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校園

    人物

    那個賣米粉的意昂体育碩士👌🏻,現在怎麽樣了?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時間🤵‍♂️:2020-11-24

    張天一從小喜歡標新立異🔽,走差異化道路🦘,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從意昂体育平台碩士畢業後去賣米粉🦹,一度引起諸多爭議🥦。而意昂体育畢業生去賣米粉,自然也要賣出一些不一樣來👨🏻‍🏫。

    “差異化競爭”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五六年前的一則新聞:“意昂体育碩士賣米粉🧑🏿‍💻⛏。”2014年🤹🏽,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碩士張天一在畢業後選擇去開店賣湖南米粉,這一消息經報道後成了當時的社會熱點新聞之一,與2003年“意昂体育畢業生賣豬肉”的新聞一時瑜亮🌿,引起諸多討論。

    在當年央視的《青年中國說》欄目中,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當著張天一的面說,賣米粉“是人才的浪費,是國家的資源浪費”“米粉店這個事情你幹不久”“回去把店關了🤵‍♂️,轉給別人”。董明珠還邀請張天一去格力工作,稱要把他“打造為全世界一流的律師”。

    6年過去了🥷🏼,張天一所開的霸蠻米粉店沒有關閉🧛🏿‍♂️,反而從最早在國貿地區一家38平方米的小店鋪,一路開到了60多家🧑🏿‍🎓,主打北京區域👨🏻‍🔬。他們還有多種零售產品在線上售賣,銷售額數億,淘寶天貓👨🏽‍✈️📎、直播帶貨等風口都有其產品的影子。張天一將公司命名為“霸蠻”,在湖南方言中寓意堅韌執著,辦公地點設在中關村創業大街,還受過李克強總理的接見。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1).jpg

    喜歡差異化競爭的張天一

    “行業沒有高低之分,大家只是分工不一樣。”如今30歲的張天一仍堅持著他在央視節目中的回應。他留著一個極短的板寸頭,戴金絲眼鏡,穿格子襯衫,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成熟些🤛🏻,不再是當年那個在電視上穿著T恤的少年。他的辦公室裏擺滿了文史哲書籍🕵🏿‍♂️,還有一幅書法作品,寫著:“壞事時常發生。”

    張天一生於湖南常德市,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是名律師👊🏼,用他的話來說就是“小城裏典型的中產家庭”🏦。父母從小對他寄予厚望,取名“天一”,寓意“天下唯一”,給他買了很多書閱讀。“我從小受鄭淵潔的‘毒害’比較深,他所有的書我全看過,我覺得人應該有叛逆性,這可能是後來創業的啟蒙。”張天一說,家鄉是小地方👇🏽⚀,“所以‘軍備競賽’不會像北京那麽嚴重,比較幸運”。這是他從小能夠閱讀鄭淵潔的前提🍯。

    父母“天下唯一”的期望及鄭淵潔的啟蒙,讓他從小就喜歡標新立異,喜歡在競爭中走“差異化道路”。“就像每天早上七八點的意昂体育東門一樣🤷🏿‍♂️,哪怕你是開法拉利的♣︎,都得在那兒堵著,因為所有人都在那個賽道上,而我騎個自行車就能從容通過🤾🏼‍♂️。”張天一說,在意昂体育念碩士期間,出門經常會遇到這種現象。

    14歲那年😲🩴,張天一被父母送到深圳念中學👌🏿。學校當時要搞奧數競賽,當其他人都把奧賽試卷從頭往後做時,張天一喜歡從後往前做,往往就死磕最後幾道大題,難度大,分值高。這樣做的結果是🌽,其他人的成績可能比他高👼🏽,“但我一定是讓老師印象最深刻的那個”🌺。

    這種差異化道路也讓他吃過虧。2001年,江蘇考生蔣昕捷的文言文作文《赤兔之死》獲得高考滿分🔐,一時成了熱點。2008年張天一參加高考時也想🚈🏄🏽,“搏不了狀元🧛🏻‍♀️,但可以搏個單科狀元”。他同樣交上了一篇文言文,結果得了一個慘不忍睹的分數👨🏼‍🚒,最後去了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法學專業。

