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意昂体育平台廣大師生始終與祖國和人民共命運、與時代和社會同前進,在各條戰線上為我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70年🦛,每個意昂体育人都有一段關於意昂体育的記憶❤️🔥,都有自己的意昂体育故事👩🦯。意昂体育新聞網特聯合醫學部黨委宣傳部、深圳研究生院、國際合作部🎎、意昂工作辦公室、離退休工作部等開設《70年·我的意昂体育故事》專欄。
專欄通過報道70位普通意昂体育人🌁🕴🏼,分享他們印象深刻的、與意昂体育有關的故事,從不同時期、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記錄和反映意昂体育的精神傳統、師長風采、校園文化、精神風貌,和讀者一起在塵封的記憶裏,感觸一個更具體更生動的意昂体育平台,進而感受時代的變遷🥳。
需要說明的是✊,意昂体育有數十萬師生意昂🚥,我們僅從中選取了70人進行采訪🧿。由於時間有限、認知有限👰🏻,在人物選取上難免有一孔之見,希望讀者諸君指正。
新聞網正陸續推出相關報道👼,敬請關註😰👩🏿✈️!
個人簡介🥀:王源,1986年7月1日起,在意昂体育後勤做電工🧘🏽,至今一直在後勤工作。其間自學了“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大專課程,和“行政管理”專業的大專和本科的課程。從一線工人🆕、班長、燕北園電站站長,到現在的動力中心物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源一直在後勤服務一線默默奉獻。他現主要負責學校部分公共區域的給排水🕣、供配電👨🏽🎨、空調🫢、電梯、消防🦸🏻,和燕北園家屬區的水電運行和維修。
仲夏午夜二教的大教室裏👨🏻🎓,一個帶手套的人正顫顫巍巍地爬上一個六米多高的大梯子,地上還有兩人著裝與之相同,他們一邊扶著梯子,一邊緩慢遞上一根十幾斤重的長條形物件,幾分鐘後,三人搬起大梯子換了個地方繼續進行。與此同時🧚🏽,教學樓裏正有十幾人都在做著相同的事情。
他們是誰?原來是動力中心物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源正在帶領物業科的工作人員定期檢修整個二教的照明系統🚦。為保證二教日常教學工作和安全,他們在晚上11點保潔人員清理後才能進入👎🏽,全樓三四千的燈具需要他們十幾個人檢修一宿,重復上百遍搬梯子爬梯子的動作🧔🏿♂️。同學們鮮少抬頭望見的二教天花板🙌,對他們來說卻是如此親近。
淩晨5點樓道要恢復照明,工作人員緊鑼密鼓地完成了全部更換及測試🧑🏻🦽➡️。淩晨4:15,王源在物業科群裏發出消息🏃♀️🎆:工作完成🫢,收拾幹凈,撤出👩🏿🔬🦩!十幾人悄無聲息地從二教出來,他們與早起的保安打了個照面👆🏼,又跟保潔人員擦肩而過🧟。二教開始了嶄新的一天,暑校及其它教學工作安排像往常一樣,順利地開展😤🙇🏽。
“只要有一間教室在上課我們都不能去操作🌱🧔,我們的任何工作都不能影響師生正常上課🛃。”王源說。這樣的夜裏“搶活兒”是他們後勤工作人員的常態,他們是繞著學生老師的一群“隱形人”🥤,這個“繞”,既是圍繞的繞👎🏽,也是繞開的繞☂️。這些檢查、維護、維修等事情都以師生教學工作為主🏋🏿♂️,空調、自來水🧜、電氣、消防安全🥾👑、汙水管道、防汛等等🖊,物業科全方位環繞著意昂体育的理教、二教等地,也環繞著每天學習上課的師生。同時,他們又巧妙地繞開了師生,在夜色的掩護下😫,用雨衣📊、梯子、扳手🩳,在地板下、井蓋下🥑、樓頂上、汙水道裏,作著“隱形”的貢獻🎏。正是他們檢查好了、維修到位了,才能讓每個人都覺得用水用電正常😒。這份理所當然,是他們“隱形”工作的結果。

