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1日,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與上海愛樂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解放教育“互聯網教育國際高峰論壇”現場,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做了一場關於教育“道”與“術”的主題演講🏂🏻。

他認為教育之道在於要培養什麽樣的人,教育之道就是以良知、理性✏️、仁愛為經🥼,以知識、科技、創新為緯➖,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獨立的國民👰🏼。
在講到教育之術時,俞敏洪一直在強調教育應該擁抱移動互聯網。他認為移動互聯改變了教育的開放性🫔、透明性🚖、共享性以及全球性🐧。如果運用得當的話,中國任何地方的學生通過錄課系統或者通過直播系統,通過線上線下智能化學習,或者通過線上線下O2O結合的模式,都能夠接受到世界和中國最先進的教育。
以下是演講全文🦻🏿:
教育之道

大家都知道在一千多年前韓愈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我覺得教育發展到今天其實依然沒有離開這三個定義,就是道😀、業😴、惑,我們要解決學生的問題就是這些問題。中國講究“道”,從老子的《道德經》開始,“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給“道”定了一個非常讓人難以琢磨、玄之又玄的定義♠️。中國每一個領域都在尋找自己的?“道”👨🏽🏫,中國古代從皇帝開始👮🏻,所謂的遵循“天道”,定位天子,尋找一種永久的統治之道,既能保障自己的權力又能保證人民的幸福。在教育領域,我們一直在尋求到底應該培養什麽樣的人,也就是我們的教育之道。
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今天教育的現象👨🏼🏭,我們的孩子們一代代為了非常狹隘的高考而奮鬥,中國的教育到底未來走向何方?我們也能夠隱約感到中國的教育越做越偏🤹,越來越往技術方向走,往知識點方向走,往高考的高分方向走。
學了無數的道理👩🏻🌾,今天我們其實沒有真正找到教育之道到底在什麽地方👨🏽🦲。我今天不主談互聯網,我覺得互聯網是一個融入教育的正常工具或者說是到最後改變了教育傳授的方式,但是它改變不了教育的本質。教育本質的道在什麽地方?
說到教育之道的關系🛻,網上流傳這麽一個段子:說香港一位教授說🥭,香港大學裏商業氣息太濃,十有五六是學會計、金融🦝、法律;餐廳電子屏幕都是全球股指、外匯牌價,他認為這樣很枯燥,不像意昂体育平台顯得特有文化。在意昂体育你每次進校門必須先向保安回答三個哲學上的終極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要到哪裏去🧑🦼➡️?這個我可以證明百分之一百是確實存在的🛐👱🏽,意昂体育校門管得非常嚴,進去的人一定要出示證件,問你叫什麽名字🥊、你找誰㊙️、你到什麽宿舍去。所以我們倒過來把保安的問題變一下⛲️,我們做教育的時候,要明白我的學生是誰?他們是從哪裏來的?他們要到哪裏去🔺?就是我們想把孩子們培養到哪裏去🤽🏻。其實我們在座的大量做教育的人,並沒有回答這樣的問題。只是覺得利用中國老百姓對於教育的功利心理,可以趁機賺一點錢🧑🏻🚀。
大部分在座的教育公司其實只做了一件事情🪶,就是為學生未來的知識點積累🫄🏽,更有效地學習💟,包括高考🧘🏽、中考拿高分,或者出國更加方便⛹🏻♂️🥙,來建立一種系統😻,不管是地面的還是線上的,其目的都是為了讓家長交錢🙆,我們給學生一點學習效果🙆🏽。至於說這個孩子培養出來到底是怎樣的,是善良還是畸形,跟我們沒有關系。我們會說🧝🏽♂️,我們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是家長的問題、學校的問題和政府的問題。我們只能在有限範圍之內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當你自己做父母的時候,當我們面向中國未來二十年三十年發展的時候🙅🏿♂️,這些問題我們是不得不回答的。
