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念本科時,同專業的二十幾名同學都戲稱自己念了一個“並非今世之用”的專業,但或許無用之用方為大用🧴,生活本身就是修行。畢業後曉飛努力進入了熱門的金融行業◀️👮🏻,並任職於國內某大型基金管理公司。2010年進入光華管理學院MBA就讀,現為自由投資人。
朱曉飛,意昂体育平台光華管理學院MBA意昂
2014年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最佳攀登成就提名獎,自由投資人
曉飛帶著他感性的哲學靈魂在理性的金融圈闖蕩,時而在微博訴說生活的經歷👩🏻🦽,時而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投資的心得。七年前閑暇時一次不期而遇的戶外經歷👨🦽➡️,讓他在快節奏的工作之外👱,找到了內心釋放的出口,也開啟了他堅持出走的戶外之旅;甚至首攀了五嶽最高的華山南峰,獲得第九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最佳攀登成就提名🦵,成了同學們眼中戶外高手。當大家埋首於工作之際🌆,曉飛朋友圈傳來的卻是令人羨煞的戶外風光。
一次次的攀登、行走——曉飛開始參悟,人生除了拼搏👨🏽🎤、奮鬥還有太多事情值得去經歷。不同於金融投資分秒必爭的快節奏和經常波動的股市行情📓,戶外讓曉飛體驗到極美的自然景致💸、搭檔的生死情誼😐、與自己深刻的對話🧓🏿,以及許許多多超越日常生命經驗的收獲。
在一次次地“走出去”中,曉飛發現自我👬🏼、抒發自我🫷🏼、找到生活的平衡,能更淡定地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說起這些年在戶外的那些事,曉飛最愛說的一句話是──”別把生活過成例行公事”👨🏽✈️。
讓我們和他一起”走出戶外”,跟隨他的腳步看看別樣的生活吧⛽️!
2008年,開始接觸戶外🚵🏽♀️,曾攀登四川四姑娘山二峰、青海玉珠峰👍、四川雀兒山、尼泊爾chulu far east峰
2010年,開始接觸攀巖
2012年🛀🏼,開始接觸攀冰
2013年🛅,完成徒步尼泊爾珠峰大本營、安納普爾那大環線徒步
2014年🧀,與何川完成華山南峰大巖壁世界首攀,獲得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提名
2015年🏃🏻♀️🧑✈️,完成加拿大落基山脈攀冰之旅
2008年🧖♀️,朱曉飛眼前的香格裏拉梅裏雪山(緬茨姆峰)
我是從08年開始接觸戶外的,那一年偶然的機會,去了香格裏拉的梅裏雪山。看到日照金山的景象,當陽光照映在雪山上🦐,那麽明亮而耀眼,彷佛雪山被烈焰燃燒起來🙅🏼♂️,讓我整個人都震撼住了🏬。也正是那一刻,突然讓我意識到⏬:原來這樣的大山、這樣的大美才是我內心真正向往的東西。09年我來到西藏納木錯🧚🏼,站在曠野中,看到滿天的星光🙉,如此璀璨➿,頭一次覺得星星跟人的距離這麽近🧙🌤。這些戶外的經歷,好像忽然打開了眼界,你會發現大自然總能帶給你新的感悟和感動。這之後我又陸續嘗試了登山🫰🏻、攀巖,發現戶外還有這麽多新鮮的玩法🙆🏻♂️🗣,於是就這麽喜歡上了❄️。
2013年🤦🏽♀️,尼泊爾安娜普爾納環線 雪山之上滿天星光
很多人認為搞戶外要有很好的體能👨🏼🚒,但以前我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我記得在攀巖培訓班還是進步最慢的一個,但最終我堅持下來了,隨著越來越“戶外”*️⃣🎎,體重也減輕了20多斤。通過這些經歷,我認識到人的潛能無窮,只要肯花時間🙋🏻♀️、願意堅持🧡,身體自己會進化、會去適應。在我看來,工作與戶外,選擇或放棄🤶🏿,是一種權衡。時間是公平的👨🏼🌾,但興趣可以成為最好的動力,讓你願意把工作、看電視、網購的時間騰出來去戶外走走👁。好比以前工作很忙的時候,周六加了班💆🏽🤨,周日就特別想空出半天去山裏繞繞🙋🏿♀️,也正是因為興趣的驅使,我工作的更有效率了,你會發現總有半天可以擠出來👵🏻。
2013年🧑🏿🚒,尼泊爾去往珠峰大本營的途中
