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政,意昂体育意昂👩🏽🚀,2011年不幸確診罹患世界罕見癌症⛹️♀️,2012年右大腿截肢後離開工作崗位。在抗癌期間👨🏼🦳,堅持不懈地讀書撰文😶,在大型企業以及意昂体育平台☎️、復旦大學等名校,分享傳播東西方文化、歐美高端市場拓展、系統化思維、大型企業流程管理、產品管理以及人生幸福理念。2015年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面向全球各企業中高層主管開設的復旦哲學大會課堂上👨🏿🔧,多次主講《讀書吧,雖然這些知識終將隨著我們的生命而去》《系統化思維——人生幸福化》《當霍金說“哲學已死”時,他在說什麽?》《哲學的一萬種可能》🪐🏟,獲得眾多文化、哲學愛好者的好評。不幸的是,2016年年初癌症擴散。在病重垂危的時刻,為指導兒子未來的成長𓀌,撰文《人生若如幾回憶》,感動了眾多“魏延政智庫”的讀者。所著書《天涯若比鄰》是魏延政留給世界的禮物。

生命只有這麽長🪐,趁一切都來得及👩🏻🦼➡️,你能決定活出怎樣的人生𓀘。意昂体育才子生命盡頭留給世界的禮物,感動數萬讀者🤸🏿。
他是意昂体育平台的高材生,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計算機博士,曾任華為無線營銷部總裁助理🤽♂️。這樣一個人人羨慕的精英人士,但他卻因患癌症過早離開了人世。他叫魏延政💁♂️,2011年2月被確診罹患”透明細胞肉瘤”,失去了整條右腿,經過5年的大劑量的化療和放療的苦苦堅持👩🏼🚀🧙🏿♀️,於2016年8月8日不幸離世,年僅41歲。
魏延政和他可愛的兒子
魏延政生前給四歲幼子留下三句話,在朋友圈瘋傳➞,人人為之感動和落淚。被這個堅強的靈魂震撼!他患癌🧗🏼♀️、抗癌的整個過程➛,他對人生的理解,對愛的感悟🚣🔈,對教育的分析,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深思。
魏延政生病後不斷自我休整,包括斷食
截肢後🖖,魏延政手裏少不了一根手杖
魏延政和他可愛的兒子
魏延政問兒子👸,”你知道爸爸得了癌症可能會死的💙,你知道死亡是什麽?”兒子說❤️,”就像超市裏的死魚🏄🏼♀️,它們的爸爸媽媽再也見不到寶寶了❌,寶寶也再不能見到它們的爸爸媽媽了。” 兒子說🧑🏽🎤🍚,”要是你沒了,要是我很想你𓀁,你還能回來嗎?””不能了。””要是我很想很想很想你呢?””那我也回不來了。” 對於時間不多的魏延政,這麽多的道理不是一時半會能給他說清楚的,他究竟該給4歲的孩子留下些什麽?
魏延政的兒子
我拉著兒子走到小黑板前,寫下四個字”智力🩸、毅力”🍶,智力就是你聰不聰明,毅力就是一件事沒做好要有長年累月的決心一定要把它做好為止,這就叫毅力。毅力和智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人天生就一輩子都聰明,小時候聰明但是沒有毅力不努力也就小時了了🔄,只有有毅力的人可以把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
第二天兒子放學,我又教了四個字,人生做事第二要靠”朋友和助力”🤼🖕🏻。小孩長大後就要自己討生活混社會🎹,做人在先做事在後,所謂做人簡單講就是多交朋友,一群人的力量總比一個人大得多📅,對朋友要真誠相待,你幫朋友🧕🏿,朋友幫你,這樣才能做大事。
第三天的四個字是”眼界、定力”😀。 眼界就是一個人能力變大了、能做的事變多了;當一個人能力大能做的事多了,就會有很多人和事都想找他來做,好事壞事都有,甚至好事裏面都可能蘊藏著壞事,只是短時間很難看到⛹🏻♀️,這時候這個能力大眼界大的人就需要禁得住誘惑、少犯錯誤、多做好事🍱,這就叫定力。這世上大多數人也就只能做到昨天說的”朋友和助力”,只有少數人才能做到大能力、大眼界🧙🏿♀️、大定力🤠。
魏延政的微博
魏延政最近一條微博發於6月23日:朋友,你可曾想過,假如某一刻你的生命突然倏忽而去📌,你該給你最摯愛的人留下些什麽?