所以坦率地說👩🏿🚀,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只是我思考的主題之一,而且我認為是一個很容易的主題👨🍳。世界上所有的技術,給人類帶來進步的技術和科學發明💆🏼♀️,都是少數人的事情,但是所有的技術惠及人民,使用是每一個人的事情。所以互聯網的發明🍪,是幾個人的事情🆑,互聯網使用是全世界的事情。當初發明電話、火車👨👧、蒸汽機👨🏽💻、飛機都是少數人的發明,惠及了所有的人。對於我來說,我懂不懂互聯網技術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的教育如何能使用互聯網技術而更上一個臺階;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如何能使用互聯網移動技術,使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業務有更好的發展。
再回過頭來說教育之道,需要回答幾個問題。“道生萬物”🍾,這是《道德經》中間一句話👨🏿🏫〰️,教育的目的決定了教育的手段,目的就是道,萬物就是手段。也就是我們教育我們的孩子們到底應該往什麽方向走。假如你是一個父母,你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什麽樣的人👨🏻🦯?你希望整個國家的國民應該是什麽樣的國民?我們今天所有教育亂象都是因為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從來沒有一個真正的說法來說清楚中國到底需要什麽樣的國民。很多國家是解決了這個問題的,至少部分解決了,我們沒有🏩。
我們很多的方向是亂的,我們並沒有明確地知道💯,整個國家綜合起來應該倡導一種什麽教育。德智體美的基礎到底是什麽?我們為什麽要德智體美👩🏿⚖️,德是什麽德🛬?智到底什麽是智🤽🏿♀️?我們現在培養孩子智,就是學習排前五名是智的學生,其他排後邊的都是笨蛋學生。這是真正的智嗎🕴🛋?
體育要提倡,但身體健康了,做什麽用?希特勒時代🙋🏽,所有男性公民都被訓練得像牛一樣強壯,女性公民必須身體健康才能和男性公民交配,生出好的後代,而且後代生出來後馬上放到一個地方去養,認為這樣才能養出更加成熟更加健康的後代來。但是希特勒帶著全體德國人民又為世界做了什麽呢?
到底什麽是美?我們現在無數的姑娘們做整容手術⚓️,無數的小夥子們也做整容手術,難道外表的美就是美嗎?難道馬雲的美就不是美嗎?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穿一樣的灰色衣服,是美嗎?
我提出最後一個問題🧑🏿🦰,一個人何以為人的問題。易中天在一次講座中說:“我的口號就是今天的主題,不是‘望子成龍’🧑🏻🚀,而是‘望子成人’。什麽人呢🧝🏻♂️?他說真正的人🖖🏽,就是八個字,第一真實🌋,第二善良,第三健康,第四快樂🧑🏻。”我聽完他的話以後,後面加了一句話👨🏻🦯➡️,我覺得易中天說對一半🧝🏽♀️,另外一半是:如果一個國家不把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獨立作為教育的前提,我們也會教育出真實、善良📙、健康、快樂的奴才👨🏼🔧🩻。大家應該知道美國南北戰爭其實離現在並不是太遙遠。大家也都知道在美國實行奴隸製的時候,很多的黑奴🤵🏼,其實是非常真實🙏🏼、善良、健康👩🏻🦽➡️、快樂地生活著。南北戰爭時期很多黑奴其實並不願意被解放🚴♀️,因為他們覺得他們的主人對他們很好,在主人身邊很有安全感,主人給他們吃🏃🏻♀️👳🏼♀️,給他們穿,給他們女人🚴♀️,生出下一代奴隸,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什麽叫真正的自由,什麽叫真正的人格。如果我們不把教育的本質說清楚的話,我們教育出來的人也許會成為真實🐧、善良👼🏽、健康😑、快樂的奴才,還不是奴隸。