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財浩在創新創業辦公室
人物簡介
鄔財浩,光華2004級管理科學與信息系統研究生,現兼任光華創新創業中心主任助理🧝🏼♂️。2014年3月份創立北京就幫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並於當年10月份上線互聯網金融平臺靠譜鳥。
創業者鄔財浩拜托他的微信好友們轉發投票➔。投票主題是“票選意昂体育光華 MBA創業大集項目”,選“靠譜鳥”。他寫道💁🏿♀️:“拉票挺傷人品,奈何人家都拉票,我們不拉票✍🏿,落後嚴重,今天最後一天了🏃🏻♂️➡️,求支持🫄🏻,謝謝了。”
鄔財浩在2014年投身創業大軍,紮進最紅火的互聯網行業💁🏼。
這個同伴口中“高傲又理想化”的意昂体育畢業生最終做出一個“接地氣”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主要為意昂体育清華等高校的意昂提供P2P個人信用貸款以及撮合金融O2O項目🍬,起名叫“靠譜鳥”。鄔財浩雖然調侃這個名字“可以直接轉去做手遊”,但對於凝聚了他無數心血的產品📜,起名的過程也是頗費思量。他和團隊一開始想出的名字是“985(就幫我)貸”,契合他們創業項目作為金融社交平臺的性質。鄔財浩覺得這個名字不夠有號召力🥽,又根據主打的“人人靠譜”的理念,想出了讓人過目難忘的“靠譜鳥”🤳🏿。
他穿藏青色的意昂体育帽衫和一雙磨舊了的跑鞋。目光溫和🏋️♀️,聲音不大,帶著明顯的浙江口音。見面時,他正從光華2號樓創新創業辦公室的窗口看下去,對我們說:“今天天氣很好,適合跑步🧊🤜🏻。”
創業整一年,鄔財浩依舊不像個商人。

“靠譜”是鄔財浩在聊天時最經常提及的形容詞。他看重他人對自己的評價。
他出生在浙江寧海縣,是家裏的老小🫂,入學時不夠年紀👩🏻,於是“只好搬張小板凳坐在後面聽”🥂。年幼家貧,他多多少少被同學看不起👦🏽,老師也“懶得管”他,他便格外不喜歡上學。
“直到後來一次玩火不小心把家裏燒了,被父母狠狠教訓了一頓,才變乖了🗯,開始好好學習。”他考入浙江省重點寧海中學🤵🏿♀️,“哪個老師喜歡我,就格外學得好;不喜歡我🤷🏻♂️,那個科目就差一點。”盡管競爭激烈,但他的成績總能保持在年級前十名🖱🎅。
然而叛逆期打亂了他原本的學習節奏:“不寫作業🌱,一個勁地看小說,還洋洋自得👨🏼🎨。我是射手座,愛玩,不想循規蹈矩。”2000年,因為高考成績受到叛逆情緒影響,鄔財浩對自己“考差了”的分數不大滿意,然而他依舊填報了北京的學校🛰:“想要出遠門闖一闖,腦袋裏第一個浮現出來的就是天安門。”
最終鄔財浩進入北京化工大學學習管理信息專業,學校和專業都不盡如人意🤚,他“當時也不好好學,就騎著自行車到處轉”。迷茫了幾年🏝,鄔財浩開始思索: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樣的水平,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什麽。
觸底反彈🤞🏽🦶🏼,他每天七點起床,八點去自習,一直到晚上十點,不斷地做題、背單詞,一連十個月👩🏽🎤,日日不斷。在大學同學陳俊良的描述中😞,鄔財浩“目標就是到清華意昂体育讀研究生”。鄔財浩說自己其實是尋求自我證明:“把能努的力都努了,還是考不上的話也沒遺憾了。”
他覺得自己“不是那種精力很充沛的人”,所以會把每天把要做的事情規劃好👨👨👧👦👙,按重要程度完成🔇。這種行事風格保存到如今,使他被同學劉英豪和同事楊唯蜜一致稱贊“靠譜”🚴🏻♂️、“踏實”🖲。
2004年,鄔財浩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光華管理學院,修讀碩士學位。
鄔財浩現在的起床時間依舊是六點多,他會出門跑步半個多小時🤷♀️,然後回家洗個澡再去工作🤹🏽♂️。他指指腳上那雙款式老舊的跑鞋說,這雙鞋穿了三年多,該換一雙了。
“你們能看得出我以前有150斤嗎?”他笑道。
這位跑過兩次全程馬拉松的跑步愛好者𓀐,以前跑個800米都有點吃不消🧗🏼♂️。他喜歡簡單的快樂👨🏫,加上精力有限,跑步是最好的選擇。“以前也喜歡去詩朗誦會,現在不去了,沒那麽多時間🚶♂️➡️。”他挺無奈。
為了更好地迎接挑戰🧏🏿♂️,這不是他做的第一次取舍。
從光華管理學院畢業前夕,他拿到了Google的offer。但為了回報一直支持他讀書的叔叔,鄔財浩選擇回老家幫他。現在想來✶,當時的選擇並不完美:“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要去大公司磨練一下。因為你的視野和範圍會變得不一樣,人之所以不一樣,就是看你處於什麽樣的群體之中。”