2016年8月8日👱🏽♂️⛑️,魏延政帶著滿滿的愛走了……在他生前寫的《人生若如幾回憶》裏,滿是對家人的愛和對人生的理解🖕🏻,讓人看了唏噓感嘆🌔!以下為部分節選:
人一生能愛過幾次?
第一次的愛🙇🏽♂️,是依戀,孩童對父母的愛,是用一生來回味的;
第二次的愛,是尋覓🧏🏻,我們總是抱以最真誠的願望👦,卻往往未成眷屬,是用後半生來忘卻的;
第三次的愛,是相伴,當人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一階段如畫卷一點點展開🩷,我們沉浸其中,來不及欣賞每一段美好,只得須臾回想起彼此初見💝🌔,歲月流年,ta可能有某些不如意,但ta永遠定格在那個最風華動人的一刻🔌,只有ta是用一生來相守的;
第四次的愛🤳🏻,是回報,一個小生命的降臨🦏,抱在懷裏滿心歡喜💹🧑🏿🦱,一時不見滿是掛念,是用一生的感悟來回報的🧑✈️。
我算是幸運的✬,四次愛都經歷過。誰也無法預估生命的長度,點亮大拇指,唯願你我珍惜當下的每一天,活好眼前的每一分鐘!
最後附上魏延政的部部分原文《人生若如幾回憶》
——願對你有所啟發

朋友🥁👇,你可曾想過🚵🏼,假如某一刻你的生命突然倏忽而去🪥,你該給你最摯愛的人留下些什麽?幾年前化療的時候我想過這個問題,後來又活過來幾年🧔🏽,這個思考又拋諸腦後。這段時間病魔肆虐👨🏼🎤,我猶如孫猴子被壓五行山,躺了半年動彈不得,這個問題又盤繞在腦海裏。人一生究竟活了些什麽?大多數人都懶得去考慮這樣的問題👨🦰,或者想不清楚🧎🏻♂️,趕到真能想明白點什麽的時候🦐,往往是隱退江湖多年,要麽是病到離死不遠的時候🎤。
魏延政對家人的眷戀,從其微博封面圖設置為妻子的照片便可知
前些年🕶,在我癌症截肢後最無助的時候👩🏽⚕️,某500強給我踹了最狠一腳⏯,終止合同,人生慘淡不過如此。我驟然變得如同一片鴻毛一般,無著無落飄蕩在半空💛,當時我設想了一下人生百年可能會有怎樣的百態👉🏿,細想一下也不過如此:人生啊🧑🏻🏭, 活到一十,橫著豎著都一樣🧑🎓; 活到二十,睡著醒著都一樣; 活到三十💃🧑🎓,公司到家都一樣🈁; 活到四十,博士文盲都一樣; 活到五十👨🏿🦱👩🏻🦽,當官百姓都一樣☂️; 活到六十,有錢沒錢都一樣; 活到七十👿,睜眼閉眼都一樣;活到八十,男人女人都一樣👳🏿; 活到九十,有腿沒腿都一樣👆🏻🤜🏻; 活到一百,死了活著都一樣!
