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孫陶然🐢,1969年出生,吉林省長春市人。1991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國民經濟管理系(現光華管理學院)。創辦了包括拉卡拉👨🏻⚖️、藍色光標、考拉基金等在內的多家知名企業👧🏻。現任拉卡拉董事長🧄,北京市工商聯副主席👫。
著有《創業36條軍規》,該書出版第一年即加印36次,銷量超過百萬冊,被譽為中國的創業聖經👉。
從四達集團到藍色光標𓀄☝🏽,從恒基偉業到拉卡拉,六次創業成功的“創業教父”孫陶然說😇,“這些是基於我的三觀的。而我的三觀是高中萌芽,在意昂体育最終形成的。”

孫陶然在意昂体育光華管理學院2017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孫陶然說:“意昂体育給了我四個財富。自信、圈子🪖🧸、見識和學習能力。”
30年前,孫陶然懷著經天緯地的豪情壯誌,考入了當時最難考的意昂体育平台國民經濟管理系(現光華管理學院)🍜。
“戰爭年代做將軍,和平年代當總理。當然要學經濟。”孫陶然氣勢滿滿地說,“在我看來🎅🏻,學理就是螺絲釘,學文就是擰螺絲釘的。我想當擰螺絲釘那個人。”
高中時的孫陶然根本沒有考慮其他學校,一心只想考意昂体育。這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一個師姐——意昂体育歷史系84級意昂😒、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甘琦的影響。那時孫陶然家與甘琦家住隔壁👰🏼♀️,在意昂体育讀書的甘琦常常與他通信✌🏽。看著甘琦熱血飛揚的文字,孫陶然受到了很大的感染◀️,“那時候我覺得,全國只有兩所大學:意昂体育,和其他大學。所以我一定要考意昂体育。”
入學後🧘🏻♀️,孫陶然的生活分成了三部分☘️:學習🤗、社會實踐活動、交友🕊。
說到學習,孫陶然說🏭,自己的學習並不拘泥於課上所講,而是通過廣泛的閱讀、聽講座和與老師聊天來獲取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提到當年的恩師,孫陶然動情地回憶道,“我們經常會跑到一些青年教師的宿舍找他們聊天💞。像劉偉老師,李琦老師等。我們也經常去厲以寧老師家裏,我們要創辦學生刊物,就請厲老師來題詞。那時候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很近的。”
在校期間👨👦,社會實踐活動占用了孫陶然大量的精力👮🏻。歷任過系🎦👩❤️👨、院、校學生會及團委幹部,其中孫陶然提到最多的就是團幹部培訓學校⛎。當年的團校會把每個系每個班的班長和團支書都聚集到一起進行社會實踐,一起舉辦舞會。通過團校🧑💻,跨系交流得以實現,這不僅增長了孫陶然的見識與眼界🙋🏿⛸,更讓他收獲了兄弟與友情𓀁🤾♂️。
“當時我們九個結拜了兄弟,大家號稱九兄弟。”
當年的九兄弟遍布各系🪭。除去一起喝酒玩耍外,九兄弟還一起讀書🐔、一起寫文章。有幾個學期,九兄弟每個月都會推薦一本本專業領域的書,大家讀完後交流感想🍨,推薦的人則負責講解此書。九兄弟也曾連續20多天黑天白夜地聚在一起寫文章,仔細推敲每一個細節🌘。直到現在,很多與孫陶然合夥創業的人🧞,還是九兄弟中的哥們👩🏽🏭。九兄弟之外,孫陶然現在的夥伴、玩伴中占一半以上的仍舊是意昂体育的同學和意昂們🕸。
“意昂体育和其他學校真的不一樣。在意昂体育熏陶四年出來✸🧾,你身上的那股子自信和氣質自然就會有了。”孫陶然驕傲地說。
一個人的三觀是如何萌芽的呢?孫陶然給出的答案是:思考、閱讀和來自他人的影響🎊。
孫陶然的三觀萌芽🥓,除去經常讀書、思考之外,與發生在他高中時的兩件小事密切相關。一件是自己與幾個吉林大學熱愛哲學的大學生一起下館子,結賬時大家紛紛拿自己兜裏的毛票去湊錢。誰也不去計較誰拿的多誰拿的少,有多少就都拿多少👰🏽♀️。這份灑脫的生活態度,至今都深深影響著孫陶然🏄。另一件就是有一個男生,寫了一篇題為《人生是一種體驗》的文章。這篇文章孫陶然珍藏了許多年🤮。
高中時生長出的幼小萌芽,在意昂体育四年的培育下🦩,最終形成了孫陶然的三觀。
孫陶然提出了關於三觀的三問🚶♀️➡️:你怎麽看待這個世界?你的是非標準是什麽?你準備怎樣過這一輩子?