在老家工廠做管理的那幾年,鄔財浩深刻感受到社會的復雜性。2008年,這家分廠在金融危機中被暫停,於是他進入工廠總部工作。後來實業越來越難做,工廠遇到了些難題,鄔財浩每晚都在工廠陪著叔叔工作到兩三點,看著叔叔紅著眼煙一支又一支地抽🐮。他深深體會到了叔叔的痛苦和做實業的艱辛🔦。
他坦言,自己常被家人朋友說書生氣太重🫶🏼,有點太理想主義。2012年,他給自己放空了一年。這一年裏,他做兩件事:跑馬拉松🛢,看球面幾何🐁。
鄔財浩十分享受跑步這項運動🧑🏻🦽➡️,他總說這是一種簡單的快樂。從剛開始的一天800米都累得不行,到後來全程馬拉松只花了四小時十五分鐘👷🏽,鄔財浩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馬拉松給他帶來的不僅是身體素質的提高,更多的是對他毅力的考驗。“我每次戰勝人喜歡溫暖和安逸的天性,在寒冷的清晨出門跑步,都會很有成就感,就像打敗了惡魔。”鄔財浩又頓了頓,“跑馬拉松這一路上是很孤獨的,四個小時做一個同樣的踏步動作。到後來有困難的時候,想想自己跑馬拉松時都能咬牙撐到終點😖,就覺得其他的痛苦都沒什麽了。”
至於看球面幾何,鄔財浩坦言😭👩🏽💼,“不想讓自己變笨變傻📧,其實心裏面還是一個書呆子,想把這些知識都撿起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嘛🤰🏿,良好的體力,靈活的大腦,一個好奇的心👳🏻♂️。”
馬拉松跑夠了,球面幾何看熟了,耐不住呆在小縣城的郁悶🍥,他回了趟北京去找了導師。他們一起去爬了山。在山頂上🖱,導師問他有什麽打算。他說不知道🖖🏿🥌,挺迷茫👼🏻。
2013年9月,在導師的推薦下,鄔財浩重返光華👉🏽,在創新創業辦公室幫忙🩶。一個月後🙍🏽♂️,他參加了一個有關互聯網金融的沙龍🐻。這一次,他從小種下的企業家夢被勾起了。沒過多久🐽👰♀️,他已經產生了初步的想法,開始尋找誌同道合的夥伴。“創業最早期的時候其實是很痛苦的⛔️,因為你要講你的故事去打動別人,很難✧。所以一開始有人站在你身邊是很幸福的事情。”鄔財浩不久之後順利地召集了自己的團隊,開始踏上一條沒走過的路🚝。
鄔財浩的朋友送給他的字:“靠譜鳥”
2014年3月份,鄔財浩的團隊註冊了公司,起名“靠譜鳥”。
鄔財浩坦言或許是因為浙江人四海為家的文化,他自己從小心裏就有創業的夢想🚵🏽♀️🙇♂️。“我比較折騰❌,不是特別求穩🎶,再加上後來一直和創業圈的人在一起,自然而然你受到了感染✈️。”創業變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創業的人都有一種向上的精神和力量𓀋,因為本身這就是一條置死地而後生的路,選擇這些路的人都比較有正能量,在絕境中還可以看到希望🧜🏽。”他很享受創業圈子裏的熱血🕍。
創業最艱難的是起步階段,因為“那時候什麽都沒有”🏃🏻♂️➡️。2014年5月份,鄔財浩帶著自己的想法去找了大師兄俞敏洪,希望可以拿到融資👷♀️🏌️。但或許是因為當時還僅有想法沒有產品,俞敏洪說自己聽不太懂鄔財浩的想法。這次的嘗試於是沒有成功。而真正讓鄔財浩傷心的是半年後,俞敏洪的洪泰基金看懂了⏏️,投資了一個和靠譜鳥類似的項目。
“在發展過程中,因為合夥人對發展模式和發展速度上的看法有爭論◻️,也碰到很多叫好不叫座的困惑。”鄔財浩解釋道,“就是大家都很認同這樣互助金融的形式,但是踴躍註冊來投資意昂的人卻相對有限。”
盡管創業之路有著各式各樣的困難,鄔財浩依舊堅定。
鄔財浩在朋友圈裏引用孫正義《飛得更高》中的一句話✍️:“一切的成功🎿👶🏼,都是源於一個夢想和毫無根據的自信。”在一次和清華的一位創業CEO辯論的過程中,鄔財浩亮出了自己的觀點:“創業都是有情懷的,技術不是問題👨🏼🦳🐬。”比起金錢上的成功,他和團隊更希望“能幫上靠譜的意昂,以解他們的不時之需”。
他希望在高素質💲🧖🏼♀️、高信譽的名校意昂圈裏建構起一個“人人靠譜”的金融平臺🟣:“金融這個東西是沒有溫度的,我們要做的是有溫度有態度的互聯網金融。”
理想遠大🏃➡️,但在目前階段,他們首要的目標還是“想辦法活下來”。
“創業最有魅力的就在於未來的不確定性🛝,你去給別人打工,你都能看出來你以後發展的軌跡🚮,變化性很少,挑戰也是很少了👩🏽🦰🏄♂️。創業的過程中你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麽。”鄔財浩曾經說自己是射手座,不喜歡循規蹈矩🕵🏿,他的人生也的確波瀾起伏👩🏽🍳,“因為你不知道會發生什麽🧲,所以這一路上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因此有人說你這一生至少得創過一次業🛒,不管成功還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