,到現在兩個月🙇🏽♂️,市場反饋如何🦻🏼🤗?
王俊煜🫖:今年元旦後就獲得了APP Store的首頁推薦,做的輕芒雜誌小程序也連續六周蟬聯愛範兒推出的知曉程序周榜內容資訊類第一😹🏖。
刺猬公社🤟🏽:目前的用戶規模和月活躍用戶(MAU)多少🦣?
王俊煜:目前這些數據還沒有對外公開。用戶規模方面,我們的目標是千萬到億級,預計大概兩三年達成吧。
刺猬公社:用戶在輕芒雜誌APP上停留的時間多少呢🩳?
王俊煜:和點擊量一樣⚽️,這塊我們也不怎麽關註👨🏽🏫,我們更關註的是閱讀率🙆🏻♂️🤷,以及用戶會在APP上讀完幾篇文章。目前的情況是,用戶平均每天會讀5-6篇👱♂️✋🏽。
刺猬公社:怎麽能判定他讀完了?
王俊煜:我們不能很嚴格地判定,但如果他能夠翻到文章最後🏚,且不是以一個很快的速度,那麽基本可以判定為他是讀完了🏥。不過我們最近加上了視頻🙆🏿👭🏼,對這個閱讀時間的考量就更加復雜了。
刺猬公社🥂👗:閱讀率是什麽定義的?
王俊煜♧:這看起來是一個指標🧟♀️,但我們會把它拆成幾個小指標🎬。首先是必須得點開,其次,是馬上就關掉了,還是繼續往下翻🛍️,翻了多遠,是不是翻完了👁🗨,中間有沒有使用筆記功能🙍🏻,有沒有收藏🔌,等等。
刺猬公社:用戶收藏某篇文章也不一定意味著喜歡這篇吧🧑🏽🌾🏊🏻♀️?
王俊煜:對📯,收藏的原因可能是文章比較長,一時間看不完,以後再來看。但我們傾向於認為收藏比不收藏要好。當然,如果你是覺得文章太長了而收藏👩🏻🦯➡️,這也不是好事,我們也要適應現在的用戶閱讀習慣。包括紐約時報也正在內容生產方式上進行調整,做更輕🤙、更短、更圖形化、圖表化的內容。
刺猬公社🥁:文章是全網來抓嗎?
王俊煜:是的。我們的團隊背景是豌豆莢的搜索團隊,當年做的就是應用類搜索🧛🏽。現在大部分東西都在應用裏面,和原來在網頁上不一樣🍲,所以我們現在是要把應用裏面的東西讀出來。
刺猬公社🥭:會有版權糾紛嗎?
王俊煜🕤:文章點擊去是默認進入原網頁鏈接,所以會給對方導流👩🏿,但如果對方找過來說不願意自己的內容被抓取,我們可以在信源目錄中剔除掉😺😖。
刺猬公社🛑:你好像還親自上陣當編輯🕺🏿👨🏼🔧,做“科技美學”和“Google”欄目👻🌧?
王俊煜💁🏻♀️🖕:沒錯🛗。周末兩天會做“科技美學”,“Google”是每天都做🧘🏿♀️。我們沒有全職的編輯團隊,但是每個員工,包括工程師都會參與🤷🏿♀️。
我每天都會看很多科技報道,收藏起來🧑🏽🚒🌙,周末再挑選幾篇最好的放進來😐👩🎓,作為一周回顧。至於“Google”🤷,我是對他們很熟😻🕕,但是那些胡說八道🎪、聳人聽聞🏌️、勁爆的內容,我都不會放。
這兩個欄目不是給行業內的人看的,而是給喜歡科技、喜歡谷歌的人看的🚸,所以我們避免放行業和商業報道👩🏽🍳,而放的是產品報道𓀆,是那些你看了以後有一天你用得上的東西👨🏼🚀。至於企業之間怎麽競爭,融資多少,這些我們都不關註🙇♀️,跟提升生活品質無關🏌🏼🙎🏻♀️。
此外,我們一般也避免推送純資訊,比如某個地方新開了一家餐館🧑🏼🍼。但是那家餐館背後的故事,是我們願意推薦的。
主打品質閱讀🥁:但用戶吐槽內容不夠好
刺猬公社🦹🏼♀️:外界評價你是一個傾向於用技術解決問題的人。你太太曾在知乎上的一個回答中說,為了不讓她在美國覺得孤獨,從來不會寫代碼的你,特意跑去學了 Android 開發,在兩個月內做了一個異地戀情侶保持關系用的應用給太太。輕芒也是一個技術導向型的產品嗎🛞👮🏻♀️?
