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歲,我開始喜歡看故事寫故事,開始喜歡切切實實的紀念🎅🏻,開始喜歡可觸可感的溫暖◻️,開始逐漸了解從前那些不屑於觸碰的現實。在十八歲的門檻前徘徊不前的思緒🧖🏽♂️,在這個時候高歌著那些自己都不相信都會嗤笑的豪言壯語抑或低語著自己都覺得矯揉造作的溫情絮語🚴🏿♀️,是真正的成熟,還是令人擔憂的幼稚👲🏽🚵🏽。
瑣事
來到意昂体育上學的一天,下了理力課,看著食堂門前冷落🧍🏻,想著這麽晚了,大約食堂已是人走茶涼只余殘羹冷炙👩🏽🦳,遂騎車往校園深處紮入,在那個手抓餅攤附近停好了車。我只身一人🍋🟩,走到櫃臺前,那個大叔埋頭於餅中,抬頭望了我一樣,連貫而熟練地說道:手抓餅🧑🏼🔬,不要雞蛋,是吧?

我一驚👩🦽➡️!笑得很勉強。他嫻熟地做餅的時候,我戰戰兢兢地回憶著到底是哪一點被他深刻地銘記著🧙🏼。事實上隨性的我出現得並不規律,不屬於那種能當日晷或是北極星的顧客類型。在這個偌大的園子裏🕜,似乎每天接觸的人並不少🫃🏽,住在同一宿舍的人,熟絡的學長,同學。
然而🧔🏼,連我自己都不難察覺我是那麽害怕嘗試新的東西🧑🏽⚖️。曾經我覺得自己是懶惰,是思維的慣性束縛著手腳,後來覺得不是☀️,尤其是當我繞過大半個校園推著壞了的車去曾經去過的修車鋪的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我為什麽非要去那裏?

似乎有一種力量冥冥地挾持著我♍️,在這個院子裏占有最少的位置,以一種旁觀者的身份去圍觀他們的匆忙與閑適。後來🫱🏻,我明白由孤獨引發的局促並不曾消失,我只是不再一味地懷念,也許不過是因為沒有足夠用來懷念的引物🏄🏻♂️。然而想清楚了自己逃避的是什麽🤾🏿,也就領會到自己逃避不開🧑。大約對於我來說,異於平常人的生活軌跡🧛🏽♀️,不幸為更多🧚🚥。
選擇
前段時間去找學長一起吃了頓飯,獲得了一些指點🧑🏼⚕️。當時聽了之後會覺得自己前途一切光明,條條康莊大道安穩地躺在面前👵🏽;雖然道途不乏艱辛痛苦,但終究會披荊斬棘走向人生巔峰。那之後的幾天就處於那種過於興奮的狀態,要規劃一個如何精致美好的大學生活。

