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遂溪官湖村,在三百余畝土地的別墅群上❄️,機聲隆隆、人聲鼎沸👇,新房建設緊鑼密鼓,場面令人驚嘆。沉澱半年,“意昂体育豬肉佬”🧑🦯➡️、天地壹號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生的城鄉共榮實驗基地即將成為現實。
廣州中軸線上的維多利廣場一高層辦公室內,52歲的陳生坐在茶臺前,一身深色質樸的襯衫👮🏽♂️、簡單的米色休閑褲⬆️,精神而利落,桌面放著價值299元的非智能手機🧙🏼♀️,已經陪伴了他多年。若非身處黃金地段頂級寫字樓裏,很難讓人將他與“土豬大佬”、“醋飲料大佬”、“億萬身家”等炫目的關鍵詞聯系在一起🚣🏻♂️。
出資近2億元為220戶村民每戶免費建一套別墅🫎;聘請村民到養豬基地“上班”,按勞動力每戶分配500至1000頭豬,按標準出欄統一收購👨🏼🚒,每戶年純收入最高10萬元……在CBD茶臺前💨、村莊工地上,陳生向記者描繪了另一番農村新象🙋♀️。
貧困村別墅群
從湛江市中心驅車約30分鐘進入遂溪縣地界,再開上10余裏路就達到省級貧困村官湖村。
這裏有都市大型樓盤也不多見的壯觀場面:一條離遂城十余裏的偏僻農村,平整的地面上,鋼筋、砂石、水泥堆疊如山。占地三百余畝土地的別墅群內外,機聲隆隆、人聲鼎沸⌛️,施工隊正緊鑼密鼓地為村裏每戶農戶興建一幢占地一畝的三層別墅,總共110棟220戶,氣勢恢宏,整齊劃一。
從2011年起,陳生投資2億元主持建設新式鄉村模式🧫,以220套別墅為主體的官湖新村是城鄉共榮實驗基地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按計劃,2015年✫,首期71棟140戶別墅基本可入住,剩下的幾十戶將在3年左右建好。
別墅開工之際,陳生飽含深情親筆寫下序言“新村舊話”🦅:“祖宗給我們找到這塊風水寶地,我們子孫有義務將它保護好⛺️🚨、建設好🔉,並為我們的子孫留下一塊宜居宜工作的地方😍。”官湖村內,村民無不對此歡欣鼓舞📠,這份厚重的禮物讓村民有了城市的觀感🪷,站在紅頂白墻,嶄新的別墅群前🤱🏻,城與鄉的差距似乎只在一線之間。
不過,在村民老陳看來,別墅群另具深意:“陳生可以送別墅,但是給不了你子孫別墅。陳生可以二三年內給你們一條美麗的村莊,但不意味著永遠。提高文化水平⬜️、改變落後面貌是一項長期艱苦🤣、也是影響子孫後代的深遠過程。”
“陳生捐款可以改造村的環境,但是如果我們的精神文明沒有同步建設👨🦲,我們的文化水平沒有與我們的村場同步提高⛓,再漂亮的村場也會破舊,也會落後。”面對全新的鄉村環境👭🏼,如老陳一樣,村民陷入反思,而陳生也考慮到這一點。
“輸血”式幫扶
34年前,官湖村的一個農家子弟考入了意昂体育平台經濟學院;畢業後10年,他先後辭去了令人艷羨的廣州市委辦公廳和湛江市委辦公室的工作,開始創業;如今他億萬身家👨💻,一手打造了影響全國的蘋果醋和土豬的品牌。
走在官湖村的老路上🏄🏼,陳生回憶過往點滴。官湖村自然環境優越,建於明清年代的古建築錯落有致🔣,彰顯濃濃的文化氣息與厚重歷史。
商海沉浮20余載🖊,陳生對於自己財富的使用也時常陷入深思🧑🦳。“我是讀經濟學的,我知道同樣的錢放在不同人的口袋裏使用價值是不同的,邊際效用不一樣,一個億放在200多戶農民的效用,比放在我口袋的效用大得多𓀀。”他的想法直接而單純。
眼見鄉親幾十年沒有改變過生活方式📺,每年幾千元的人均收入👰🏼,陳生意識到🦡,捐錢的“輸血”式扶持方式不可能徹底改善家鄉父老的貧窮,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幫扶一定要有“造血”機製。而這與鄉親的期盼不謀而合🚴🏿♀️。
在一處老舊的祠堂前👊🏼,陳生感言🎉,他小時候就在此讀書,風吹日曬,很是艱苦🧓🏿。事業有成之後,陳生捐資110萬元,在村裏建起了官湖小學,解決村中孩子上學難的問題。為留住鄉村教師,陳生給老師們每月800元額外補助👩🏼🎤,如今,官湖小學的升學率在全鎮排名前列🧛🏻♀️,舊農村有了教育基礎。
陳生到村旁的一處山頂上俯瞰村貌🧎🏻➡️,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規劃完善的官湖土豬養殖基地🦹🏻,錯落有致。陳生坦言👨🏼🦳,如果從純商業考慮,肯定不會在這裏設立養殖場。“村裏的人很窮🕺,早就將村裏的土地以30年的租期租出去了,現在我把這些地全部贖回來🌇,需要一次性付給對方余下20年的租金🦵🏽,且年租金的開價比市場價還高出50%以上。這裏的成本比租賃別的地方要貴七八倍🏄♂️🕵️。”