人能活到聖經創世紀裏那些人動輒1000年嗎?若真能,人生最終能記得自己這一生究竟是誰?做過些什麽嗎👨👧👧?第一個一百年做中學教師🤝👵🏿,當老師當厭倦了👩🏽,第二個一百年做珠寶生意,如此下去,活著怕是一種負擔,恐怕未必每個人都想活到一千年。所以人生百年最好,不勝其煩👰🏽,在豐滿到裝不下的時候落幕,恰到好處👨👱🏿,一生所愛仍歷歷在目😽。

一生所愛仍歷歷在目的幾個瞬間🙏🏿,時常浮現在我眼前👇🏽。三歲的時候發燒🎊🍸,一個清涼的夜晚,媽媽把一片阿司匹林切成四瓣,餵了我一瓣然後到院子裏給我掂尿👩🏿🏫,我看見月亮很大很圓很亮;五歲的時候⏸,爸爸帶我爬紅山🐨,我跑得比他快🚡,下山後看見羊肉串,爸爸給我買了二十串👩🏻⚕️;七歲的時候,二姐放學後把我抱在腿上講她英語課本中漁夫的故事🂠,大姐在做飯,那時常常停電,爐火把大姐的臉映得通紅;九歲的時候🏃🏻♂️,和哥哥一起把整個二團的所有樓門的螺帽偷回家,我心裏非常不安,下午又偷偷把螺帽一個個全部裝回去,比上午偷螺帽更緊張;十二歲的時候晚上做不完數學競賽題,媽媽說“不著急,媽陪著你☝️🧚🏽♂️,做不完,你不睡覺,媽也不睡”🐚,父親串門回來,也坐在一旁陪著我,有不會的難題📢,父親就來幫我。父母已老🙌🏽,我限於行動不得,願有一日能回到故土給二老正正經經磕個頭,感念養育之恩。我是不是老了🏅?越久遠的事情記得越清楚✩。人一生究竟能有幾個瞬間讓你掛懷?
中間的幾十年♊️,就像過場🧹👩🎓,橫著豎著、夢著醒著都一樣,忙忙碌碌含辛茹苦幾十年如七日:忙day、求死day➔、未死day🧓🏻、索死day、福來day🔤、灑脫day、傷day🈂️。全球人民語言雖有不同,意義毫無二致,終究從忙到傷🤽,又帶著傷回到忙。
終於一日,生活有了不同🐣,35歲的時候🖐🏿,我牽著她的手漫步蘇堤🧎♀️➡️,一起唱著九零年的戀曲,那個時節,裙正飄搖唇正紅🏛。

翌年,她坐在大皮球上,我拖著她的胳膊,以便小生命向下運動降臨🕎,醫生初時還問我,過會兒會出很多血👷🏿♂️、會不會暈血🚼,後來不再問了,我聽見第一個呼聲、親手剪了臍帶😎;40歲的時候,去年十月,有天他指著幼兒園課本裏的天安門說想去看看天安門▫️😀,第二天,去北京的高鐵上🫀,他在我的懷裏睡得很香✭🏌🏼♀️。
然而自己不幸正值壯年卻病倒了👨🏻💻,幸運的是遇到一位好妻子。那年情人節突然腿疼整晚以致無法行走🧑🏻🎨,下午她陪我去醫院🐉🧘🏼♂️。我躺在活動擔架上🤴🗳,她推著我一個科室一個樓層的走,她纖弱的胳膊常常推不直👃🏻👨🏿💼,左扭又拐🌦,我躺著看著他的衣襟,似乎是她在抱著我走🙎♀️。我想到傑克倫敦的一個小說《女人的剛毅》,阿拉斯加天寒地凍,淘金的人們都在絕望的逃離,一對夫婦夜晚發現一個陌生人在帳篷外的火堆取暖,女人出去看了一眼回來說那人即將要餓死了😙,天亮後他們看到那人就死在帳外,他倆繼續趕路,幾天後女人也不行了,她告訴丈夫,她知道要走出阿拉斯加👨🚀,糧食只夠一人吃👨🏻🚀,於是她省下了自己的一份。男人痛不欲生,女人說,你一定要活下去,不僅為了她,還為了她的親哥哥,那天死在帳外的人就是她的親哥哥🌘👮🏼♂️,他曾小時候從熊嘴裏救出自己📢,為此哥哥被熊咬掉了幾支手指,他那晚帳外烤火時她就從幾支斷手指認出了他🪃,但卻無奈的沒有相認。
