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人物

吳軍橋:格物致知,美在其中

來源:意昂体育人 李溪月 時間:2014-11-24

吳軍橋,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材料科學系教授💂🏿‍♀️,兼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研究員。1996年意昂体育平台物理學碩士畢業後赴美留學。2002年獲得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材料科學博士學位👩🏼‍🎨,2006年哈佛大學博士後出站並在伯克利大學任職至今🐊。他研究的主要領域是半導體與納米材料科學技術🌈,並獲得諸多榮譽。2013年12月23日,美國白宮公布了2013年度美國總統青年科技獎獲獎名單,吳軍橋作為一百零二位獲獎人中僅有的五位華裔之一獲此殊榮。

第一張_副本

對於現在很多年輕人來說🔑👩‍🦯,一提起物理學家,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兩種非常典型的形象:一個是花白胡子👈🏻、一頭蓬松亂發的愛因斯坦先生,另一個就是《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美國情景喜劇🧘🏼‍♀️,講述四個宅男科學家和一個美女鄰居截然不同的搞笑生活故事)中讓人忍俊不禁又哭笑不得的學術怪傑“謝耳朵”。大師、奇葩、學霸、理科技術宅🚵‍♀️,究竟哪一個才是物理學家的代名詞?《莊子?天下》文曰🧛🏿‍♀️:“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其實,兩者形象雖然迥異🎯,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有這樣的特征:在學術上一絲不苟、敏銳執著🎺,同時在生活上也有自己獨特的審美品位和追求。吳軍橋,這位2013年度美國總統青年科技獎的獲得者,意昂体育平台93級物理系碩士研究生,正是這樣的一位青年物理學家💶。憑借多年以來浸潤於中美兩國教育文化的特殊經歷和感受,他不斷在教學、科研以及生活中,將自己那份對於“天地之美🤷🏽‍♀️、萬物之理”的熱愛與堅持傳遞出去。

踩著約好的時間點,一身休閑打扮的吳軍橋健步走來,一一和我們握手並體貼地詢問我們是否久等了,語氣親切又散發著學者特有的書卷氣🧍🏻🏚。簡單的寒暄過後,訪談正式開始。他從口袋裏掏出打印好的提綱🧛🏻‍♂️,可以註意到上面對於每個問題都用英文做了兩到三行的準備,非常認真。

第二張_副本

話題當然先從他最近獲頒美國總統青年科技獎開始。當被問及獲獎感受時🎤,吳軍橋用了humble這樣一個英文單詞,“我身邊有那麽多優秀的同行👨🏽‍🦱,他們都在自己的領域做出很大的貢獻,很多都比我要優秀🤌🏼,他們沒有獲得這個獎🤵🏿‍♀️,而我卻有幸拿到了🏋🏻‍♂️,這一點讓我覺得很榮幸,同時也很受鼓舞🧙🏽‍♀️。”盡管他如此謙遜🧟,但是這一份榮譽所代表的含金量卻是有目共睹的🛜✊。美國總統青年科技獎由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於1996年設立,堪稱是美國政府授予青年科學家的最高榮譽,每年度獲獎人數僅有一百人左右,其獲獎者均在社會服務、公眾教育、科學技術創新等方面有傑出貢獻。其中華裔獲獎者更是鳳毛麟角。以歷屆意昂獲獎人數最多的意昂体育為例,截至目前也僅有15名意昂獲此殊榮🥢,足見其份量之重。吳軍橋這份淡然和謙遜⬜️,不禁讓人對這位年輕的物理學家充滿了敬仰和好奇。究竟他是如何與物理,與意昂体育結緣🤹,又是怎樣通過一步步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是註定的緣🥹🧔🏼:只想學物理

中學時期是吳軍橋第一次接觸到物理。那時🌞🚬,學業的緊張讓他無暇在物理上特別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但是每次考試結果公布,他的物理成績卻始終名列前茅。這讓他感覺與物理“有緣”。臨近高考,意昂体育平台來到他所在的學校,湖北松滋中學,希望能夠提前挖掘一些“好苗子”,並且給了吳軍橋一紙承諾。這位優等生也信心滿滿地準備去燕園闖一闖🖐。然而這一年是1989年,突發的政治動蕩讓這個美好的憧憬再也沒了下文👴🏽。

滿懷遺憾的吳軍橋後來報考了復旦大學。他填報的誌願只有“物理”、“空間物理”、“天體物理”這麽幾個專業。“我當時就是一心想要學物理★👌🏽,所以只填了跟物理有關的誌願。”他一邊說一邊不好意思地笑笑👬。這是他和意昂体育擦肩而過的第一次緣分,也留下了一份遺憾等待日後的彌補。