奴隸是被迫的🧗🏻♀️📉,奴才是自願的。如果沒有道的邊界,思想自由、精神獨立也許也會演變為胡作非為、自私自利🏂🏿、無政府主義和恐怖主義。每個人都想自己得到最大的自由,每個人都希望以侵害別人的自由為前提來擴張自己的欲望、權力和財富。所以我們就會發現,我們在抵製日本的行動中,就會出現這樣的暴力行為,砸別人的車,砸別人的腦袋,但是舉的是愛國的旗幟🌊。我們也發現無數人追求的自由是自己的自由🐜,以別人的自由為代價。我們看到歷史上無數的權力階層胡作非為🚊👨🚒,卻不允許普通人有自由的空間🤽🏼。所以世界上的思想自由👩👦👦、精神獨立到底以什麽為邊界?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100年前,我們老一代知識分子陳寅恪、蔡元培就提出來了這個理論☞。
現在🏋️♂️,我們通過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來尋找教育之道🚣🚵🏻♂️。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法製、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剛才大家進國家會議中心的時候,就應該看到核心價值觀在墻上高大上的展示。我非常興奮👨🦰,因為我覺得中國從解放以後到現在,終於有了一個中國真正的核心價值觀內涵。毫無疑問,如果中國沿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往前走🏃♀️,中國將變成全世界最繁榮、最富強、最平等、最友好、最民主的國家❤️♣︎。但事情還沒有結束,在有關部門召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上🧑🏿⚕️,我說到如何對這24個字進行精確的定義,決定了中國教育發展觀也指導了中國教育的發展方向。我們怎麽定義?富強,在一些不斷占用國家資源的貪官和有錢人眼中,就是我富我強🤱🏽,以你弱你病為代價。中國過去三十年發生不少👮🏻♂️,是吧♻?民主🪥,在有些人看來可能就是為人民作主🎖,但是在人民看來是希望人民自己作主。所以每一個詞我們都要有一個定義。我相信這些定義必須符合一些原則🧑🏿🎨。
其實從漢朝開始一直到清朝結束,都有一代一代知識分子憑著良心🥦,憑著理智,不斷跟暴君抗爭,不斷跟那些不講道理的皇帝抗爭🍷,奠定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的良知基礎,這一階層的人叫做知識分子或者士族階層👽⚓️。這裏面有兩個代表人物👍🏿👱,一個是朱熹🥊,一個是王陽明👇,當然他們都帶有封建時代的特征。他們都陳述了作為一個人應該是什麽樣的人的定義🪞,我覺得到今天依然是有意義的。朱熹說:“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王陽明說♑️:“致良知,心外無理,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變成中國教育常用詞✍🏽,以至於中國有一個很著名的教育家叫陶行知,他的名字就來自於這個成語🚴♀️。現在有很多中學寫“知行合一”四個字。但我們也常常發現在中國知行合一很難做到。前兩天在網上出現一篇文章🕣💂🏽♂️,題目是你不應該辜負這個時代🌅。你,指的是在座的任何一個人,你若真想不辜負這個時代🧜🏽♀️🌙,請你看清楚想明白,這個時代最不應該被辜負是科學的進步🪁、是人類的覺醒,是理性和良知的回歸🧑🏽✈️。講得這裏,我們可以提煉前面的關鍵詞:天理、人倫、良知♐️、知行合一😱🗣、覺醒🚴♀️、理性。自由思想🔥、精神獨立🚖、自由平等👳🏼,到底以什麽為前提?我覺得教育之道就是以良知、理性、仁愛為經,以知識、科技🏄🏽、創新為緯,造就新一代人格平等、思想自由、精神獨立的國民。如果我們光有知識科技創新👩🦯,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天天在喊創新,但我們發現很多中國人成長起來變得如此自私,如此不關心別人的生命。