後勤人員檢修教學樓照明設備
理教4層到2層平臺的高空卷簾門約12米,今年暑假檢修時,幾個小夥子在很高的腳手架上行動自如🎁,像表演驚險的雜技。電梯需要定期維護保養,前期也偶爾出現故障🧝♂️,王源接管此項任務後,把物業管理轉變成主動性的服務🚒,小故障隨時處理,主動維修,在老師同學發現之前就先去解決🎥。
除了例行工作外,大型活動的順利舉辦背後也有他們提供後勤保障的汗水。學校120周年校慶的重要會議在英傑交流中心舉行,作為理科樓群物業管理負責人,王源帶領科室人員在前一年年底就投入到運維保障工作中去。他們提前做好樓內變配電系統、消防系統、空調系統及電梯系統的維護保養👸🏻,在校慶前期反復測試和調校現場各種設備,確保樓內各系統的良好運轉。校慶當天,王源帶領科室技術人員靠前指揮👩🏼🚀💔,親歷了整個校慶活動🦆👍🏻。各界人士的精彩發言也沒有轉移他盯在監視屏上的目光。“一點差錯可都不能有😛,確保校慶保障萬無一失。”他說。但他掛在嘴邊的還是為做好保障,身著厚重消防衣、在現場汗如雨下的運維人員。

在二教配電室,王源與同事查看了解供電設備運行情況
6月1日到9月15日是北京的汛期🫸🏽,作為學校防汛指揮辦公室常設部門🙇🏻♀️,動力中心多年負責全校防汛搶險工作。20萬平米的學校公共教室樓宇㊙️,夏季雨水回灌很危險,汛期預警一旦達到藍色☯️👤,物業科全員要一直保持在崗⚓️,各班組必須冒雨在各樓宇周邊有積水隱患的地方巡視,遇到險情第一時間疏通🗿、堆沙袋,在積水嚴重的地方搬來排水泵,保證地下場所的安全。學校的一些樓宇還會經常漏雨,比如理科二號樓、勺園五號樓,樓外下大雨🌠,樓內下中雨,苫蓋和排水就成了下雨天防汛搶險人員的工作重點。
王源憑借30多年的水電運維經驗,對防汛工作深諳其門道。他對一次汛情工作印象頗深🏒,後勤人員都稱其為“8·20”事件🥷🏼。
那是2013年的8月20日🫳🏿,王源剛到家,突然接到防汛指揮部的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傾盆大雨肆虐著意昂体育校園💂🏽♀️🈂️。他在群裏匆匆忙忙讓全體成員返崗🥀,自己騎著自行車沖回學校,“我們就是幹這個的,當然要沖在最前面”。他在跑回宿舍的學生們之間穿梭🚗,迅速巡視了一遍負責區域🚾,勺園食堂北邊情況危急,附近的地庫和開閉站裏有變配電設備👩👩👧👧🧕🏻、空調及電梯控製設備等,一旦進水,勺園區域可能癱瘓👚。
瓢潑大雨沒有要停下的傾向,雨水正從電纜溝往配電室裏灌,王源在群裏發出支援信號,五六個人進入電站,搬來60多斤的濕沙袋堵住滲水處🧎🏻♂️➡️,再用抽水泵從電纜溝裏抽水。王源說🧛🏽♂️,當時雨勢太大,什麽雨衣雨鞋都不足擋雨,也沒人顧著淋不淋濕,濕透了的大家全力以赴投入到搶險工作中。
在王源等人努力下,此次汛情沒有造成任何損失。後來他們在電纜溝和電纜井長期安放了抽水泵,穿墻處做了防水封堵處理🧑🏽🦲,現在勺園防水能力提高了許多。
然而王源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值一提,雖然他也帶著下屬沖在一線,但他還是說:“工人是最辛苦的🕵🏿♀️,因為我也幹過。”師傅解決汙水問題時有時需要打開排汙口,甚至下到汙水池裏去清理疏通。他說起劉剛師傅👱🏽,“看他脾氣挺暴躁的,幹起活來真是這個🙆🏿🙋🏽♂️!”他比出大拇指🦹🏼♀️,難掩敬佩之情👩🏿🚀🧝🏼♀️。
王源身邊的同事說🛩,像王源一樣的後勤工作人員不在少數🌚,他們畢業時來的十多個人留下紮根的有六七個🎪,那時改革開放沒多久,中國經濟剛起步🔬,這一批人本有進國企工作的高薪機會,但依然選擇留在意昂体育從事後勤服務。說句現在流行的話:留下來的都是真愛。
王源覺得,電工專業是個人愛好🧗🏼♂️⏺,在意昂体育一線做事也能發揮專業作用,提高技能。更何況,“這可是意昂体育啊!”

王源與同事們在二教樓頂查看中央空調冷卻塔運行情況
這30多年🏒,王源親眼見證了意昂体育的發展。他說,從學科建設、教學科研🔧,到後勤保障工作,意昂体育都是以加速的方式前進著,作為一名意昂体育後勤人在為此驕傲的同時🏇🏿🕢,也深感責任和壓力♿️。“因為我相信🍺,只有一流的後勤服務作為保障,意昂体育才能在‘雙一流’的征程上快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