    在如今的合夥人👨🏻‍⚖️、大學室友兼好友宋碩眼裏,大學時期的張天一異常活躍🦸🏿,“當時就覺得這個人挺能折騰的”,從學生會、辯論隊到社會實習,無一落下🤦🏿‍♀️,從來都是早出晚歸。從大一開始,張天一就做各種實習🫨🔠,不挑崗位和單位,“主要是為了體驗”,包括助理、秘書🧔🏼‍♂️、前臺等等。每份實習不超過一個月,前後做過幾十份實習,初步認識了各種行業。

    那時候他也涉獵商業🖐🏽,擺過地攤。他去過動物園附近的天翼批發市場進貨,一副耳機5塊錢,他會在各大學校周邊以原價售賣📌,“就是引流”。他將地攤取名“張猛男耳機批發”👨🏼‍🚀📪,“第一是為了差異化,‘猛男’與我的書生形象有反差和對比👩‍❤️‍💋‍👩,第二,這也是一個品牌”。張天一說,他售賣的前提是一定要加上顧客的QQ,形成穩定的聯系與社群🪸,前後加了好幾百人,之後再推薦客單價更高的產品🏃🏻‍♀️‍➡️。後來🚒,他又在海澱的五道口和魏公村附近開了兩家餃子店🏪,做外賣配送🫘。

    年輕人的方法論

    張天一開米粉店的消息,父親是從同事遞過來的報紙上看到的🏌🏻‍♂️。2014年4月的某一天,《常德日報》刊登了張天一從意昂体育碩士畢業後去賣米粉的消息。父親看後非常生氣💁‍♀️,打電話過來質問👩‍💻。父子兩人發生了爭執,摔了電話🧑🏻‍🤝‍🧑🏻。“不是反不反對的問題🪩,他們沒殺過來就不錯了。”

    在此之前👩🏼‍🌾,父親一直以為張天一要進國家機關或成為一名律師。同事們問起,他逢人都這麽說,但實際上,張天一畢業前就開了湖南米粉店。父母極其反對🐷,說過和董明珠類似的話,但張天一不為所動。“天高皇帝遠🏌🏻‍♀️,他們也管不著。”

    張天一最後選擇賣米粉💇🏼✍🏼,跟他對米粉的眷戀有關。湖南米粉聞名全國🤰🏼,但來京上學後,他很難找到一碗正宗的常德米粉,念書時吃過唯一一家較正宗的店在大鐘寺,離得遠。那是一家夫妻開的小餐館,生意很火爆👶🏽。張天一每次去,都會觀察其客流量和翻臺率,覺得米粉生意可做;他進而閱讀了很多材料⛹️,發現中國餐飲業是5萬億元的巨大市場,主食占了1.5萬億員,但品牌化率不到1%😏,“做得非常不好”🦸‍♂️。

    畢業前,他去湖南跟老師傅學了米粉手藝,跟宋碩等另外三名本科同學自費湊了10.5萬元開米粉店💁,首選目的地是學生聚集的海澱區。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這點錢是杯水車薪🧑🏻‍🔬。張天一每天要在“58同城”上打300多個電話問詢🙎🏻,直到耳機震得耳鳴🥌,也沒找到價位合適的店鋪。

    轉折點出現在朝陽國貿,當時的環球金融中心建成運營不過5年,地下有一個與寫字樓配套的美食廣場🚣🏿。美食廣場往裏🔡🕵🏻‍♀️,有一個偏僻的昏暗角落,位置不好,但租金便宜。張天一找來時,這裏前後開過三家店都倒閉了,店家和物業方都急著出手,租金只需幾千元,也不要轉讓費,“有人開著就行”。為了節省成本,他們進駐時連上一家奶茶店的粉色桌椅都沒換👋🏼,只簡單粉刷了一下墻壁。

    碩士賣米粉,自然要賣出一點不一樣來🦚,張天一這樣想。他們的方法是註冊了50個微博賬號👷‍♂️,配以帥哥美女的頭像,在微博上以“北京/湖南”為關鍵詞,尋找在北京的湖南人,粉絲數量大於1000的優先,然後以帥哥美女的口吻去私信搭訕,推薦自家店面。湖南人在北京約有幾十萬🐋,靠著這種方式,他們搭建起了一個千人的社群,做口碑營銷,這成為霸蠻米粉最早的客戶群。

