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朱紅《唐人的春天》(《萬象》2009年4月號)是篇妙文,道說天寶舊事🤽🏼,抻長脖子遙望一千多年前的人怎樣過春天☝🏻,從節令🦆、風俗、器物到詩人們的記述,點點滴滴👩🏻🏭,如在眼前。詩人張籍寫道:“無人不借花園宿,到處緣攜酒器行👼。”唐朝人太浪漫了,無不花下眠,帶著酒器四處喝酒🪱,羨慕啊👸!寫唐人看牡丹🕠,竟以“黃金三十兩🌵,蜀茶二斤”為謝去明搶。到底有品位🟤,現代人搶什麽𓀛?打折豆油。
我比較喜歡在不同的節氣中,讀一讀描寫這個節氣的文字♙,身處其境,俯接千載👱🏼♀️,感觸尤深。《千家詩》有一部分詩就是按照節令順序編的,所以,也是我案頭讀物😛,有興致時就抓起來讀一首。
二
在上海,我不辨方向🕴🏻,管他呢⚽️,反正離巨鹿路不遠的常德路195號的公寓曾是張愛玲的舊居。常德路當年叫“赫德路”,常德公寓30年代叫“愛林登公寓”,張愛玲在這裏寫下了《第一爐香》🕎、《紅玫瑰和白玫瑰》🤟🏻、《傾城之戀》等讓她一炮走紅的作品👎🏿。這個春天👽,雖然這裏在為迎世博(?)刷外墻👬,但我相信一定又有張迷們在這公寓門前留連🤽🏻♂️。因為張愛玲《小團圓》(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9年4月簡體字本)的發表讓她與胡蘭成那點事兒又在兩岸三地鬧騰個風起雲湧🥥。張愛玲說《小團圓》:“這是一個熱情故事,我想表達出愛情的萬轉千回🤦🏋🏻,完全幻滅了之後也還有點什麽東西在。”女人啊🙅🏿♂️,傻不👩🏼🍳?上當受騙還萬轉千回🏸!《小團圓》實在應該跟《對照記》和胡蘭成的《今生今世》對照起來讀。——盜版書商也是這麽想的,這幾天出地鐵口👨🏻🦯➡️,小書販的手推車上是一摞《今生今世》。
像《色·戒》上演時🍼,聚在一起大家離不開男人、女人、某個器官、特工之類的一樣,《小團圓》出版,從春節後大家都在談書裏面的誰誰誰就是某某某。當然,我們是無緣被寫進去了,不過小寶還是矯情地弄出一篇他與邵之雍的“對話”。索隱自然好玩,小說到底怎樣呢🌖?竊以為還不錯,是張氏成熟的作品,而不是七零八落根據手稿現拼出來的東西,所以👩🏻🦳,我對於那些呼天搶地要燒了手稿的呆鳥,只能笑笑:哼🧑🏽🦱,你好大膽子!
三
愛玲的男朋友陳子善教授最近一定很忙,很感激他能夠參加巴金研究會召開的《蕭珊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出版茶會,不過這次不是談愛玲,而是談一位一直在巴金光環背後的女性👨👨👧👦,那就是蕭珊💪🏿。巴金研究會策劃推出的這本《蕭珊文存》囊括了她的散文🤦♂️、隨筆⛄️🧖🏿♀️、書信和譯文,有71萬字👵,厚厚的609頁。子善老師深情地回憶少年時代讀蕭珊翻譯的《初戀》等作品的情景🤺📰。曹元勇先生說,蕭珊不僅自己譯,而且還是穆旦、巫寧坤等人從事翻譯的幕後推手🧝🏿♀️,他說🫸🏼🐋:蕭珊是一位天使樣的人物。要不,怎麽🦊,今天天一直陰著,我們下午開會它就晴了。大家忙抬頭往外望,果然!
