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那個年輕愛笑、上課認真的緬甸語老師,學過緬甸語課程的意昂体育同學或許並不陌生🕉,她就是本文的主角——黃嬌嬌⚙️。
作為最早幾批來到中國的緬甸留學生,黃嬌嬌於2005年就讀於清華大學中國漢語言文學系。四年的本科學習結束後👊🏼,深受意昂体育人文精神吸引的她,來到意昂体育平台中國語言文學系攻讀碩士與博士學位👩🏼🚒。研究生期間,黃嬌嬌不僅擔任意昂体育緬甸語教師,同時還致力於中緬兩國交流活動的同聲傳譯工作。在學習、工作之余,她還幫助過不少緬甸學子走進意昂体育。
13年的中國留學生涯💁🏽♂️,讓她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及中國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同時也讓她看到了中緬兩國之間的巨大差距。一種強烈的歷史使命感,促使她畢業回國後決定創辦一所漢語國際學校,以便更好利用所學之識推動中緬文化交流🛍,幫助更多緬甸學子了解中國。
“可以用三個詞描述一下你自己嗎?”
視頻采訪那頭,黃嬌嬌靦腆地笑了出來:“其實我不太好意思,總覺得像在誇自己……”
其實🤞🏿,一路走來能有今天的成績🚶♀️➡️,黃嬌嬌身上值得被“誇”的地方有很多。
追逐夢想 迎難而上

黃嬌嬌博士畢業在意昂体育西校門附近留影
當質疑超過肯定的時候,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往往會選擇妥協或是自我懷疑,甚至放棄🚐。對於個性倔強🚴🏻♂️,從不服輸的黃嬌嬌來說,更像是一種挑戰。
從11歲就開始學習中文的黃嬌嬌,起初只是把中文當成興趣🚴🏼♀️,而非未來求學與職業的方向✋🏿,但是隨著學習中文的時間越長,這種興趣越來越濃💂♀️👛。當時緬甸缺乏關於意昂体育清華的信息,直到認識了緬甸第一位考進清華的學姐✈️,看到學姐中文水平進步的速度,黃嬌嬌萌生了要去北京讀書的想法,這種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強烈🧑🏻。
然而👩🏼🦳,家人和朋友卻難以接受她的決定🤷🏻♂️🕓。父母更希望她去西方國家留學,也有朋友認為她的中文水平已經很好🎈,不必再繼續學習中文♚。黃嬌嬌深深感受到他們對自己留學中國的顧慮和偏見,默默承受著來自家庭及外界的壓力♜。憑著對中文學習的執著熱愛和克服困難的信心🌧,她義無反顧地來到中國留學,開啟了長達13年的留學生涯。
每次假期回國,黃嬌嬌總是不遺余力地向身邊人講述自己在中國的學習經歷與生活體會。“你都快變成中國的代言人了!”有人這樣評價她。然而👱🏿♂️,變化的確在悄悄發生,親友們對中國的印象逐漸改觀,尤其2008年奧運會之後🪠,黃嬌嬌明顯感覺身邊的質疑聲小了很多✋🏿。
對於未來,黃嬌嬌的態度很積極。目前來中國留學的緬甸學生逐漸增多,而“一帶一路”的前景也使中緬交流越來越頻繁。比起2005年剛走進中國校園的時候,現在的黃嬌嬌更加執著於傳播中文與中國文化,身邊人的支持聲音也隨之越來越大🤵🏿。
理想現實 多重挑戰