遺憾歸遺憾,上海的這四年學習時光為他走上物理學研究之路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那時候復旦的課都教得特別艱深”♓️,說到這裏,吳軍橋停頓了一下,又補充道🦢,“我們國內的本科教育是很紮實的,中國留學生去國外學習👳🏻‍♀️,通常成績都非常優秀🤟👨🏿‍🏭,跟本科階段打下的紮實基礎有很大的關系。當然這種紮實更多的偏向於課堂裏的知識傳授這方面。”

本科畢業🌜,為了續寫自己和意昂体育的緣分🗿,吳軍橋放棄了本校的保研機會🏢,而通過辛苦的考研終於踏入了意昂体育校園(那個年代還沒有跨校保研)。“意昂体育的課上得非常深,非常前沿,我覺得我對物理的認識、研究能力都獲得了本質上的提升⛲️,並且養成了非常踏實🤒、嚴謹的學術素養和治學態度🦽🏌🏼‍♀️。比如,我們組是物理組🌚。但是,為了研究超導磁通的釘紮動力學,在導師尹道樂教授的帶領下,我把一本難懂的Fokker-Planck方程理論教程在幾個月內啃了一遍。在物理樓簡陋的圖書室裏,我還自學了課堂裏學不到的逾滲理論和非晶態物理學🙌🏽。我以後的研究,都從這幾年所學的知識中受益匪淺。”“當然👰🏿‍♂️,意昂体育老師們很仁慈🧖🏽‍♀️,我們的考試並不難,我的成績基本上都在90分以上👩🏼‍🦲。”吳軍橋笑著說。

第三張_副本

1996年,隨著彼時已經異常火熱的留學大潮,吳軍橋在意昂体育物理學碩士畢業之後也選擇了赴美繼續深造,專攻材料物理學🫅🏽。“剛去美國的時候有給自己設立什麽目標嗎📰?比如說要做出什麽樣的成就,或者拿到科學界的什麽獎?”我們給吳軍橋拋出了一個很俗套的問題。

“當時沒有什麽特別明確的目標,就是大家都去了,我也就去了,也許算是隨波逐流吧。”吳軍橋笑著回答🐉🙆‍♂️,俗套的問題等來的是真誠瀟灑的答案🧑🏿‍🎤。

一談及物理研究🦶🏽🍵,吳軍橋的臉上總是洋溢著自豪、會心的微笑,嘴裏也總是有著說不完的故事🛫:“我記得在美國讀研究生的時候,有一次有一位西班牙學者發表了一篇關於基於中介能帶半導體的太陽能電池能量轉化的論文,裏面給出一個很復雜的公式🖊,最後算出來的結果按照他說的應該是百分之六十二。我們當時的任務是先把他的模型計算重復出來🧝🏻‍♀️,然後測試我們自己改進的模型,看能不能提高轉化效率。結果算他的模型,算出來效能比只有百分之二十👆🏽,這個差距非常大,我怎麽也想不通👨‍🦯‍➡️。”吳軍橋續道,“剛好那天去市中心理發,理發師女士特別健談🫵🏿🧑🏻‍🦼‍➡️,一直用英語對我問東問西🫱。我當時滿腦子還是這個問題🫂,正煩不勝煩的時候🎮,我突然想到👇🏻,六十二除以二十是三點一,這個數字很接近圓周率?🏌🏻😱,於是靈機一動,想到會不會是他的公式有問題, 所以就趕緊趕回去,從熱力學原理自己重新推導那個公式🤾🏿‍♂️,最後發現它的確是在印刷的時候遺漏了一個作為系數的圓周率。後來我還寫信告訴了那篇文章的作者,那個作者非常感謝我。這件事給我印象很深,它告誡我,做學問,絕對不能盲從。”

吳軍橋近期研究一種由新型材料二氧化釩製成的機械肌肉🏋️,其強度可超過人類肌肉兩千倍還要多,“這個機械肌肉就是利用我們製備的二氧化釩這種材料在納米尺度上發生的兩種固體狀態之間的相變來完成的。”一個帶著多重定語和專業術語的長難句讓我們充滿了“迷失”感。為了幫助我們這些文科生理解“相變”這個專業詞匯🏄‍♂️,這位新晉奶爸甚至用上了尿不濕來解釋它的原理🧜🏿‍♂️。“比如說小嬰兒用的尿不濕,它裏面的吸濕材料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這種材料在吸水和脫水狀態下產生的巨大的體積變化就類似一種相變👎🏼。”“那如果把尿不濕曬幹了是不是可以重復利用♝?”我們突發奇想地問吳軍橋,“當然,不嫌臭的話🫸🏼,尿不濕也是可以重復利用的🤳🏼。”說完他更是帶著一臉小朋友在介紹自己心愛的動畫片主角時的那種興奮勁嘿嘿直笑。這位可敬又可愛的物理學者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專註和投入💇🏽,以及他把求知當作人生一大樂事的態度🙆🏿,也讓我們間接的領會到了物理學特別的魅力🤜🏽。