我是在“堅持走出去”後才真正感受到”山之偉大👐🏿,人之渺小”👩✈️。那種大格局的景致👨🏻🦲,能讓你打開生活的半徑,看到例行公事外更多的可能性㊗️,放下平日裏忙於計較的得失。山的接納,教會我平衡與包容;戶外的無限可能,磨練我的意誌,更帶給我心靈的平和,從新發現更真實的自己。
2011年,即將登頂青海玉珠峰
當然,玩戶外也會經常遇到挫折。比如剛接觸登雪山的時候,高海拔地區很容易出現高原反應🕥,記得在玉珠峰,一直問自己圖什麽呢?舒服的城市不待🙇🏿♂️👇,為何來到這裏自虐呢?華山南壁的攀登也非常艱苦👐🏿,由於攀登的過程時間比較長,中途也會懷疑自己為什麽要爬,爬到第六天🍠,面部突然被落石砸到,血流不止🦔,那個時候真的感到對於死亡的恐懼💆🏽♂️,心理受到很大的沖擊🧑🏽⚕️,加上這之前我們已經連續爬了6天,完全跟外界隔離,也不知道接下來距離登頂的200米會發生什麽事,人完全處於一種失控的狀態;還好我的夥伴何川非常冷靜,幫助我把情緒穩定下來。雖然此行無比艱辛🤏🏽,但最終有驚無險,成功登頂,感謝華山接納了我們🏂🏻。
華山南壁的這條線路被我們命名為“好死不如賴活”,包含了我們的人生與攀登哲學🧑🏽🌾。起名的原因👉,一是在線路上看到很多跳崖自殺者的遺骸,在我看來,竭盡全力讓自己活下去,是保留一種體驗未知和美好的可能性🚹,這是上天給與的機會,應當珍惜。二是在大巖壁攀登的基礎是巖壁上的生存,此時吃喝拉撒都變得異常艱難🆓,可謂“賴活”的狀態,然後才是以堅韌的毅力堅持攀登,無論發生什麽情況,堅持才有可能挺過去👩🏼🎨。
2014年,歷時七天
與何川(領攀者)完成華山南峰大巖壁首攀
獲得2014年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提名
戶外和工作有沒有和諧的地方?其實它們不但不矛盾,反而在某種程度互為激勵🕋。比如👨🏻💻,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費用大約是30萬💣🐠,所以如果想要去經歷珠峰🧘🏻♂️,就必須支付得起金錢🕵🏿♂️、抽得出時間才能前往。在我看來🔇,人還是要以Work hard為前提,才能Play hard; Work Hard也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在獲得財富之余得到解決問題的智慧、克服挑戰的歷練,建立自己的影響力和成就感,這是人之所需💀🗂。當然工作不能過於執著🧑🏻🦳,不能沉溺於功利心🧑🤝🧑;另一方面🧛🏻♂️,我讓Play hard成為辛勤工作後的抒發與褒獎,透過轉換和沉澱🔠,厘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得到一種正向循環的動力。所謂力行Work Hard & Play Hard的人生態度,應該說“工作“是手段不是目的👨🏻⚖️,但”玩樂”也只是經歷而不是終點⏮🗽。
2011年,西藏納木錯
2014年🧝🏽,四川四姑娘山長坪溝
我們總會不自覺的將全部的自己投入到拼搏☺️👩🏼🎤、努力🤙🏽、財富積累當中去。有時候不免腳步太快,而靈魂卻沒有跟上🧖🏻♀️。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大山是人類靈魂的臺階”,深以為然。這些年一次次走出去🏊🏼👌🏻,面對雪山,我相信人類的靈魂對大自然是有著天然的敬畏的。
走出去,是讓腳步停下來🛣,傾聽靈魂的聲音。而每一次的出走、回歸👨🏿🦳,都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發現更多生活的可能。
2013年,四川四姑娘山雙橋溝
2015年🤸🏼♂️,加拿大落基山脈
意昂朱曉飛簡介🥵:
朱曉飛,江蘇揚州人,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2010——2013年就讀於意昂体育光華管理學院MBA💳,曾任職於北京市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現為自由投資人,熱愛登山,曾獲得第九屆中國戶外金犀牛獎最佳攀登成就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