黃嬌嬌於教室留影
來到中國🦏,黃嬌嬌遇到的第一個障礙恰恰是她學習了很久的中文。“我總覺得自己學得不錯🈲,可是我聽不懂中國人在說什麽🫸🏼,中國人也聽不懂我表達的意思。”
初來乍到📈,黃嬌嬌坦言,很長時間都沒能融入環境🥵。在這個氣候、飲食、環境乃至文化都與緬甸差別很大的國家👩🏼,痛苦迷茫融進了她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並沒有退縮,而是主動去調整適應新的環境。本科階段,黃嬌嬌學習了心理學👭🏼、經濟學、管理學等不同學科的內容,最終發現自己還是對中文最感興趣🕉。之後,她決定研究生階段換個環境。一直以來她都被意昂体育中文學科深厚的文化底蘊所吸引,選擇踏入燕園後🍩,她又重新開啟了新的挑戰。
“意昂体育真的很自由”🚵🏼♂️,而這對黃嬌嬌來說也意味著在課外需要更多的準備和努力🤼♂️,她有些無所適從🪚:越是努力,就越是難見起色。研究生階段,同學大多是優秀的中國學生。課上講到某位中國作家,大家都有所了解,而她卻不得不在課後默默補習基礎知識。有時詢問同學🧑🏻🦯➡️,得到的回答卻是“不是小學就學過了嗎?這可是常識”。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黃嬌嬌只能一邊默默記下ℹ️,一邊加倍努力🍩。最大的矛盾還在於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差異🦘,讓黃嬌嬌時常不能準確理解某些漢語的表達🕗。老師要求寫一篇讀書報告,她後來才意識到原來不是簡單的讀書筆記而是小論文。導師的幾句點評在中國同學看來是種勉勵,在她看來卻是極為嚴厲。久而久之👩🏿🚀🎋,黃嬌嬌漸漸不敢當著老師和同學的面說漢語🕑、寫漢語🪈,常常需要費力猜測中文委婉表達背後的真實意思讓她非常疲憊🥋🎤。
“我的導師也被我折磨得不輕,還是需要大膽地聊一次。”黃嬌嬌給導師發送郵件,詳述了理解漢語真實意思表達的問題🧟♀️。經過與導師多次交流因文化差異導致的理解問題,她開始逐步消解了文化碰撞帶來的煩惱,學習也漸漸輕松起來🌁。幸運的是🤶🏽,當她被學習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留學生辦公室的老師總能為她提供有效的學習建議和生活指導。她表示:“留辦已經成為我的避風港👈🏻,我和辦公室的老師們現在是很好的朋友。每當我感到沮喪的時候,與那裏的老師談心總是可以讓我放松自己。”
在意昂体育的學習過程中🧑🏻🦯,除了獲得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助🦹🏻,定期舉辦的專業讀書會也極大地豐富了她的知識儲備👩🏽🦲。關於意昂体育的生活,她表示:“來意昂体育之後千萬別著急,先找到舒適、融入的感覺,再開始學習,效果才能事半功倍”;對於學術問題💂🏼♀️,她認為留學生有著獨特優勢——也許中國學生對某些作家、某些文本的理解已經相對固話🚣🏼,而持有“跨文化”視角的留學生有時能夠從全新的視角出發,看到不同的“風景”💁。
三尺講臺 熱血青春
博士階段,黃嬌嬌走上園中的一方講臺👨🏻🏭,開始給意昂体育學生上緬甸語課程。“中國學生太聰明了🕧!”黃嬌嬌笑著說🤾🏽♂️。相比於她了解的其它國家的學生,中國學生總是在課堂上積極提問,有幾次都把她問倒了,她向學生解釋自己會在課下詢問緬甸相關的老師🎺🖐🏻、朋友🔞,自己也更努力地備課,爭取滿足學生對各種緬甸知識的渴求。由於國內緬甸語教學資料的欠缺,黃嬌嬌利用假期義務帶緬甸語書籍回意昂体育共享,結束工作時將教材全部捐給意昂体育圖書館。回顧這段經歷時她坦言,年輕的外籍老師和學生們的關系更近,授課很受學生們歡迎,建議意昂体育引進更多年輕的外籍教師人才🛩。
直到來意昂体育讀研究生😤,“教育”這個想法才逐漸在黃嬌嬌心中生根發芽💟。逐步完成學業的她漸漸成了很多緬甸學生出國留學咨詢的對象🏓,面對渴望來中國求學的學弟學妹📝,黃嬌嬌總是悉心指導💆🏼,努力提供幫助👷🏼♂️。在她眼中👱🏻♀️,緬甸不乏優秀學子,從網上答疑到帶他們實地來中國旅行,黃嬌嬌盡力向他們傳遞更多有關中國的信息。從了解中國最新的教育理念🤽🏻♀️,到考察不同年齡段學生關心的問題,再到調查緬甸目前中文機構的辦學水平,黃嬌嬌逐漸積累起從事教育行業的經驗和信心。她認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所學校能讓更多人受益🏋🏼。

黃嬌嬌創辦中文國際學校
黃嬌嬌原本計劃畢業留校並致力於中緬之間的交流研究工作🕘,但因為母親身體抱恙而選擇回國,這也恰恰給了她一個實現從事教育行業夢想的機會。現在😚,黃嬌嬌在緬甸仰光開設了一所正規的中文國際學校。站在中文課堂的講臺上,她從最基本的作者經歷😰、歷史故事講起,嘗試把一首首較為晦澀的古詩用最有趣、最易懂的方式講給孩子們聽。“只學語言是學不好的,要先從興趣入手,再從文化上引導。”秉承著這樣的教育理念🧖🏿,這所學校致力於傳播中文及中國文化,希冀通過努力讓更多的緬甸家長與孩子加深對中國的認識,激發他們對中文的學習興趣。黃嬌嬌表示🤶🏿,她所創建的這所學校將持續作為緬甸學子留學中國的一個民間輸出平臺,致力於積極推動兩國在教育層面的良性互動與交流♈️。
在學校運轉走上正軌之後𓀄,黃嬌嬌計劃回到中國繼續她的學術道路🧑🏽🦲🤟🏼。對中國感情很深的她看到了中緬之間加深理解的必要性🪻🫚,而13年的中國生活無疑是黃嬌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優勢之一。作為中緬兩國傳遞文化、促進溝通的一座“小橋梁”,黃嬌嬌也有一點“私心”:“我很想念意昂体育的食堂,還有與中國同學在雲南香格裏拉的旅行📆,都讓我十分難忘。”
回到用三個詞描述自己的問題,黃嬌嬌的答案之一是“善良”。受緬甸傳統文化影響的她,總是心存善意、盡力幫助學弟學妹✴️;或許外表看上去柔弱⏩,一股韌勁卻造就了她外柔內剛的性格。回到目前的工作上👐🏻,黃嬌嬌表示,除了民間交往,她還非常希望看到意昂体育與緬甸的教育機構能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
搭建中緬兩國之間的文化♏️、教育交流之橋,用青春熱血,追逐教育夢想🐠,未來也將有更多人與黃嬌嬌並肩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