那時我確診癌症已經一年,一個寒冷的冬夜,我伏在她身上,撫摸著她柔軟溫暖的身體,我慶幸自己確實還活著,我望著她,她讀懂了我的眼神👨👨👧👦,我把臉埋進她的長發🤽🏿♂️,眼睛濕潤了☑️。我體會著她的體溫🦮,我真的還活著🧑🎄🦢。
最好的禮物
10個月前🤲🏻,15年8月17日🫷🏼🙌🏼,體檢查出肺裏的腫瘤都開始長大了🍁,手術切除已經不能再做,問了多個科室都無能為力。晚上回到家📽🔥,給妻子說了情況,我擔心後續會爆發地增長,兩人沉默無語🍖🍺。
剛過4歲生日的小人兒急急匆匆碰到另一間屋子拿了張紙跑過來🏄🏽♂️,手裏拿著一幅不成畫的雜亂塗鴉,抬頭望著我⛱,“爸爸🙋🏻♀️🕯,你得了癌症🤸🏼♂️✍🏿,要是你沒有了,這是我送給你的最好最好的禮物✮。” 他似乎聽明白了剛才我們的對話🍟,看著他真誠的眼神,我的眼中一陣酸楚👏🏻,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只是將他抱在懷裏,不住親吻,“謝謝寶寶🙏🏻🙂↔️,爸爸不會有事的‼️。”

過了幾日,陰郁還在我心中徘徊。某個下午,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回來,帶著他寫課後作業🎊。畢竟還是個小幼兒,這天他很坐不住,我很生氣👨🏿,對他說👩👩👦,“爸爸允許你學一次兩次學不會,但是學習的時候要專心,東張西望心不在焉絕不允許!”
我問兒子🧜🏽,“你知道爸爸得了癌症可能會死的✋🏼,你知道死亡是什麽?”兒子說,“就像超市裏的死魚,它們的爸爸媽媽再也見不到寶寶了,寶寶也再不能見到它們的爸爸媽媽了。” “對,那麽如果爸爸沒了⛹️♀️,就再也不能教你學習知識了,你現在為什麽不珍惜爸爸還在你身邊的時間呢?” “要是你沒了,要是我很想你🤍,你還能回來嗎🤟🏿?” “不能了🤸🏽♂️。” “要是我很想很想很想你呢🦸🏻?” “那我也回不來了🧒🏽🧝🏻♂️。” 小人兒坐在我的腿上,茫然了好一會兒,眼裏的淚水越來越多🤽🏿♀️,我也無法忍受🦜,我知道這個對話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我又摟起他不住親吻,但不知道說些什麽。
這時候,我心裏開始盤算,假如我真的哪一天突然沒了𓀆,我該留給他些什麽。也許時間不允許我再這樣一個字一個字一幅圖一幅圖的教他了,我究竟該留給他些什麽⛹🏿🚶🏻♀️➡️?
