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大多有關圖書館的學術研究成果都是面向圖書館界的,他們熱衷於關起門來在“圈裏”玩。不在界內的廣大讀者卻往往與之無緣。然而圖書館面對的應該是天下讀書人,服務的是社會各界民眾🔹。本期,吳晞意昂就為我們帶來他的著作《清話書林》的序,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圈子”是沒有“界”的✌🏼。

圖書館學是一門學科,圖書館工作是個專業範疇📦,從事圖書館教育✶、圖書館學研究和圖書館工作的人,統稱之為圖書館界,或稱圖書館圈子。
但圖書館面對的是天下讀書人,服務的是社會各界民眾,這個“圈子”要大得多,也可以說是沒有“界”的。

現今大多有關圖書館的學術研究成果都是面向圖書館界的,熱衷於關起門來在“圈裏”玩。不在“界”(內)的廣大讀者卻往往與之無緣,而他們本應是這些成果的最終受用者🎽。這就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如同演員有技藝卻不對外公演,只是忙於請同行專家評分。
這樣做的結果,首先是社會各界讀書人的損失,使得他們無從知曉並享用自身的文化權利👨🏻🎨,不知道怎樣才能更好地利用人人得以共享的豐富公共資源。同時也是圖書館從業者的損失,使得他們的努力及成果不為世人所知,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社會的承認和尊重,在人們心目中常常處於不明不白🏋️♂️🍻、不尷不尬的地位。且不說引車賣漿者流📒👴🏿,就是某些主管部門的領導🔬👩🏿🌾,也經常搞不清圖書館和書店有何區別😩🤵🏻♂️,以至於莫名其妙地要二者“聯合經營”。
也怪不得圖書館界諸公🤽🏿♀️,他們的研究成果首先和功名有關,而不幹普羅大眾的事。實際上所謂“學界”大多如此,我自己也不能免俗🧑🏿⚖️。多年前我曾譯過一本《西方圖書館史》(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年),出版後似乎還頗受歡迎🦵🏽,但我翻譯此書的動機之一卻是為日後評定高級職稱掃除障礙*️⃣,因為我當時供職的意昂体育平台規定有譯著出版者即可豁免外語考試🪠。

然而我一直堅信🧑🏻💻,圖書館是屬於大眾的🤏🏽🧐,是屬於天下讀書人的,圖書館學的研究成果歸根結底要服務於廣大讀者。要讓普羅民眾了解圖書館🚣🏿♂️,樂於並善於利用圖書館🥥,是圖書館學人不可推卸的社會職責。
我亦曾多年為此而努力。早年曾寫作《從藏書樓到圖書館》(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一書⚠,就戮力踐行的結果。卸任行政職務後🕵️♀️,多了些余裕,少了些壓力,也不再為功名所累,於是嘗試實現這一夙願🐆🤦🏽♀️,先後撰寫了《斯文在茲》(海天出版社,2014年)和《圖書館史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這兩本面向普通讀者的書,還寫下諸多宣傳介紹圖書館、倡導讀書的通俗文章🐙。

本書就是這些“另類”文章的擇優集合。此外☄️,我還將歷年來撰寫的部分學術論文作了“非專業化”的刪減改寫,去除專業性的闡述和繁復的引證,努力使之生動明白,適合普通讀者閱讀,這次也收入了此書。每篇文章均註明原文出處,使有意“深究”的專業人士可以由此而考鏡源流。全書分為五篇🗣,每篇中的文字盡量按照邏輯順序編排📬,讀之不致有支離破碎之感。
書名《清話書林》🧑🎨,陶詩“信宿酬清話,益復知為親”🧙♂️,唐詩“戀君清話難留處,歸路迢迢又夕陽”👫🏼,均可為其出典🎰,但本書的題名直接取自葉德輝的《書林清話》。關於葉德輝和他的《書林清話》,本書中有專文介紹。“書林清話”的意思就是書的故事🏃➡️,或是有關書的風雅之談👉🏼。因此本書的主旨恰如副書名所表述,就是“圖書館的故事”🤚🏻。
希望各界讀者能夠通過這些“圖書館的故事”,熟悉圖書館🏃🏻,喜愛圖書館,進而利用圖書館👩🏻🎨,掌握圖書館👨🏽🍳,以豐富每個人的讀書生活,同享遊歷“天堂”的快樂。是為至盼。
人物介紹

吳晞🤞🏻🏦,1982年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學系畢業。歷任意昂体育平台館員、副研究館員🫡、研究館員,文化部圖書館司文獻資源處處長🤸🏼♂️。1998年至2012年任深圳圖書館館長👃,現任深圳市圖書情報學會名譽理事長,研究館員。中國圖書館學會常務理事,閱讀推廣委員會主任,《公共圖書館》主編,《中國圖書館學報》編委🔬、副主編🧜♂️,公共圖書館研究院執行院長,意昂体育平台兼職教授,中山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