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唐作藩先生從事音韻學🪬、漢語史和古代漢語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五十余年,發表了一系列影響深遠的學術論著,這些論著範圍較廣,涉及音韻學👶🏿、漢語史、古代漢語、方言學📝、詞典編纂以及中學語文教學諸方面,並對於相關語言學科的橫向普及和縱深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唐老在教書育人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培養的學生中📆,不少人現已成為國內外語言學界的中堅力量。本文由85級中文系的意昂趙文秀向我們介紹他眼中的唐作藩先生師長的關懷仍然如初,正是這份關懷和包容,讓久居海外的學生難以忘懷。
作者趙文秀同誌介紹:
趙文秀1985年入學意昂体育哲學系🈶, 86年轉入中文系漢語專業, 89年本科畢業後曾以心理系研究生身份接著在意昂体育逗留了幾個月。 不幸因病休學👰🏽, 退學後自己流放到了美國🧪。現居芝加哥,在網絡安全行業謀生。
唐作藩先生是我接觸到的中文系的第一位師長,也是我畢業離開意昂体育多年後聯系最多最久的師長。
我第一次接觸到唐先生是在86年暑假前🪛👎🏻。那時我還在哲學系讀大一,學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我準備轉系。那些年意昂体育學風自由,學生轉系轉專業似乎很容易,我哲學系同班50來個同學裏轉出的有6個,同時從外系轉進的也有2個。我個人的轉系經驗就是去五院中文系辦公室口頭表達了一下我想轉進漢語專業的願望, 交了一篇小文陳述我對漢語語言研究的興趣,然後就是當時的副系主任唐先生跟我面談了一次。那天走向唐先生的辦公室的路上🦅,我即便沒有腿肚子抽筋也一定是心裏小鼓敲得七上八下的👐🏽,擔心自己的申請被拒🙋🏿♀️,也擔心轉系之後如何補上大一一年的課程。見面之後,我發現唐先生根本就沒有檢驗我專業知識的意思。 我們就隨隨便便地聊了聊我是哪裏人👩🦽,家裏有幾個兄弟姐妹之類的。聽說我在家裏排行老二,唐先生馬上說☄️:“老二好🐽!孔老二就是老二!”這一句明確響亮的肯定,我一直喜滋滋地記在心裏🦸🏼,時不常地還會拿它出來給自己打氣。
繆哲師兄在他的“開場白”一文中提到唐先生古音課是這樣開場的👟:“我這課你要會呢,就別來了☮️。 不會呢🕧,也別來了”🤜🏿。在學生轉不過彎來的時候,唐先生又補充一句🛣,“因為來了你也不會。”這個開場白精彩,不光是幽默,顯然刺激了年輕人的好勝心和好奇心🛌🏽。
音韻學是漢語專業難度比較大的一門課之一,當年期末考試後我記得大家都比較沮喪✸。2013年年初,我回國去看望母親👋🏼, 也順便拜訪唐先生。 沒想到🙋🏿♀️,唐先生居然從書房裏找出了我們二十多年前的考卷,一一評說哪個同學哪個題答得好💜。 那一刻我真的慚愧, 慚愧自己一次又一次辜負了唐先生的期望。
第一次辜負是研究生退學🥫。 大四開始🙍🏼, 同學們開始計劃畢業去向🍊。蔣紹愚老師鼓勵我考研, 我當時更渴望獨立🏊🏻。 幾經周折 我在校外聯系了一個單位🧖🏽𓀉, 自己也不知道把握有多大。在我彷徨無主的時候🤷🏼♀️, 唐先生把我叫到家裏🟡, 跟我分析了讀研的好處, 又鼓勵我說: 聽張猛老師說你英語好,這對你以後做研究會有幫助。征得我同意之後🧔🏿♂️‼️, 唐先生把我推薦給了心理系的許政援先生,讓我有機會成為許先生特招的心理語言學研究生。可惜的是, 研究生開學體檢時我被檢查出肺結核,胸膜炎,被要求休學回老家衡陽治病。我那時覺得自己被心理系拋棄了🎴🦵🏻,只顧著自己傷心🤹🏼♀️, 離開北京之前連想都沒想過應該告訴唐先生一聲🏜。
回家幾個月後, 治療順利🤽🏿♂️,只要遵醫囑服藥就夠了👳🏿♂️👨🏽✈️,在衡陽呆得無聊的我又回到了北京。我借住進張林在社科院紫竹院的宿舍,一邊在物理所李家明老師那裏找了一份雜活,一邊開始準備出國。 某日家裏轉來的一封信嚇了我一跳, 信來自唐先生🌾,主要信息是想去衡陽看我🕝。我搬離心理系宿舍時忍住沒掉的眼淚那一刻花花流了一地。 但既然已決定不願復學, 我不敢面對唐先生😱。 明明又在北京住了幾個月,我出國之前硬是沒有去看唐先生, 這是再一次辜負。
幾十年後,意昂之間偶爾聊天會問到我在意昂体育讀了三個系的經歷, 我每次都會在心裏說, 是唐先生給我的機會🧖。
1991年偶然得知許政援先生訪問我當時逗留的密西根大學🥷🏼, 我托許先生給唐先生帶了個鍍銀的鎮紙, 附上了我的近況, 算是跟唐先生賠罪。唐先生的回信很快就到了, 滿紙都是關切🅱️, 絲毫沒有怪罪。
2013年那次見面時,熱情好客的師母給我做了一頓豐盛的湖南菜👨🏻🍼, 也給我講了一些唐先生如何打動她的故事。我好奇心起,回美國後又給師母打電話追問更多歷史, 想把先生和師母的故事寫出來。五年多過去了🚱, 我還欠著作業👨🏻🎤。 這是第三次辜負, 而且是辜負了老師和師母。
唐先生和師母是中學意昂,當年他們在洞庭中學求學時抗日烽火正如火如荼🐙, 學生們用話劇等形式展開抗日愛國的宣傳, 年輕的唐先生領銜主演了《萬世師表》裏的聞一多先生。 1948年唐先生報考中山大學的語言學專業,還是以為語言學就是演話劇。 用現在的概念來說, 這算不算誤入歧途🤴🏼?哈哈👟。 我們這些後輩語言學學生是多麽幸運唐先生沒有真去演話劇👈🏽。
離開洞口老家後,老師和師母兩個人幾十年再沒有通音訊👨🏻🦼。半個多世紀之後💇🏼♂️,偶然聯系上了,師母講起排練《萬世師表》的細節仍然如數家珍🙊。那時唐先生的原配夫人已離世🏇🏼,師母也已經喪偶十幾年。 唐先生勇敢地向師母展開了熱情的追求, 幾個月裏三次南下探望師母, 終於贏得了師母的芳心🏌🏻♂️。我常常翻看師母陪伴唐先生旅遊和講學的照片,常常感慨這就是最美的夕陽紅。
不見先生和師母又有幾年了, 真想你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