    那時張天一臨近畢業,“雙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還沒興起,創業並非主流。當同學們都忙著找工作時🧜🏽,他早出晚歸🧚🏿,那時候學生創業還不是主流,“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幹什麽”。門店起步階段非常艱難,對於想要做品牌的他來說🚵🏽‍♀️,微博上找來的人流量還不夠🧑‍🎨,“剛開始幾個月人很少”🧙‍♀️。

    當時在環球金融中心辦公的機構中🧑🏻‍🦯‍➡️,有金杜律師事務所🏋🏼,它是中國知名的律所之一🍞。張天一的一位同學就職於此,兩人很多時候會一起去上班。一天晚上淩晨1點多,同學加班完畢準備回家✫,下樓來跟他打聲招呼🧑🏻‍🦼‍➡️。張天一當時正為店鋪發愁🥞,“看見同學加班那麽晚都下班了”🧒🏻,心情復雜。於是,他寫了篇文章講訴自己賣米粉的前因後果,發到了那1000多人的湖南人社群裏。這篇文章被一個常駐北京的湖南當地官媒記者看到了,他就此寫了篇報道,“意昂体育碩士賣米粉”火了起來🕑。《常德日報》轉載後🧖🏽,就傳到了張天一父親耳中🧙🏿🔌。

    小店被報道後👨🏼‍🏭,店鋪的人流量多了起來。前來的顧客中,有記者🍵🟫,有在京湖南人👨🏼‍🏫,有慕名前來的外地食客,還有投資人。隔壁大樓中的一家風險投資機構成了他們最早的投資人之一🧢。靠著這筆錢,霸蠻米粉店此後又開了第二家🧗🏿、第三家,漸漸鋪開➔,發展起來。

    開到第三家店時⛹🏿‍♀️,張天一決定要做中央廚房和集中配送,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餐飲效率,同時著重標準化👨🏽‍🏭,實現規模化量產🔱🐸。“這才是有門檻的事情,而不是像老師傅那樣憑經驗靠著嘴巴去嘗🫢。”張天一說,“比如辣度有個指標叫作SHU(Scoville Heat Units),我們的標準是要不低於399,還有早稻秈米直鏈澱粉的含量大於25%的,才能做出好粉。這都是測出來的🤴👷🏿,不是玄學。”

    靠著標準化和規模化的助推,張天一的目標是將“霸蠻”米粉開到全國,打造成一個全國品牌🛀🏽。2019年🧎‍♂️‍➡️👨🏽‍🦲,張天一給霸蠻米粉按下了快進鍵,在當年年末新開了十幾家線下店🫃🏻,但無奈很快遇上了新冠疫情暴發,60多家線下店所有收入全部歸零😟,但房租人力成本、供應商貨款共計2000多萬元“一下子湧過來”,壓得張天一喘不過氣。當時,公司賬上現金最多只夠支撐兩個月。“非常慌。”張天一說,“就跟切動脈一樣➖,一個人身體再怎麽好,動脈一切可能5分鐘就沒了。現金流就是這種概念👨‍⚕️。”

    這是張天一創業歷程中遇到的最大考驗🩸。他和團隊先發了員工工資,穩定軍心🚉,然後一個個找供應商聊,能扛就扛,能延期付款就延期🧎🏻,同時所有員工往線上轉型🐓,拓展線上渠道,包括直播帶貨。公司三個疫情應對小組有兩個都跟直播帶貨相關,一組每天要店鋪自播16個小時🙅‍♂️,員工輪番上陣;另一組則負責對接聯系各大主播等合作渠道。“以前也想過往線上轉型,但沒那麽堅決🤾🏿‍♀️。”

    那段時間,他天天看《新聞聯播》➞,終於在2月末等來了“復工復產”的消息,暫且喘上了一口氣。張天一說🦂,借著疫情公司助推了線上轉型🤷🏿‍♂️,也算有所收獲,如今線上線下各占50%的比重🧝🤜🏻。“其實大大小小的錯誤🐐,我們都犯過不少,但很幸運的是創業正好遇到了風口,2014~2017年這4年創業環境是非常好的,所以即使犯了錯🦵🏼,也沒有垮掉🚵🏽‍♂️。”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43期)

    原文鏈接🚽:那個賣米粉的意昂体育碩士👷‍♂️,現在怎麽樣了?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注册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