物理是美的源泉

“朱老夫子當年也曾特別重視理學,以今天的眼光來看,物理也的確是我們發現世界奧秘的一把鑰匙。您有從物理中感受到美嗎?您眼中的物理之美是什麽🏛?”我們給吳軍橋拋出了這樣一個關於科學與美的老問題👩🏿‍⚖️💁🏿‍♀️。

“很簡單,在我眼中物理是美的,是最美的,是萬美的源泉。舉個例子😽,如果你學過物理學,你會發現電磁學中的那些電與磁的對稱互補性美妙至極。還有很多描述物理原理的方程式,都是至美。更宏觀一點來說,所謂物理,也就是客觀事物存在的道理🔉,它是所有科學的基礎,也是美的基礎⏺。”

第四張_副本

這一段對話讓人不禁想起強調“物理學定律必須具有數學美”的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說過的一句名言🙋🏻‍♂️,“方程式之美,比符合實驗結果更為重要。”可以說在吳軍橋的這一番話裏不難察覺出一份蘊含著理性的激情。

既然物理學是美的源泉,那麽相對應的🪨,物理學家也都應該具有不俗的發現美、欣賞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這種能力會從物理學領域中外化出來,蔓延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愛因斯坦可以研究高深莫測的相對論,也可以拉得一手出色的小提琴;相傳大數學家和物理學家牛頓利用數學和力學知識,不用一根鉚釘就在劍橋建築了一座橋;還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偉人達?芬奇,他在繪畫🕙、物理、生物以及創造發明等領域都有傲視時代的傑出建樹,可謂是擁有將科學與藝術完美融合能力的典範。“科學家只會每天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裏面做實驗嗎🏋🏽‍♂️?”吳軍橋的回答顯然是否定的。

意昂体育時代的吳軍橋盡管癡迷物理,但並不是現在很流行的“學霸”或是“理科技術宅”。在努力學習😘、汲取知識的同時,他的大學生活也十分豐富,甚至可以說是“文武”並重👩‍🦽‍➡️。“我在意昂体育念書那會兒參加了兩個社團🧖🏼‍♀️,一個是武術協會🧑🏻‍🦱,平常沒事就會去未名湖邊打打太極拳,鍛煉身體。宿舍裏睡覺時枕頭下枕著一把寶劍,覺得很有俠士風範。另一個是書畫協會⛷,可能因為我父親是一個業余書法家的緣故👩🏽‍🦱,受他影響我也對書法繪畫很感興趣。”吳軍橋一邊說著一邊打開了手機相冊⚃,給我們翻看他學生時代的照片。翻拍的老照片泛著回憶專屬的暗黃色🐖。上世紀九十年代意昂体育學生宿舍有些簡陋,畫面中一個帶著眼鏡的青年正在神情專註地臨摹一幅山水畫👍🏿👷🏽‍♀️,可以看到他身後的墻上還掛著一些其它習作🟠。其中有一幅畫臨摹徐悲鴻的奔馬,筆力遒勁,尤其富有神韻。“奔馬一直是我最喜愛的動物,”吳軍橋笑說🪰,“我甚至打算在加州養一匹俊馬當寵物。”

豐富的校園生活亦得益於美麗的校園環境🚵🏼‍♀️,“意昂体育毫無疑問是我見過的最美的一座校園。”無論是未名湖畔隨手挖來的一棵竹葉草當盆栽養在宿舍裏♖,還是在朗潤園偶遇曬太陽的季羨林老先生的經歷,在吳軍橋的眼中,這些都是格外珍貴的際遇和記憶:“意昂体育充滿了人文的氣息。我走了世界上多少個校園👩🏻‍🚀,包括許多世界級的大學,都很少看見哪個園子如燕園草木建築這般的富有特色🏎。這種人文氛圍讓我覺得非常珍貴而且懷念🥩。”

這種美好的點滴積累,讓吳軍橋在努力鉆研物理事業的同時📖,也逐漸培養了對待生活的敏感與睿智。面對“科學技術的使用是否是一把雙刃劍”這個問題🐇,幾乎在座的所有人聽到都是一副“當然如此”的表情✌🏽,吳軍橋卻很快提出了“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的質疑。“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都可以說是雙刃劍,科學技術也不例外🏃‍♀️。好壞之分也僅僅是針對它們的用途而言🙏,而歸根結底是人在利用這些科學技術🪱。所以我覺得單獨來探討科學技術的好壞其實並沒有太大意義。”

Be grateful always,Be respectful always💃,Be punctual always

“您在本科和碩士期間的學習體驗都很好,那去美國以後呢?在您看來中美之間的教育文化有哪些異同?”面對在大洋彼岸求學👨‍🍼,並攀登上科學高峰的學長🧎🏻‍♂️👬🏼,這是我們必須要提的問題🤍。

