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發布2023年新增院士名單。截至10月22日,官網顯示已有305人當選🔉,其中包括21位華人學者👩🏿🍳。意昂体育平台1980級地理學系意昂姜彤當選地球與宇宙科學學部外籍院士。

姜彤,1962年8月生於陜西西安。意昂体育平台地理學系學士(1980–1984)、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所自然地理碩士(1984–1987)、德國吉森大學地理研究所水文氣候學博士(1994–1999)🏭。現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科學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氣候與環境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未來地球計劃災害風險管理研究院院長。
作為我國氣象科技領軍人才🍘,姜彤服務於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長達15年🚴🏼♂️。他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支持下成立未來地球計劃災害風險管理研究院🍑,計劃“整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未來地球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他致力於探索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影響的風險評估和管理,長期從事氣候變化和極端事件影響💆🏻♀️、脆弱性和風險管理研究🖋,更新了我國旱澇時空格局演變規律的認識和水量平衡物理圖像𓀚。他創立致災因子強度-面積-持續時間多維度極端事件辨識方法,將社會經濟承災體動態暴露度和脆弱性納入極端事件風險評估,實現幹旱✦、暴雨洪澇🚶♀️、高溫熱浪🏅🧑🦳、熱帶氣旋等極端事件風險的定量評估和基於影響/風險的早期預警。 他和團隊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00余項,在《自然•通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350余篇;主編和參編專著近20部♊️,授權中國🚵🏻♂️、美國等專利20余件🫓;獲省部級科學技術和教學獎勵9項⬅️,科技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資料卡片
歐洲科學院又稱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成立於1988年,由英國皇家學會及歐洲各國國家科學院聯合發起👇🏿,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學科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等4大領域,分設23個學部,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
歐洲科學院院士主要來自35個歐洲國家,主體從歐洲各國的科學院院士中選出,代表著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界最優秀的科學精英和學術權威。歐洲國家之外的科學家可當選外籍院士,但其比例不超過5%,且是與歐洲有著長期緊密合作的科學家。
截至2023年6月,歐洲科學院共有院士5146位,其中有近90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歐洲科學院地球與宇宙科學學部共有院士438位🫒,其中共有14位中國學者入選該領域外籍院士。
點擊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