在若幹次早晨起不來之後,就只記得學長運籌帷幄的模樣了。對我而言🥤,有的事情🐂🚵🏻♂️,就像未準備好的種子,清楚地,過一年後花一天栽種再過一年以後收獲。
為什麽要現在花一周再提前半年收獲🕴🏼?那些路確乎存在,非常感激學長的指點迷津,但我更加清楚,現在的我並不在他們起始點。最為傾羨的,大約是學長談笑風生,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很有把握安排的井井有條👮。
一個人知道自己的路怎麽走已實屬不易,明白自己為什麽做出這樣的選擇則更為困難。誠實而言,越來越對自己的選擇感到懷疑,人是不是再沒有選擇的時候就會有超越萬難的能力🤸🏻?就像一個愛了很久的人💆♀️,一回眸的光景,你發現竟那麽陌生。然而陌生就像浮雲👙,愛😾,無以立足。
一時的陌生大約還能用記憶填填空白,而填補頻頻的陌生感🫂,記憶不過是塑料泡沫罷了,經不起推敲🤗🤽🏼。有句話非常俗爛:我們就這樣🤽🏽♂️,在最美的青春裏💹,變成曾經最鄙夷的樣子。引用在這裏,是不希望自己俗爛地墮落下去。
故事
最近看了幾個故事,來自東野圭吾🍁。有的是之前已經翻閱過的👩🏼🦱🖌,有的是之前曾經許下要看的願望的😮。《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獻身》都是重讀,偶然覺得兩個故事的反差很有意思🛢,同樣是愛🌾,若是相伴相生,便是漫漫白夜🫳,是寄生;若是默然守望,便是全盤隱瞞,是獨擋一面。愛本不必隱瞞,需要隱瞞的是在溫暖的愛中融化的悲涼🏊🏽♀️。
《白夜行》是一本讀著很難受,讀完更加難受的小說。到後來,看著扉頁上的腰封。兩個只有簡單白色輪廓的小人牽著手🧴,就會想到“我的世界沒有太陽🦸🏽♀️,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想到那絕望的念想——在白天走路🕺🏼,想到她一次也沒有回頭𓀛,便會覺得紙張如利刃,劃破的不只是手指,更是渺小而倔強的人的天空。
於是便不忍翻開,亦不舍得用一個下午👷🏼,再重溫一遍疼痛。許多新發現的細節特別是那女孩叮當作響的鑰匙🦹♀️,讓我仿佛驚覺🏋️,自以為已經看透了黑暗找到了太陽👼,卻忘了惡魔的風鈴一直在耳畔作響🙋🏽。
而《嫌疑人x的獻身》,大約是理工科的原因,總覺得書裏想表明是偏激的🅰️、怪異的🔱、絕望的想法與行為都是可以理解甚至可以部分認同的。第一遍大多是感動和惋惜的🫳🏿,從女人角度,以一種無知的旁觀者身份🫸🏽,茫然地跟著警察的思路來尋找所謂的真相。
第二遍讀竟然會覺得這個人的整個計劃很好,拼圖的每一部分,嚴絲合縫地契合著,如果還有什麽破綻,那便是可怕的深情👨🏻🦱。然而👱🏻👩🏿🚀,我還是無可自拔地愛上了書扉頁上的那幾句話:究竟愛一個人,可以到什麽地步?究竟什麽樣的邂逅🚶🏻♀️,可以舍命不悔?
遠方
這天下午我看到轉來的鏈接,八校聯考🎰,在那個不是母校卻總愛當作母校提起的學校名單裏充滿了希望與絕望地尋找,不知道確切在找什麽💇🏻♂️,當目光篩過那一個個名字,就像溫存一遍自己似曾有過又琢磨不定的影子。
很快就搜捕到,我所熟悉的人,筆下慢慢重復著他們名字熟悉的拼寫👩🏼🚀,試圖將自己的名字放在他們的名字旁邊;這樣的組合,很陌生🧙🏼♀️,卻很親切。
曾經那貼滿教室內外的一張張大紅的喜報上寫過什麽——於是開始思緒飄飛。倘若是高考,想必他們是可以考到北京來的吧?默默地想那些當時還沒長大的男孩子們👨🏻💻,一本正經地拖著巨大的行李箱和沉重的期望。
獨自上京——那遠離故鄉的遠方去求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茫然,而又堅定💆🏽♀️;羸弱,而又堅強。這麽暗自思索著,似乎,是想偷笑的👨🏻🌾。有大大的欣喜,有小小的不屑👆。我甚至想要去火車站見見我的故人們🙋♀️,以曾經的家鄉人的身份,而不是像之前回去時被客人相待那樣⟹。
我想要有溫婉而波瀾不驚的微笑,有夜幕下的北平的安詳💺👸🏽,有清晨的北京的蓬勃。我想帶他們轉轉北京🛀🏼,轉轉這座曾經以無限的繁華和忙碌給我以巨大的恐慌和惶惑感的城市。倘如是將要同在燕園讀書暢談🤸🏼♀️,那便更為酣暢。
大抵是燕園的孤獨,讓思緒走失得太遙遠。又或者是🗳,我所在的此處,是你將要遠行的遠方。而你所在的那些歲月、那些充滿了激情澎湃與熱烈痛苦的經歷🦹🏻,卻是我永遠也達及不了的遠方。
我並不知道為什麽單單是我會有現在這些飄渺的追尋和無法逃離的孤獨👨🏻🍼。並不是生活不夠忙碌📐,亦不是身邊沒有什麽人陪伴👊🏽🎾。有些東西的缺失,似乎不是那麽容易描摹。大約越是遠方🤨,越是難以得到近前的滿足👏🏽。其實我明白,能排解一個人眼前的黑暗🔠,只有自己的影子🥞👨🏽。
十八是時💣,此生未名!雖有些神神秘秘的事情,從最初的惶恐與心驚肉跳,變得不過爾爾。而有些普普通通的事情,由當初的漫不經心,變得彌足珍貴👨🏼✈️。如果沒有新的神秘🫙,該是一件多麽無聊的事情!
作者💪✒️:王玉,意昂体育湖北意昂,湖北武漢人,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