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2012屆碩士畢業生,現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分院研究室副主任,本文原載於天山網,發表於其駐村期間。本文轉自“未名阿達西”公眾號。
他皮膚黝黑,可心裏亮堂;
他個頭不高,可能量很大;
他是碩士高學位,可幹工作很接地氣。
這個管家有點甜
他叫方明,是伊犁州人民法院駐伊寧縣愉群翁回族鄉托乎其於孜村工作隊隊員。
2018年駐村以來,他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秉持“群眾事,無小事”的為民情懷,時刻將群眾冷暖記心間,他解民困暖民心,悉心調糾紛促和諧,幫助村民促增收,用實際行動贏得群眾一致好評。
“做群眾工作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你得用真心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承諾的事兒必須要做到,百姓才會信任你。”問起方明為什麽村裏的老百姓有事兒都喜歡找你,他每次都這樣回答。

村民熱合買提·紮吉爾想利用自家1畝多地的院子發展大棚種植,多次找方明探討遠景規劃。“建大棚的想法不錯啊,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創收,有想法就幹,有困難就說話。”
方明將熱合買提的事兒放在了心上,一有時間就上網搜一些搭建大棚的技術要領、註意事項、建材選購等文章,自學的同時通過微信發給熱合買提參考,還再三請教身邊懂行的朋友幫忙修改大棚草圖、多方聯系性價比較高的建材,幫助熱合買提很快建好了大棚。
方明這股子操心勁兒,很受村民“偏愛”,誰家有個大事兒小事兒都喜歡找他幫忙。一時間,方明的電話成了村裏的“實時熱線”。一天半夜,方明正準備躺下休息來了一個電話,村民谷旭東火急火燎地說自家有孕的兒媳要生了,半夜聯系不到去醫院的車,一家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谷叔,您別急,收拾好要用的東西在家等我昂,我聯系車馬上來。”掛了電話,方明邊穿衣服往外走,邊聯系衛生院的救護車朝谷旭東家趕去,及時將孕媽媽送到生產醫院,直到聽見母子平安的消息,方明才算松了口氣。
村民們常笑著說:“方明就是村裏的大管家,誰家有事兒準找他,他都給你辦的妥妥的,他辦事兒我們放心。”三年時間,方明和工作隊員共解決群眾困難訴求360余件,一個個急難問題,一件件實事好事,讓他一步步走進了村民心裏。

這個法官有點料
“利用自己的所長,幫助群眾解決棘手問題,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接訪群眾工作,方明始終堅持換位思考,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解決好群眾的難事兒。
在農村,耕地就是村民的利益所在。村民阿某和比某兩家耕地挨在一起。2019年春耕時,阿某多耕種了比某半畝地,阿某說:“我花錢買的種子種到地裏了,給我種子費就還地。”比某說:“不可能,占了的地要立馬歸還。”兩人為此爭執不下,大吵著找到方明。
在單位負責案例研究、司法政策調研、普法的方明知法懂法善普法,遇事沉著冷靜。他第一時間平復了二人的暴躁情緒,勸二人坐下來慢慢說,自己在旁邊聽邊記錄。了解清楚案件來龍去脈各方訴求後,便讓二人安心回家等消息。
方明調處過很多類似糾紛案件,有一定經驗。他找來村幹部詳細了解兩家耕地狀況,帶著村幹部實地測量耕地面積,厘清事實。第一輪調解時,方明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向阿某耐心釋法,但他仍不甘心退地。第二輪調節中,方明中和了二人訴求,確保二人利益同時最大化後,抓住突破口,征求雙方讓步程度,再次進行調節,做工作,最終雙方達成和解,握手言和,阿某願將已耕種土地按價承包,耕種一年。
對於信訪矛盾糾紛,方明靠“法+理+情”三步工作法,做到釋法清楚、講理透徹、以情感化,時刻將群眾困難訴求放在心上,及時化解。三年來,方明和工作隊共調處群眾大小糾紛200余件。“每一次被緊握的雙手,都是村民發自內心最好的感激之情。”看到群眾逐漸舒展的眉梢,嘴角揚起的微笑,方明比他們更開心。

這個小方有點棒
你離群眾有多近,群眾離你就有多近。改善群眾生活水平,切實幫助群眾找到增收致富新路子,是方明做群眾工作中最迫切解決的問題。

村民拜迪努爾·吐爾汗一家五口人,老公身體患病,無法從事重體力勞動,一家人僅靠拜迪努爾開的小吃店所賺的微薄收入維持生計。如何讓一家人的日子好起來,方明始終在思考。
考慮到當前村民對物質生活需求的不斷提高,他建議拜迪努爾擴大小店經營,豐富店內商品,爭取通過商品多樣化經營,吸引村民進店消費。“這個主意太好了,可是我手裏現在沒有資金。”當方明把這一想法告訴拜迪努爾,喜悅之情在她臉上一閃而過。“我早就替你想好了,申請銀行貸款完全可以解決你店面升級的問題。”方明拍了拍她的胳膊,讓她別擔心。拜迪努爾簡裝一新的店鋪,短時間內就顯出了效益,每天銷售額從以前50元左右漲到現在130元左右,一個月就有近4000元的收入。
開春時節,方明為她家院裏栽上了果樹,還買來西紅柿、辣子、茄子等菜苗幫她翻種在院子的菜地裏,教她管理蔬菜的經驗,自給自足的同時還能放在小店賣。拜迪努爾在方明的幫助下還養兩只羊和幾只雞。今年冬天,還報名參加了村裏的糕點班培訓班,擁有了一技之長,嘗試著在家裏做起了糕點。“太感謝方明弟弟了,給了我這麽多幫助,我相信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說起現在的日子,拜迪努爾覺得越來越有奔頭。
駐村無問東西,歲月自成芳華。方明懷著一顆赤誠之心,三年來,他把村民當親人,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服務,成為村民心中最貼心的人。
點擊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