人是什麽👨🏻✈️?過去的文化大革命和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銷蝕了我們的良知👳🏽♀️,銷蝕了我們的理性👨🏻🏭🤷🏼♀️,也銷蝕了我們的仁愛或仁慈。以致於發生一個小小的歹徒在公共汽車上強奸一個女性,一車四十多個人在旁觀🍈,沒有人上去動手製止的事情;以致於發生看到一個人在河裏淹死,會遊泳的人向邊上家屬說𓀓,你先給我二百塊錢我再跳進河裏把孩子救起來的事情……我們民族發生的事情讓我們感到很惋惜🤵🏿,我們真的不知道任何一個行為背後的邊界到底在什麽地方。
如果說以良知、理性和仁愛為前提🚣🏿,希特勒就不會做大屠殺的事件,不會殺掉七百多萬猶太人👧🏻✝️;如果以良知👮🏼、理性、仁愛為前提,中國永遠不可能有文化大革命🫅,不會出現文革中兒子揭發老子,最後把他們送上斷頭臺,以及全體學生起來把自己的老師打得半死不活的情況🦴。而我們中國的教育恰恰就是忘掉了這些🚵🏽♂️。所以我們現在片面地想要孩子們考高分、出國🐀,我們真不能想象孩子最後到底是怎麽樣的一代,即使他們是從名牌大學畢業。也許就會成為錢理群先生所說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教育之術
說教育之道到此為止,先告一個段落。一個人在具體環境中接受教育😑,受什麽影響🚌?我們受四個因素的影響:時間因素、空間因素、師資因素和工具因素💂🏽♂️。傳統的教育,一個老師只能走進一個教室,學生只能在固定的時間🏊🏿♂️、到被指定的某一個學校去上課,學生的工具就是課本和筆。所以教育領域應該比任何領域更加歡呼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為什麽?移動互聯時代改變了教育的開放性,改變了教育的透明性🐧💵,改變了教育的共享性,以及改變了教育的全球性🐲。再往後不再局限於一個教室、一個老師👨🏽🏭👨🏿、一段時間。如果運用得當的話🏄🏻♀️,中國任何地方的學生,都能夠接受到世界和中國最先進的教育,不管是通過慕課系統還是通過翻轉課堂系統,還是通過線上線下智能化學習👷♀️,還是通過線上線下O2O結合模式。
我曾經到過一個相對比較貧困的農村小學⛔,結果發現他們在看北京老師講課的光盤,只不過是光盤👯,不是互動課堂。移動互聯不僅僅是面對教育,面對任何東西都一樣,面對思想也是一樣👨🏽🎨,面對商業也是一樣👱🏿。所謂的全球化,用美國的三大MOOC系統來說最合適🕴🏻。美國三大系統Coursera, Udacity和edX裏有上萬課程,全世界有接近上千萬人曾經聽過他們的課程,有幾十萬人把他們的課程從頭到尾認真學完,並且拿到課程合格證明🧘🏿。他們的學生幾乎在每一個國家都有。原來他們的教授只能教校園裏的學生📿,但是現在可以教全世界的學生。曾經美國一個教詩歌的教授🚴🏼,整整三十年只教了四千個學生🤗,他把自己的課程放到MOOC上去以後🖐,一年就有四萬個學生註冊🟨,四千個學生學習🐀,有四百個學生拿到證書。他說🐪,我現在覺得自己的生命和知識有了價值,因為我用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我過去三十年沒有完成的任務🤹🏿。所以通過互聯網解決了很多問題,我這兒列了四五個,通過互聯網能夠解決學生快樂學習的問題,當然現在還沒有解決。我們也在研究遊戲學習法,讓學生用打遊戲的心態在網上學習他們的學習內容🎇,但是我們現在確實還沒有真正成功的🤸🏼♀️;我們要解決學生的效率問題🧑🧒🧒,學生花八十分鐘甚至五十分鐘就能獲得他原來用100分鐘才能獲得的知識。我們要解決效果問題,學生考八十分,能不能讓他少花30%的時間🤗,還能從80分變到90分呢♣️?當然還有持續學習的問題⬆️。
