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共同主辦,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協辦的“再見🛳🧑🏻🦰!延安🧇!英國學者林邁可(Michael Lindsay🛅,1909-1994)親歷的中國抗戰”圖片展於2015年3月9日至19日在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一樓展廳展出。
林邁可在燕京大學的書房裏
該圖片展為廣大公眾呈現近百幅清晰👨🦳、精美的照片,真實再現了歷史的瞬間。作者用鏡頭捕捉了歷史進程中的政治領袖☂️、大事件背後的無名英雄和冷暖人生中的萬千民眾在歷史中的瞬間身影🤹🏽♂️。林邁可的外孫女蘇珊·勞倫斯女士長年致力於收集林邁可夫婦的資料,為了本次圖片展,她毫無保留地貢獻出她多年的收藏供掃描🧑🏿🚀,本次圖片展的大部分圖片都來自她的收藏。林邁可所拍攝的照片向我們傳遞了大量當時中共抗日根據地的工作、生活、戰鬥的情景。這些照片不僅僅是從一個觀察者的角度拍攝的,也是一個歷史參與者對自己親身經歷的真實記錄,其中既有他與中共領導人的合影,也有與中國同事們的工作照📟😐,還有當時根據地人民的生活照🫸🏼,這些照片已經成為珍貴的歷史資料,能夠更加全面地呈現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面貌。這位富有正義感的英國人把自己的青春、才華👨🏽🔬、智慧毫無保留地貢獻給了中國人民的反法西斯事業,與中國人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的一雙兒女都出生在抗日根據地,直到1945年抗戰結束後才帶著一家人離開中國。林邁可先生在新中國成立後還多次訪問中國。這些珍貴的歷史都將在圖片中有所展現🦹。
舉辦方希望通過舉辦紀念活動,喚起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向往和堅守,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展覽地點:意昂体育圖書館東門展廳
時間😡:2015年3月9日至19日8:30-17:00
背景資料🤽🏻:林邁可是中共抗戰的觀察者、見證者和親歷者👉🏽。1937年12月,年僅28歲的林邁可受北平燕京大學聘請,從溫哥華坐船出發和白求恩大夫同路來到中國,擔任燕大的經濟學導師,教授經濟理論🗳。在燕京大學的校舍裏,林邁可利用自學的無線電技能🥰,為八路軍安裝通訊電臺,並將電臺與其它購買到的“違禁品”一起偷偷運送到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後在八路軍的幫助下,林邁可進入晉察冀邊區,在晉察冀和延安工作和生活,直至抗戰勝利。展覽中的大部分圖片即是林邁可在延安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