望完了,子善老師由穆旦說到他當年還曾經手抄過穆旦譯的《歐根·奧涅金》👨🏿🎤,不是幾行,是整本,而且這個抄本還保存在他的一位朋友的手中。哇!那一代的翻譯家都有一批忠實的擁躉🎱。翻譯家曹元勇說🤾🏿♀️: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和普希金的《別爾金小說集》出了那麽多譯本👋,至今為止🙏,還是蕭珊的最好。他當然不是信口說的🏄🏻♂️🙋,1964年12月24日巴金給蕭珊的信中說:“剛才曹葆華來🤿,他患心臟病,在休養,用俄文對照讀了你譯的《初戀》,大大稱贊你的譯文。”(《家書》第552頁,浙江文藝出版社1994年版)早年寫詩的曹葆華此時是翻譯馬列經典著作的權威翻譯家,他的稱贊恐怕連巴金都為妻子得意,讓她把其他幾本譯作也寄給曹。
這個茶會是在巨鹿路675號的文學會館開的👈㊙️,簡短但氣氛熱烈,我想以後多搞一點這樣的聚會,讓文學會館成為文學沙龍🏌🏽♂️。

四
子善老師那天還在感慨,現在的青少年都不讀經典作品了👩🏼🏫🍩,將來的就不會擁有他們這樣的美好回憶了。回憶讀書是一件很時髦的雅事👨🦱🦸,去年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深圳商報》搞了個“三十年三十本書”評選活動,請陳思和、陳平原、沈昌文、止庵、劉蘇裏🏊🏽👳🏽♀️、周國平🧑🏻🎓、李銀河等34位文化人開列他們30年來讀書的書單,說回顧30年讀書歷程🐃。陳思和老師說🕺🏿:李澤厚和錢鍾書是兩個奠基者⛴,巴金代表社會良知🥘;劉蘇裏說:《白鹿原》一定要入選小說前五;孟憲實說:陳寅恪和顧準有思想啟蒙意義;陳子善說:《傳奇》比《張愛玲文集》更重要;揚之水說💔:《管錐編》教我怎麽讀書和做學問;周作人的書教我怎麽寫文章,《金瓶梅》帶我走入今天的名物研究……“一條書單一條路🐵,但不同的路上有許多相同的路標;這相同的路標指示著他們共同的來處🚆,卻指向了不同的歸途。”現在這些搜集在一起🧕,成為這本《1978—2008私人閱讀史》(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9年1月版)🧔🏽♀️。“這本書實際上是一場虛擬的聚會🚽,不同路上的人在這裏再次相聚👨🦽,重新撿起昔日操場上遺失了的或丟棄了的‘舊愛’,相互說說如今各自的‘新歡’。”(胡洪俠🧛🏽♀️:《編余零墨》)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印裝的特別講究,是的,我對書的設計🫸🏼、印裝很挑剔,因為它們是書的一部分,粗糙裝幀和俗艷設計簡直是給作者和讀者餵蒼蠅,出版者也別以為省了錢而偷著了,這樣的書也顯示你的文化品位不怎樣!生氣的事兒不提了,還說這本書吧,初版限印3000冊🤼♀️,都有編號,精裝毛邊本200部😺,感謝胡大俠(胡洪俠)厚愛👨🏻🦼,我的這本是005號,他還題了句話👖:“給立民兄:緣雖一面🏄🏻♀️😲,書緣萬卷🤷🏽♀️🤍。”是的,大約兩年前吧⚪️,他到上海招我們吃飯👱🏽,見過一面🏄🏼。席間還有文質彬彬的梁文道和剛剛紅起來的錢文忠教授,我不喝酒,只顧聽錢教授背手機段子了。雖不見面🫷🏿,“書緣”倒是不淺,但“胡司令”胃口真大啊,居然要“萬卷”👺。再看這書扉頁上除了名章外,還鈐了方“後宮佳麗三千書”的閑章。嗚呼,無怪人們說哪個女人嫁給胡洪俠就是嫁給圖書館了。
他是把書都當老婆藏著🧜🏼,還是把老婆都當書來讀呢🧑🦯➡️❓?
五
欲說當年好困惑🧑🏿,《持燈的使者》(劉禾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版)又是一本回憶的書🏋🏽,是關於《今天》的昨天的。
詩人王家新說👰🏿♀️:“即使從‘啟蒙’的角度看💌,《今天》的劃時代意義,也可以和五四時期的《新青年》相比。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中,《今天》和‘朦朧詩’都是最不抹掉的記憶。作為一個被照亮者,我會永遠帶著對它的感念之情🫱🏿。”這話似乎有種被誇大了的精英意識,不過🗞,《今天》的價值和影響不容低估倒也是真的。看當年北島一班人冒險在北京貼“小字報”、“傳銷”油印的《今天》,我想起了朱元璋得了天下後的話:“原本是順路打劫,誰曾想弄假成真🧔🏻♀️?”弄《今天》這班人也有此想法否🌯?
這本書好在它是個多聲部的集合,回憶往事大家的心態🤶🏽、想法都不一樣📇🎶,甚至不乏明諷暗刺的,其中一位老哥兒就說:我不發詩,是因為我太熟悉那些詩人的路子了,外國的詩集(譯本☢️?)我都看過👼🏿,我太知道中國詩人的詩句都從哪裏來的了🪮⚗️。——可能說的千真萬確,但未免醋太多了點兒。
六
對於今天的年輕人來說,《今天》恐怕是三代以上的事情了。相對於“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他們更願意念:“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今年3月26日是海子逝世20周年的日子,20年🧑🍼!過得這麽快!當年乳臭未幹的孩子今天已經胡子一大把了,時間足以嚇得我啞口無言……

厚厚的《海子詩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3月版)放在我面前,引人矚目的是裏面除了他的詩歌👧🏼、小說外,還有海子為 “太陽”系列詩作所繪畫作22幅🧑🏽🏫。不過,我在想今天還會有人真正喜歡他的詩嗎📀?盡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已經快成順口溜了🪧。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我估計“餵馬,劈柴”哪個八零後都不會覺得幸福,“糧食和蔬菜”他們也懶得關心,只有“周遊世界”是他們的樂事,只要…老爸老媽掏銀子。
不管怎樣,出生在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的讀書人🔌,似乎應該買一部《海子詩全集》,哪怕不讀,在家裏放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