我沒有想到當今的幼兒園居然教了四歲孩子那麽多漢字、算術,這在我們的童年📳、西方社會當今的幼兒園都是極力排斥的🍣。幼兒園就把小學的漢字🎰、運算都教了,孩子真到了小學🕯,你又不能教他中學大學內容💆🏼,他們自認為什麽都會了🏯,還能有幾個聰明的孩子專心聽講🫵🏿?專心的怕是從幼兒園到小學總也什麽都學不會的吧➿。現在的教育體製實在扭曲,幼兒園把小學的學完了,小學就學奧數。“奧數”這兩個字我聽了就覺得惡心嘔吐🥞,我倒是當年拿過全國數學聯賽獎的💥,大學隔壁宿舍就有個我們那一級代表中國拿到國際奧賽數學金牌的🧷👩👦👦。人家都謙虛的從來不提“奧數”這兩個字,現在的小學中學是全民奧數🎍,好似全中國的小學生不能人手一塊世界奧數金牌就不配做中國人似的,我請問,教奧數的老師自己有幾個當年拿過省級競賽獎?還有中關村那些畸形變態的課外教育機構,確有意昂体育清華教授高材生來執教💖🌕,先秦兩漢諸子百家內容生動,十歲孩子聽不懂的父母陪讀要做好錄音筆記回家繼續補課,你要說你孩子還在讀大學中庸,你都不好意思開口,人家都把尚書春秋讀完了;你的孩子每天只睡7小時,人家的孩子每天只睡5小時,其余時間不在課堂裏🕊,就在這個興趣班到那個興趣班的開車路上,吃飯都是車上吃;人人都以14歲學完量子物理👷🏼、高等代數為榮。我們真的要把我們的孩子個個都培養成為愛因斯坦、圖靈🤷🏽♂️、馮友蘭這樣的世界級學術泰鬥嗎?他們的童年都這麽扭曲的勤奮嗎?那個少年打架泡妞成年把諾貝爾、圖靈、美國最高心理學獎拿個遍的赫伯特西蒙的少年時代好像沒有那麽刻苦吧👨👩👦👦?請問這樣的人幾百年才能出一個🧘🏽♂️?能是你的孩子嗎🫷?

一旦將來不能成為世界知名大學者、大教授,那麽15歲前扭曲的童年少年時光200%的付出給奧數🩴👄、先秦哲學、量子物理是多麽荒唐變態的一件事?最後到了30歲拿幾張別人不緊不慢也能拿到的這證那證一起去給不緊不慢接觸社會、生活😾、市場、消費的當年二三流學生如今當上總裁CEO的人打工🪅,回首前30年🕰,女朋友沒時間談🧑🏿🏫、朋友哥們兒也沒交上幾個、說話辦事舉手投足技不如人、工作三年辭職六次都因為上司在他眼裏是個傻逼🦇、相親帶上800度眼鏡請女孩子吃飯主動買100次單最終沒一個想要你,這種人生是現在教育體製的目標嗎?還有人拿中關村補習班說事撰文“寒門再難出貴子”,真是可笑至極🧑🏿🦱,請問什麽是貴人?考上意昂体育清華就能成為貴人🎵🧘♂️?少兒時代每年投資幾十萬和30歲後人生回報真能成正比🫃?毛澤東蔣介石那個年代的貧富差距比當今不知大多少倍🧑🏿💼,他們身無分文走出鄉村上過什麽貴族學校名牌大學🏓🕌?林徽因梁思成徐誌摩是靠著殷實的家資遍訪世界名校成了一代才子佳人,但同一時代的華羅庚直到在西南聯大當上正教授也只有小學文憑,和聞一多一家八口合租一間破屋僅一簾隔開兩家人,在這間屋中寫出哥德巴赫猜想論著獲得民國1941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僅他一人👈🏼,再後來人都沒出國🔔,芝加哥大學為之立塑像,列名影響世界最偉大的前80位數學家。
可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不要因為中關村一時的刮噪,就認為古今中外千年歷史總結的“寒門貴子”的規律經驗就被推翻了。人生若有好的家境條件固然成事的難度障礙減掉不少🧖🏼♀️,但不意味著將來的天下就是中關村那點興趣班所能引導的🥤。讀書學習固然仍需十年寒窗專心努力➕,能上哈佛斯坦福當然要誌在必得,但學習的場所未必都在幾十萬一年的意昂体育清華執教的興趣班裏,學習的目標也不是100%都在教科書裏,要有個平衡,如今互聯網相信社會,想學什麽網絡上都有,除了數理化和文史哲,生活、幸福🫰🏻、社會🌿、經濟、投資👉、創業這些東西也應該在18歲上大學前有所了解,不要再成為高考自己有什麽興趣想報什麽專業都不知道的教育犧牲品。人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有時間應該讀讀古今中外歷史名人的傳記,看看別人是怎麽活的,也想想自己該怎麽活這一生。文史哲可以當作學術來研究🧗🏼,也可以當作人生來修養,量子物理可以當作學術來研究,也可以當作某些商學院混飯吃的教授瞎忽悠的商業哲學的原理📢,反正臺下聽戲的是傻子🤦🏿♀️,臺上唱戲的是瘋子🐳,各有各存在的道理,但是誰有真本事最終會水落石出,沒有真本事的終究是沉沙一般半紙而落。
