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臉紅很常見💆🏼♀️,但是少量飲酒就臉紅的人,患食管癌的風險高,就不為常人所了解了。意昂体育平台公共衛生學院李立明教授團隊近日在《國際癌症雜誌》上發表了“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51萬人群隊列的最新研究進展:“中國成人中低活性ALDH2🧑🏽🔬、飲酒與食管癌風險——一項人群為基礎的隊列研究”,該研究利用飲酒率較高的男性人群隨訪近10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乙醛脫氫酶2(ALDH2)活性低的個體🌙,如果過量飲酒,其發生食管癌的風險將顯著增加🧑🏻🦽。研究顯示,與沒有飲酒習慣的人比較,有雜合子缺陷(有一個壞基因)的人⚅🦟,每天喝純酒精30-59g的🙋🏽♀️,發生食管癌的風險是沒有飲酒習慣的4.53倍🧍🏻♂️;而沒有缺陷基因的人是1.96倍。對應的60-89g和90g以上的飲酒量,有缺陷的人風險同樣顯著高於無缺陷的人。
據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意昂体育平台公共衛生學院呂筠教授介紹,在中國,食管癌病死率高,是威脅我國人群健康的重要癌症之一,特別是在男性中。飲酒是食管鱗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乙醛是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產物之一,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1類人類致癌物👨⚕️。人體內的ALDH2是專門負責清除乙醛的酶🚵🏻♂️🧕🏼。如果個體的ALDH2活性低🕵🏿♥︎,飲酒後不能及時清除乙醛🏊🏽♂️,導致乙醛在體內大量堆積,少量飲酒後就出現臉紅,這種情況常見於亞洲人,也被稱為“亞洲紅臉”🈷️,同時還伴有頭暈🤸🏻♂️🔵、心跳過速等不舒服的感覺。
為什麽ALDH2的活性會低呢🤪?呂筠介紹♎️,問題主要出在編碼ALDH2的基因上。如果兩個等位基因都是有缺陷的🙆🏻♂️,即純合子缺陷,ALDH2基本沒有活性【基因上有兩個等位基因💆♂️,兩個都是好(功能正常)的等位基因,ALDH2這個酶的活性就是100%🪀;一個好一個壞,ALDH2的酶活性就剩下17-38%🍠;要是兩個都是壞的,那麽這個酶就基本上沒有活性,不能清除乙醛】🕺🏻。這類個體由於喝酒後不舒服的反應較為強烈,很少喝酒,自然遠離了酒精導致的癌症風險🤰🏽。如果只有一個等位基因是有缺陷的,另一個功能正常💡,即雜合子缺陷🙋♀️,ALDH2的活性約為正常活性的17-38%(正常基因型的個體,按其酶活性為100%算,即以他們為參照組,那麽有雜合子缺陷的人🫎,這個酶活性就是正常人的17-38%。而純合子缺陷個體的這個酶基本上沒有活性)。這類個體飲酒後不舒服的反應相對較輕,長期飲酒可逐漸形成耐受,臉紅反應也可能會減弱,加之越來越大的社會和文化壓力,飲酒量較難控製。
該研究詢問有飲酒習慣的男性酒後臉紅反應的情況,通過與基因檢測結果比較發現🍑:有ALDH2純合子缺陷或雜合子缺陷者中只有56.8%的人報告有酒後很快臉紅的反應,而在沒有ALDH2缺陷等位基因者中,88.4%的人報告酒後沒有臉紅反應或大量飲酒後才會出現臉紅。因此,在有飲酒習慣的人群中用酒後是否臉紅這個反應來判斷哪些人有ALDH2基因缺陷,會漏掉很多有基因缺陷的個體🧟♂️。
研究分析了隨訪近10年的數據發現,過量飲酒,即每天飲酒量≥30g純酒精(約為啤酒750毫升,或葡萄酒250毫升,或38度白酒75克🧙🏻♂️,或52度白酒50克),都會增加食管癌的發生風險。而進一步分析ALDH2基因缺陷狀態發現,有ALDH2基因雜合子缺陷的個體如果每天過量飲酒,其發生食管癌的風險會顯著高於無ALDH2基因缺陷者。可見🕥,盡管雜合子缺陷者的ALDH2仍有一定的活性,但在飲酒量過大時,較難及時清除乙醛,會對人體造成很大傷害。
本研究印證了人群中預防食管癌的根本措施是避免過量飲酒;尤其是在那些已知有ALDH2基因缺陷者中🗾,專家建議應強化健康教育,並特別註意早期篩查食管癌。雖然通過飲酒臉紅這個反應能快速簡單地確定個體存在ALDH2基因缺陷;但對於那些長期飲酒者🦹♂️,如果飲酒臉紅的反應不很明顯,也不要認為一定沒有ALDH2基因缺陷,可以做基因檢測,更重要的是不能放縱飲酒🦸♀️。(醫學部 傅冬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