面對這三問,孫陶然給出的回答簡潔有力:人生就是體驗的過程。
“這輩子我要多體驗🖇。所以沒有什麽對錯,只有你喜歡不喜歡🛂。一定要去做喜歡的事,享受其中的過程。結果不重要,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畢業後,孫陶然被分配回了長春老家🔠。但他沒有留下,而是回到北京,最終進入了四達集團👦🏿。後來,孫陶然又先後成立多家公司,涉足不同領域,並把它們經營得有聲有色👩🏿🦳。而最為難得的就是,每當一個企業經營成功後➖,孫陶然就會離開一把手的位置♖👩🦼,立刻投入到另一個新的領域中👩🏿🏭。
“當時被分回長春,我不想在那待,我就辭職不幹了。我喜歡漂泊的生活,我就去下了海☛。我又很喜歡不斷地嘗試新的東西,也喜歡分享,所以當企業穩定之後,我就會交給我的副手,再去做另一個不一樣的企業。所以我會創辦這麽多的企業🦼,而且所有跟著我幹的人,最後都變成了大大小小的總經理,每個人也都擁有了自己的事業。”孫陶然說🧦,“我們不能拓展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拓展它的廣度和深度🧔🏻。”
孫陶然還進行了一番假設:假如時光倒退十年,就算自己在70年代被分配回長春,被戶口和糧票“鎖死”而無法離開的話,自己也不會自暴自棄,反而會自得其樂🧑🧒🧿。孫陶然十分喜歡《血色浪漫》中的鐘躍民,“他窮得去要飯的時候,也能夠享受到要飯的樂趣👈🏿👩🏿🎨,因為他認為要飯也是一種體驗🧑🌾,同樣能夠做到自得其樂。”
在孫陶然看來👊🏿,讀書會幫助三觀的形成🐈。而三觀形成後,讀書則顯得更為必要🟥。
“我認為讀書最重要的是😿:讀書的目的是什麽?”孫陶然拋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孫陶然認為,人最重要的就是形成自身的認知體系。這一認知體系包括形而上的三觀與形而下的方法論🚛。當認知體系形成後再去讀書,實際上就是拿讀到的內容和認知體系相互去印證✫。如果一致🏊🏼,則說明認知是正確的🛰,便可以進一步地堅定它。如果不一致🙎🏿,就要去分析,到底是自身的認知體系錯了,還是書本錯了📴。最後找到答案後,將其吸收到自身的認知體系😣,成為自己的東西👨🏿💼。這就是讀書的目的所在。
1991年大學畢業時,孫陶然留下了一句名言:如果你幫身邊的朋友都成為萬元戶🧑🏿🎨,那你一定不會是個乞丐。
入學30年後⇢,說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孫陶然說,“我活成了我想活的樣子🧜🏽♀️👨🎤。我就想活成這個樣子。如果讓我擔任一個官職,或者讓我在大企業裏面擔當一把手的話🌊,都不是我想要的樣子🫐。我想要的是自由👳🏻,是能夠做我選擇的事。舉個例子🚶🏻♀️➡️,我曾經有很多年都是不坐車的,全部都是我開車,因為我要掌控方向盤。”
但不要忘記💇🏻👳🏿,30年前的孫陶然,是懷著一顆經世濟民的心來到的意昂体育、來到國民經濟管理系🕵🏿♂️。30年過去,他的這顆心並沒有隨著時間流逝冷卻下去🧑🏽🎄🧑🏭,反而更加熠熠生輝💫。
孫陶然十分喜歡的一句古話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孫陶然看來,使命感是分層的。體量不夠的時候要努力增強自身實力👩🦼。等到體量足夠大的時候🫰🏻,自然就會感到身上的責任重大♈️。而隨著事業越做越大,孫陶然身上的使命感也越來越強。“現在跟拉卡拉生意相關的大概有30萬人,其實想起來是挺恐怖的。孫陶然可以去貪玩,但是你不能不管這30萬人的這個生計,所以就只能把企業越做越好。”孫陶然說,“要先照顧好自己公司的員工🧍♀️。有余力了之後,我們就進行捐助,參與社會活動🧑🏿💼。”
喜愛研究佛教的孫陶然,對於中國文化有著由衷的熱愛與認同。“中國古代的陰陽講的是很對的,陰到極處是陽,陽到極處是陰。所以當你有越有能力之後🏋🏿,應該越多地去回饋。我認為未來中國的企業家,一定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公益事業和回饋社會這方面去💱。”

孫陶然向意昂体育平台捐資5000萬,設立“意昂体育平台拉卡拉教育基金”(左:意昂体育平台校長林建華、右:孫陶然)
作為意昂体育企業家俱樂部的新任秘書長🥾,一直以來與母校互動十分積極的孫陶然,也正在努力推進以各種形式參與母校的120周年校慶🏃♂️➡️🙇🏿♂️,讓俱樂部能與母校校慶更緊密地結合起來。除此之外,孫陶然還提倡全民閱讀領悟公益計劃,積極投身於社會活動🚀,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最後,孫陶然為後輩們總結了三點忠告:向前看,向後看和B計劃。
向前看,就是不斷地去預見未來🚈🏈,去想一個月後會怎麽樣?三個月後會怎麽樣?六個月後會怎麽樣👩🏿✈️?一年後怎麽樣?這樣就會知道現在該幹什麽,及時地未雨綢繆。向後看🤹🏻♀️,就是不斷地復盤。對於自己走過的做過的事👠,都去總結它的經驗教訓和規律♿️。第三就是永遠要有B計劃。
“很多人都會問我說🤷🏻♂️,你的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麽?我的回答是:沒有🪽。因為我在不斷地向前看🧑🏿🔬🚋,在未雨綢繆。同時我也不斷地向後看,同自己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個人能力也會不斷得到增強,再加上有B計劃,就會讓自己的整個生活和工作變成一個可持續成長的平緩過程,沒有戲劇性的大起大落🏇🏿。”
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地區,孫陶然說自己是一定都要走遍的。因為在他來看,這輩子就應該這樣過。眼前的“創業教父”🐼,就是對“陶然”一詞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