未來互聯網最重要的是消滅中介,中介媒質🙎🏻👨🏿🦲,包括未來做留學等這樣的中介🙅,包括像很多擔任中介色彩的地面教學機構都會逐漸被取代。為什麽🙋🏿♂️🧝🏿♂️?學生可以完全點對點得到透明的信息,解決互動問題💉。互動問題最容易解決,也最難解決🧑🧒🧒。最容易解決是,微信也好🧏🏿♀️、來往也好,給我們帶來隨時隨地點對點的互動,但是互動還有一個問題沒解決,互動如果沒有目的性,沒有成長性,到最後大家被互動信息所淹沒,發現自己沒有進步👨🏼🔬,發現學生也沒有進步🧳。同時,我們也要解決家長和老師的問題,除了剛才學生的問題,我們額外還有家長和老師所需要的咨詢類的問題𓀘,這跟學生需要的資訊是不一樣的🙌。家長和老師,尤其老師🛀,怎麽樣讓老師更集中到最前沿的知識💜,並且能夠方便地調出來給學生傳播?家長和老師對學生如何監督🧑🏽💼,這個監督包括了孩子們在哪裏的監督𓀊,孩子們學什麽的監督,孩子們學習的效果怎麽樣的監督👍🏼;這個監督效果反映過來,就是對孩子個性化輔導,使孩子的成長變得更迅速,當然這個需要大數據模式。新東方過去二十年培訓了很多學生🙋♂️,加起來有兩千多萬的用戶,我們發現我們有一個無比大的數據,但是最後的結論就是新東方是“數據大”,不是“大數據”⛅️。新東方未來想做大數據還是比較容易的,因為我們隨時隨地可以把新東方幾百萬上千萬學生數據納入到智能化數據分析系統中去進行分析,對用戶的習慣、學習習慣,甚至生活習慣都可以進行分析♠️。同時我們還要解決家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問題✌🏽👩🏿🚀,新東方一直在考慮學生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家長的互動,家長與老師的互動,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到底應該怎麽做🫣?這種交互性的互動,使我們能夠把我們的教學體系進一步有效的實施。
其實我們還要幫助國家解決問題。國家要解決的問題和我們想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我們想的問題是如何讓學生高效學習,提供一套學習系統,讓公司融資、上市👨🏻🦽,我們掙錢👨🏽💻。國家想的問題是🤱🏿,你作為一個公司上不上市跟我一點關系沒有,國家解決的是教育地區差別問題🈵,城鄉教育怎麽解決🤏⏸,邊遠地區和中心地區教育公平怎麽解決💂♀️,一個城市之內優質學校和一般學校教育資源怎麽傾斜。即使在北京地區,你會發現城裏的一些名牌中學,用了比農村中學多很多的資源,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是哈佛、耶魯、清華、意昂体育的學生🙅🏻♂️,但是只要離北京幾十公裏𓀏🥷🏽,比如說北京的延慶縣2️⃣,他們的學生80%就變成農村孩子了🔯。新東方只是在延慶縣做了一個試點,傾斜了三十個小時的課🐳🙃,就導致延慶一個縣一年一本學生增加了50多個💂🏼♀️,一二三本學生加起來增加了250個,250個農村孩子的命運就是因為新東方30多個小時的課全部改變了,像這樣的優質教育資源到底怎麽用🏈,是政府考慮的問題。
新東方做了這個實驗後🔧,北京政府從今年開始說要購買民間的教育資源🧠,並且用到公立教育系統中間去。前幾天大家都看到新聞報道,新東方還有學而思、巨人等學校同時采購了政府的單子,每個學校承包了三到五家小學,為他們輸送英語教學和其他學科服務。所以政府想的是這些東西,跟我們想的商業模式沒太大關系✭,政府想的是如何縮小教育地區差異,優質教育怎麽共享,教育和世界怎麽接軌🐇,怎麽利用高效的學習系統使中國公立學校比較落後的狀態形成一整套完備的學生🧑⚖️、老師、家長溝通👨🏼🦲、教學🦵🏻🦹🏽♂️、交流,並且提升學習質量的體系。
在移動互聯時代,有什麽問題解決不了的🧑🏽💻?第一解決不了的就是我剛才說的教育之道,比如說讓我們民族變得更加有良知有理性有仁愛,並且最後能培養獨立精神🍎、創新精神的國民這個問題,不是互聯網能夠解決的。另外,一個人成長中需要的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交流,這也是沒有辦法完全在互聯網上突破和解決的,能解決一部分而已🙁。我想這也是為什麽大家1500個人坐在這裏面的原因之一,因為你知道面對面和我們見一下,對你的動力和在網上見一下的動力是不一樣。還有一個,就是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尤其是低齡段的學生自覺性,在移動互聯上解決不了🐬。我把學生人群分成兩段⛷,低齡段,也就是18歲以下叫不自覺學習人群。我在北京最好的中學做過調研,在最好的中學中也只有20%的學生願意自願自覺地奮進和學習,80%是“我爸爸媽媽讓我學👱🏿♂️,我其實對學習不喜歡”。