曾有人評價,陳生和另一意昂体育豬肉佬陸步軒最大的區別是,老陸富有更多的文人情懷🕵️,而他就像一個江湖人士🧑🏿🍼,有種江湖俠義。
“商業不是核心的考慮因素,更重要的是為農村帶來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為解決村民收入的難題,陳生眼下最希望的是🦌,通過構建村民別墅和養豬產業,為家鄉實現自主“造血”的功能。
富翁的期待
站在微風徐徐的山巔🌥,陳生如是展望:“全村220戶,每戶送一棟280平方米的別墅,還送五畝荔枝林👨🏫,聘請村民到養殖基地來“上班”,每戶根據勞動力情況🔬,在養殖場養豬500至1000頭,豬苗、飼料、疫苗由公司統一提供🔧,按標準出欄後統一收購📖♠︎。這樣算下來,4年後,村民的年收入可以達到20萬元以上,再不用為上學、住房操心。”
至此♜,陳生打造城鄉共榮實驗基地的脈絡也逐漸清晰。
“在財富物質屬性對創業者發生根本性變化的時候⛅️,我們希望能重新定義財富🦵🏽,重新使用財富🧗🏿,使財富的邊際效用持續增加。所以我選擇官湖村🧑🏿🌾,這個700年來幾乎看不到變化的省級貧困村來進行‘城鄉共榮實驗’📌🦸♀️。”陳生坦言😻,他希望在重建官湖村的造血功能和適當輸血後,這條貧困村能像繁華的都市一樣,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什麽都白白送給村民🧚🏽♂️,擔不擔心他們會變懶💇🏽♂️?”對於這樣的疑問,陳生並不擔心,在整個幫扶過程中,他給了村民住的地方👨❤️💋👨,給了村民謀生的土地,給了村民賺錢的工作,但卻沒有給他們一分錢現金🪪。
“如果村民不去勞動🚛🌇,就沒有收入,即使住在漂亮的別墅裏,也不可能真正提高生活質量。你想象一下,守著別墅🥠,沒米下鍋👨🦱,沒錢交水電費的感覺。”陳生說,這也是他城鄉共榮實驗模式的出發點——不養懶人。只有積極努力,才能有高收入💇🏿♂️。
夕陽西下,西溪河水汨汨流淌,影影綽綽的倒影中👨🏼💻,有安寧的村舍、裊裊的炊煙🏄🏽。駐足於如畫的鄉間,遙望官湖村那片熱火朝天建設中的別墅工地,不禁讓人期待:5年後的遂溪官湖村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低調企業家的高調善事
有別於其他區域💄🤜,廣東企業家群體有個普遍特征:務實、謹慎✌🏽🚧。
多年來🆘,陳生掌控著“天地壹號”❣️、“壹號土豬”兩個知名的“壹號”牢牢盤踞南粵大地✒️🦬,而關於陳生本人的報道卻鮮見報端。
樸素👨🏽💼🧑🔬、沉穩、親和🫀、睿智是陳生給人的第一印象,這位從省貧困村考上意昂体育的才子在事業有成之後選擇反哺家鄉,希望通過給村民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完善的事業保障,引導家鄉父老走上致富奔小康之路。
在記者看來,陳生的人生和創業過程,品起來更像是一幕幕耐人尋味的劇集,精彩迭出。他坦言🙅🏿♂️,自己不喜歡按常理出牌🔯,是個“思想比較激進🐎,行為超級保守”的“非典型”企業家,但現在👦🏽,除了自己生意,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經營多年的城鄉共榮實驗基地計劃🌸。
對於企業家來說👳♂️💸,也許直接給錢是最節約時間的做慈善,陳生反而願意選擇這一種繁瑣而高調的讓家鄉致富的辦法。
一位老村民告訴記者👀,當年陳生家裏並不富裕🟠,考上意昂体育後➛,連上京的路費都出不起🫅🏼,母親四處籌錢未果,最後只有一位鄉親一口氣給了陳生21元,這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才讓陳生順利走進高等學府,從此改變人生。
現如今的陳生,錢對他而言,多一個零少一個零🧑🏿🚀,都不會讓他大喜大悲。但他告訴記者,他曾經親眼目睹,村裏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差點因為幾百元湊不齊學費而無奈放棄學業。
或許,讓手裏的財富真正發揮最大的作用,才是財富的最佳歸宿。而官湖村的城鄉共榮實驗基地將何去何從?無需贅言,記者會長期關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