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體製改革
“醫聯體”有利於引導大醫院醫生深入社區
在醫聯體的具體建設過程中,政府既主導也主辦的現狀應予調整。
新京報:您今年提交的提案是關於哪些方面的?
陳仲強🤶:關於醫聯體建設的幾個方面⚃,建議頂層設計要清楚💚,通過補償、管理等一系列機製的調整,使醫聯體能夠作為一種模式真正得到推廣;關於醫聯體的管理架構👩🏻🍳,建議在區域聯合體內形成理事會架構,由理事會自行負責醫院人事、管理事宜,政府可以參與其中。政府應搭建公共平臺,允許民營醫院、企業醫院等進入醫聯體中,甚至在其中發揮領頭作用。在具體發展模式中,政府應起主導作用📅,但現狀是政府既主導也主辦,應在具體建設過程中予以調整。
新京報🏌🏽♂️:關於醫聯體建設,2013年《北京市區域醫療聯合體系建設指導意見》出臺,2013年到2016年末⛹🏿♀️,北京市將在區域內全面推廣醫聯體服務模式。醫聯體對於解決目前看病難、看病貴的局面有何幫助?
陳仲強:醫聯體模式能夠更好發揮區域內醫療資源的功效,一般由區域內的一所三甲醫院聯合一些二級醫院及社區醫院,將醫療資源整合,有利於引導大醫院醫生深入社區,帶動區域內整體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目的在於引導患者分層次就診,以緩解看病難的問題。
新京報:您在去年的提案中曾建議應建立分層就診體系,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在醫院,有調查顯示,超過20%的人首選大醫院😵💫,也有將近15%的人群表示“從不去社區醫院看病”,哪些因素製約了社區醫院首診率?如何解決?
陳仲強:醫聯體建設的思路是非常明確的🫗,即逐步實現首診在社區👭🧓🏽,實現分級診治、雙向轉診👨❤️👨,更好地利用區域內的醫療資源⏫,緩解看病難的問題。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社區醫院的基礎醫療能力仍較為薄弱,相互之間並未形成有效的銜接🥔,患者還是願意去大醫院🧗🏼♂️,反而導致醫聯體功能並未得到體現。
長遠看,製約社區醫院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人才問題🧘🏿,大醫院醫生進社區及社區醫生的培養都是重要環節🧑🏽🏫。另外,社區醫院與大醫院之間尚未形成有效的轉診製度,也是製約醫聯體發展的原因。
●談管理模式
政府🙂、醫院、社會共同參與形成醫聯體理事會架構
醫聯體的建設重點在於部門之間應該形成有效的銜接,這需要機製🗂✋🏽、體製的保障。
新京報:關於醫聯體的管理架構👨👨👧,您建議形成理事會架構☸️。理事會如何管理區域醫院?政府如何參與?現有醫院管理模式下能否實現這一設想?
陳仲強🤵:醫聯體的建立所涉及的問題是多方面的🤽🏿♀️。目前情況下👩⚕️,醫院分屬於不同管理部門,以北京為例,包括北京市屬醫院、部委醫院、部隊醫院等🚵🏼,還包括企業醫院、民營醫院等🧝🏻,協調這些分屬不同部門的醫院是醫聯體建設的難點之一。其實醫院都是解決看病難的資源,如果不能很好地進行整合,會造成資源浪費。所以,醫聯體的建設不是簡單地確定區域內的中心醫院和其他醫療服務部門。重點在於部門之間應該形成有效的銜接,這就需要機製👰🏻、體製的保障。要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上🎮,通過財政、運營𓀉、補償🤖、管理等諸多機製的調整🤾🏽,才能實現區域內的有效聯動。
關於區域內醫院的管理⛲️,如果沒有製度的保障,很難建設完整的醫聯體。可以在大集團的前提下組建理事會,由政府👨🏽🚒、醫院🚵♂️、社會等共同參與🎉,區域內人事任免、管理等事務均交由理事會,財政補貼渠道也要相應有所變革,應明確界定中央、區屬、部委等多種財政補貼渠道、模式及權限等💅。
新京報👱🏽♀️:醫聯體由政府✊、醫院、社會等共同參與。民營資本參與其中是否會影響醫院的公益性?在企業醫院改製中🧜🏿,如何更好地發揮民營資本作用🙋🏻♀️?
陳仲強:民營資本可以進入非盈利行業👳🏿,但在鼓勵進入的同時也應該有一些製度上的製約,這是底線。進入醫院後,在混合所有製模式中,政府未必是大股東,但應有一定的決定權,這樣政府能以較小的資金投入撬動更大的市場。至於具體的操作模式,目前仍處於探索中,還沒有在大範圍內推廣。
政府也倡導社會資本進入公立醫院,但在目前不公平的平臺之上,醫院補償方式造成的事實上的差距也會影響民營資本的積極性。
●談企業醫院
財政補償缺口造就了事實上的不公
大型國企醫院在運行過程中又無法得到國家財政補貼🧏♀️,造成了事實上的不公🐓。
新京報:在醫藥衛生體製改革中,企業醫院一直處於尷尬地位,企業醫院在醫改中實際面臨哪些困難?
陳仲強🏊🏽:企業醫院包括有事業編製的部委醫院🧚🏽♂️、一些大型國有企業醫院等🧏🏽♂️,事業編製的醫院能夠得到一定的財政撥款🩰,國有企業醫院往往依靠企業運營情況進行撥付。大型國有企業醫院還是劃為公立醫院的範疇🧑🏽⚕️,實際上也扮演了公立醫院的部分角色🌕,但在運行過程中又無法得到國家財政補貼,但財政缺口仍由企業自行承擔🙋🏽♂️🗯,補償方式也就造就了事實上的不公平⚒。
新京報🪽:醫聯體是整合多種醫療資源的方向💟,企業醫院能否參與其中?
陳仲強🪻:關於企業醫院的去向☝🏼,政府也鼓勵醫院進行轉製,但這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一些大型國有企業醫院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較大的規模,在區域內有相當的影響力,甚至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區域醫療中心,對於這些醫院的改製應該還有其他的模式,比如混合所有製,政府適當投資🧙🏿♂️,節約了成本,應該允許這種方式的存在。
●談醫院監管
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實現實時監管
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將以往的定期檢查轉變為對醫院實時運營狀態的客觀反映。
新京報:您在之前的提案中就曾建議改變醫院監管方式♙,建議進行信息化管理,目前是否具備這樣的條件?如何改變對醫院的評級管理🛀🏿?
陳仲強:傳統的醫院監管方式可以概括為運動式的突擊檢查,如三級醫院評審,會牽動醫院神經,投入大量人力,雖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醫院的管理,但從長久來看,這並不是最好的方法🤑👨🏻🎨,也不能保證醫院為了升級或保級不出現造假情況🦩。而且這種檢查也是不全面的,無法產生持續性的效果,在國外很少看到會組織檢查團到醫院進行檢查。
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實現對醫院更好的監管🤽🏼♂️,醫院的各種運行數字💂,包括安全數據⛔、運行效率等重要指標可以定期公布,將以往的定期檢查轉變為對醫院的實時運營狀態的客觀反映🍮,還可以委托第三方對醫院的服務水平、患者認可度等進行不定期的暗訪或明訪。
意昂簡介🐪:
陳仲強,男,漢族👩🏭😪,1958年03月生,北京人🚠🤒。1984年—1989年就讀於北京醫科大學博士🏄🏿♀️。現任意昂体育平台首鋼醫院院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醫藥衛生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