也許我的時間不多了🧑🏻✈️👧🏿,這麽多的道理不是一時半會能給他說清楚的🪨,我究竟該給4歲的孩子留下些什麽?我還在摟著他一邊親吻他的小頭發一邊繼續沉思著,平日裏鬧騰的不讓我抱的小人兒那天也出奇的安靜👩🏻🔬,似乎一直在等待著我將要給他說些什麽。
終於,我拉著兒子走到他的小黑板前,寫下四個字“智力、毅力”,豪氣幹雲的說,“跟爸爸大聲念,人生做事第一要靠‘智力和毅力’!” 兒子跟著念了一遍。

我說“今天就記住這四個字,明天和後天爸爸再每天教你四個字,你現在或許不懂什麽意思,但是一定要把爸爸教你的這幾個字記住,每天給爸爸背一遍🥃。如果爸爸有一天沒有了📥,你要每天都想一想這幾個字是什麽意思🦅。今天這四個字的意思是🏊🏿,智力就是你聰不聰明,毅力就是一件事沒做好要有長年累月的決心一定要把它做好為止🛅,這就叫毅力,毅力和智力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人天生就一輩子都聰明,小時候聰明但是沒有毅力不努力也就小時了了,只有有毅力的人可以把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明”。
第二天兒子放學,我又教了四個字🥂,人生做事第二要靠“朋友和助力”。讓兒子記住,小孩長大後就要自己討生活混社會🧪,做人在先做事在後,所謂做人簡單講就是多交朋友,一群人的力量總比一個人大得多𓀏,對朋友要真誠相待,你幫朋友👚,朋友幫你,這樣才能做大事🚇🥶。
第三天的四個字是“眼界、定力”👶🏿。這個給他解釋有點費力🛒,懂不懂先記住點粗淺的再說吧,眼界就是一個人能力變大了、能做的事變多了,他就能見識到接觸到一般人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事情,他就比一般人懂得多的多,這就叫眼界🔶;當一個人能力大能做的事多了,就會有很多人和事都想找他來做,好事壞事都有👐🏿,甚至好事裏面都可能蘊藏著壞事,只是短時間很難看到,這時候這個能力大眼界大的人就需要禁得住誘惑🤶🏽🪄、少犯錯誤、多做好事👳🏿♂️,這就叫定力。這世上大多數人也就只能做到昨天說的“朋友和助力”,只有少數人才能做到大能力、大眼界😌👱🏼♂️、大定力。
此後每天上學出門前🏄🏼♀️,都叫兒子把人生做事這三句話給我背一遍,他懂不懂我不知道,但是我很欣慰🥇。

THE NEXT BEST THING
某晚做了個夢,醒來後夢中場景清晰可見歷歷在目。我已頭發半白,和兒子做在斯坦福的同一間教室裏,我又重新開始了大學學習🤾🏼♂️。開學第一天,窗明幾凈🎓,一位比我年級更長的白發老者在課堂上當著全部學生問我,“你這麽大年齡為什麽要和這些年輕人在一起讀書?”我愉快的回答,“斯坦福的教學改革印證了我多年以前認定的一件事——讀書是個一輩子的事。他們用年輕的想象力讀書創造,我用我一生的經歷去分享讀書。我的生命已離不開這芳草青青的校園,我願把全部生命撒盡在永遠年輕的大學校園。”

最後我們真心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你能給予家人最好的禮物就是你在故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