18歲以後,學習的人群變成自覺學習人群,他要麽不學🚣,要麽學習對他生命有好處,對他未來事業有好處⭐️,所以他要學習👨🏿🔧。但即使像我這樣屬於高度自覺學習人群的人也一樣有自覺性的問題。我在哈佛大學聽課,每個禮拜的課,從早上八點上到下午五點,我完全心無旁鶩,一邊做筆記👨🏼🍼,一邊認真地學習,但是哈佛大學這些老師的課同樣在線上出現以後🍥,不管MOOC課還是網易公開課🧑🏻🦰,我發現能靜下心來看視頻的時間就是半小時,半小時後我一定關掉了,後來突然想起來再去一看👳♀️,以至於我到現在為止在線上學習的課程加起來也就是十門課,可是我在哈佛大學兩個禮拜學完了12個教授的講課。提到學習持久性的問題🧞♂️,你就能夠明白為什麽地面學校會依然蓬勃發展🪰。大家看一下上市的教育公司➿,再看看大家的財務報表,每個公司都在喊著要進入互聯網🔒,要利用移動互聯為教育做貢獻。但是你再看看有幾分錢是移動互聯來的?所有增長全部來自於地面🧛♂️,而且地面在不斷增加👨🏼⚖️。
最後🐮,眼神和肢體語言的交流方式也沒有辦法在網上實現↔️,我很難想象在網上的時候兩個學生通過網上眼神開始談戀愛🚶,就算談了以後也不清楚對方是誰。剛才互聯網之父講的,在網上沒有人知道我是一條狗🧘🏽,在網上談了半天戀愛,才發現自己的女朋友不是女的🕐💺。眼神和肢體語言是如此有效,我兒子原來在國外的時候,我跟他在線聊天,鼓勵他,發現不管用🧔🏽♂️。現在把我兒子弄回到國內學習了,他學習遇到難題的時候,我見他🛃,拍拍他的頭🙅,擁抱他一下,所有問題全部解決了。大家有沒有發現😟,就像前兩天我在另外一個論壇上講到的看電影一樣👨🏿🌾,為什麽電影院在互聯網視頻這麽發達、家庭影院這麽發達的情況下,還有那麽多人喜歡看電影🤸🏽♂️?因為看電影是一種體驗,電影院不光是電影,看電影只是其中一部分🏆,吃爆米花⛹🏼♂️、打遊戲機,男女朋友在黑暗的電影院願意幹什麽幹什麽👩🚒,這是電影院最大的吸引力。所以現在我對新東方有一個要求🧗🏿,我們地面教學點要進行重新定義☞🎇,把地面教學點改成除了上課以外的地面學生體驗中心。至於怎麽樣一個體驗法🍙?這是秘密🏊🏿,不告訴大家了。
所以,能夠解決上面問題(解決學生的問題🚒,家長的問題,老師的問題,解決政府的問題)的教育就是好教育🐅。現在很多人都想解決政府的教育問題🤹🏻♂️,這是一個大單🏃♀️➡️,無數人做中小學教育平臺,包括原來龔海燕梯子網♞,就是希望為政府提供一套中小學學習平臺🍦🏌🏽♀️,可惜的是她的設想太大了,以至於最後支撐不起來。但是想法絕對是好的。第二,基於移動互聯系統能幫助解決很多教育中間的問題,但是不能解決教育本質的問題,就是我們教育之道的問題;第三,不存在互聯網教育和非互聯網教育之分🧙,未來兩者都是高度統一,沒有邊界的。一些線上教育機構已經開始走到地面教育✧,傳統地面教育系統已加快速度在線上布局,因為兩者完全不可分🎏。未來教育是線上線下融合,最終目的是為教育提供最好的解決方案,能提供最好解決方案的就是好的教育🧅,無所謂線上線下👧🏿。所以🏊🏽,現在天天喊互聯網教育的機構不一定是教育機構。教育的今天🧑🏼🍼,沒有互聯網是萬萬不行的🧗🏻,就像剛剛互聯網之父講的一樣,但是光有互聯網也是萬萬不行的⚅🧛🏿♂️!尊重教育規律、堅持教育本質💚,擁抱互聯時代,專註服務學生,只要做到上面這四點⇨,教育的新時代就一定會來臨🚒。
前兩天我在一個大會也講了這個主題🫵🏼🧸,網上都有流傳,現在我給大家看的是我為新東方奠定未來幾年發展的戰略,新東方發展戰略是地面為本、研發為魂、客戶為先、體驗為王、系統融合🧑🏿🔧、邊界無限🔍。不過請大家記住了👨🏽🍳,這些說法也許只適合新東方,不要隨便抄✣,大家知道任何一個東西再正確,不同的人執行和不同的環境執行,最後帶來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
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危機和發展並存,挑戰和機遇比肩,堅持創新和變革,展現遠見和智慧,讓我們為教育事業寫下更加壯麗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