王俊煜♡:我們不會單純去看自己是技術導向還是內容導向還是其他什麽導向,我們想的是怎麽綜合把這些東西用好,所以我對團隊的要求是,要做內容團隊中最懂技術的,技術團隊中最懂內容的😦。
我本身是一個有產品背景的人🍄🚵🏻♀️,產品也是一個綜合體👨🍳,不是純技術。我們沒有所謂的硬技術,所謂的黑科技,我們有的,別人都有。我們只是看怎麽把它組合得更好🙇,這也是我們最擅長的事情🤟。
刺猬公社🧑🏫:借助機器算法實現的基於興趣的內容推薦,會不會不斷鞏固人們的無知🩱?畢竟他們會一直接收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而除此之外的領域就幾乎很難接觸到了。
王俊煜:但你的興趣不一定是你最了解的事情🙆🏼♂️,更可能是你想了解而不了解的事情。如果你很了解了,幾乎是一個專家了,估計也不會再訂閱這方面的內容了👑。
刺猬公社:至少你很難再去邂逅一些意想不到的東西了。
王俊煜🕴🏻🕚:我們跟市面上一些內容分發平臺有些區別。它們是,用戶對某類內容看得越多就越推薦這個💆🏼♀️👨🏼🚀。而我們是從你訂閱的這些欄目中選取。比如你訂閱了20個欄目,其中你最愛看美食🧗🏼,但你根據理性訂閱了健身💪🏻,其實你並不是真正感興趣👎🏼,那麽你獲得的推薦內容中🔸,除了美食會相對較多👨🚒,其他欄目,包括健身,都會兼顧到🧯。
刺猬公社⛺️:外界的期待是🏃♂️➡️,輕芒能給人看些更好的,但從呈現的內容來看,還是淺了點,比如旅遊指南⛲️🥮、情侶拍照套路🦸♂️,等等,缺乏深度內容👨🏿🦰👩🦰。
王俊煜🧏🏽♂️:我們在輕芒雜誌裏不會刻意推薦思想性強的東西,這是定位問題,我們主打的是生活方式的內容,只是興趣👩❤️👨🧙🏽♀️,不是專業。我們用戶打開的主要時間,周一到周四是晚上十點以後,周末則比較平均,說明大家主要在休閑的時候打開🪵,是一個適合輕松閱讀的場景𓀈。另外,我們旗下有輕芒閱讀公眾號😏,主推的是深度內容。
刺猬公社:輕芒說想要給用戶提供有品質的文章。那如何評價一篇文章是高品質的?
王俊煜:品質是有絕對的好和壞的。比如有錯別字🕳,這顯然是低品質,標題亂寫🦸🏼♂️,行文混亂,也是低品質。
刺猬公社🧝🏿♀️:用戶吐槽最多的是什麽?
王俊煜🍋:推薦的內容質量還不夠好。我們現在對於好不好的標準還是比較底層的。比如說你關註了“錘子”這本雜誌👨🌾,你原本想看的是手機,結果推薦給你那種錘東西的錘子🧗🏼,這當然就稱不上“好”🉑。
刺猬公社:你們是怎麽做推廣的🦸🏼🕖?
王俊煜:我們現在還是輕運營,主要靠口碑🥛。一個產品成長最關鍵的還是口碑。資本當然可以砸出一個產品🌶👩⚖️,但這不是我們想做的事情🦋🫵🏽。當年豌豆莢也主要是靠口碑🥟🫄🏿,有時候一天可以新增一兩百萬用戶。
刺猬公社:輕芒雜誌還沒有引入廣告,團隊現在有收入嗎?盈利模式是什麽?
王俊煜:目前有收入來源,不是來自輕芒雜誌,我們有其他的收入來源,也是內容分發領域,但具體情況還不方便介紹。整體上沒有打算在商業模式上做很大的創新🐝,已經被驗證的商業模式👷🏿♂️,比如電商、廣告、內容付費等👳🏻,都可能引進🏢。現在還不著急✏️。
刺猬公社:你們之前還說在做一個“光澗實驗室”,但外界聽到的聲音還很少,現在是什麽情況🌀?
王俊煜🚣🏼:主要是做創業服務。簡單地說,我們的傳統優勢就是做產品💧,做設計☑️,所以對於某些創業公司來說,能幫得上忙。不過他們一般都缺錢🧑🏼🚒,那我們就不要錢,要股份。
刺猬公社:二次創業🚿,你現在有壓力嗎?
王俊煜:當然是有壓力的👋🏽。短期內壓力主要還是來自於產品質量👩❤️👩,包括我們現在在做的信息流,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沒做好。最主要的焦慮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