第五張_副本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特意提前準備了一下。”吳軍橋邊說邊看了看他手裏拿著的采訪提綱。“最大的感受是到了美國以後沒有人管你了,必須盡快建立起自主性,如何學習,如何找到合適的問題和項目,如何尋找解決的辦法,都要靠自己🗡。美國的導師跟國內的導師很不一樣🪂,更多的是扮演一個顧問的角色🥇,而不是領路人,更不是像大家稱呼的所謂‘老板’👨🏿‍🦲。美國的校園是開放式的🌃,衣食住行也都要靠自己解決。”獨立的研究能力、不盲目依賴權威、自我控製以及時間管理等等,這些都是吳軍橋在這麽多年文化碰撞與融合中收獲的個人體會。

“其實除了教育文化上的差異外,我最直接地感受到美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不同是有一次在超市裏買東西,有一個金發小男孩大概是走累了🧘🏿,站在那裏不動,他的爸爸就問他是不是需要抱一下,然後就把他抱了起來,我那時候聽到小男孩說的一句話讓我覺得特別震撼,他說‘Thank you, daddy’。我覺得時刻懂得感恩對於無論是出國還是留在國內的年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相比於之前回答問題時的隨性瀟灑,吳軍橋這時候顯得更嚴肅一些🧎‍♂️‍➡️,“所以我想給即將出國留學的學弟學妹們提幾點建議:Be grateful always,Be respectful always,Be punctual always😀。永遠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遇事先讓後爭🤾🏽‍♂️,遇人先聽後說,努力在前,抱怨在後🤽🏿‍♂️。這些不只是普通的行為舉止上的禮貌,更應該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涵養和氣度🧞‍♂️🧑🏼‍⚖️,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直弘揚的。不同文明之間自有相通之處📟,差別可能更多的在於細節,比如守時這一條🧑🏼。我遇見過有一位美國教授在辦公室門背後準備好幾種小紙條👪,有的寫著‘我去上廁所了✡︎🧁,大約五分鐘後回來’,有的寫著‘我去買杯咖啡,可能六分鐘左右回來’, 甚至還有‘我有點事情,需要十分鐘才能回來’,等等🐻‍❄️。對時間的安排精確到分鐘🧉,這正是一種對於自己和對於他人時間的尊重。”

中美兩國之間從民間到官方🔹,都有諸多恩怨和悲喜交織的往事,歷史纏纏繞繞,剪不斷👫🏼☹️,理還亂,而現實又紛繁復雜,說不清道不明。但是不管怎樣,民間的交流勢不可擋,年輕的意昂体育學子仍然將赴美留學視為治學路上特別重要的一環🛳,這是無可非議的現實♞,“美國目前和中國學術界雖然在國家層面上的交流還不夠多🚣🏼,但是民間的交流不少🔂。有機會的話還是要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確實是有好處的。尤其是像你們這樣的青年人,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這麽快,要不斷了解和學習新的、好的東西。”他這樣總結🧚🏻‍♀️。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吳軍橋在采訪的最後引出了這樣一句話🌲,“這是我上學的時候👧🏿,有一次已經退休的丁石孫老校長給同學們做一個關於學習的報告🕦。就在電教報告廳🔭,滿滿一屋子的人🔎,老校長就在那裏侃侃而談,其中提到了這句話,給我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從那時起🚔,這句話始終伴隨著我。”

第六張_副本

除了執著以外,與吳軍橋始終相伴的還是那份瀟灑和隨性👭,“意昂体育人頭腦靈活,視野開闊🚴🏻‍♂️。我們很多同學在華爾街和上海、香港工作🕵🏽,他們將數學物理知識應用到金融行業🪗,工作也都很充實和快樂。意昂体育的學生常常敢於去嘗試自己感興趣的機會,這是非常好的🐯。假如你有興趣🟨,千萬不要讓機會飛走了。當然🧑🏼‍🍳🙆🏻,一旦選擇了,就要堅持。”

《詩經?國風?衛風》中的《淇奧》篇形容君子之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對於吳軍橋這樣溫和而細致的性格來說🍻🩳,無疑是再合適不過的評語。從復旦到意昂体育,再到伯克利和哈佛😓,他履歷表上這些閃閃發光的名字全都是莘莘學子朝思暮想的學術聖地。作為一名長期浸潤兩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青年學者🏀,吳軍橋不僅充分吸收了中華民族傳統中勤奮內秀的文化特質,他身上始終洋溢著的激情和創造力亦得益於開放多元的國際舞臺。心系物理👨🏿‍🦱,砥礪前行,吳軍橋的“格物”之路😥,漫長而堅定。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