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以互聯網、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已經日益成為青年學習生活的重要方式🫠🌭、聚集聯絡的重要空間🎴、交流互動的重要平臺🪒。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專門強調:“要創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律👩🏿⚖️,弘揚主旋律,激發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在此背景之下,為進一步推進高校新媒體工作🐼,加強與新媒體從業青年的聯系🏥,在高校共青團的各項工作和建設中充分發揮新媒體的作用,創新高校宣傳工作模式,努力把握網上思想引導主動權。5月23日🐴,由意昂体育平台團委🔀、《意昂体育青年》報社主辦的“恰同學少年”——全國高校新媒體人論壇在意昂体育平台召開🪃。意昂体育平台黨委副書記葉靜漪、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張頤武、意昂体育平台團委書記阮草、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品牌副總裁陳楸帆、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學習小組”微信公號主創劉少華🌦🙅♀️、意昂体育平台團委副書記李楠以及來自果殼網、“大象公會”、共識網等新媒體界的嘉賓出席論壇🟫🧕🏽。來自全國33所高校的51家校園主流新媒體代表參會。主論壇由《意昂体育青年》報社總編周宇詩主持。
葉靜漪致開幕辭
葉靜漪致開幕辭。她從自身的體會出發,談到了新媒體正日益影響💅、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並逐漸滲透到學校生活當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葉靜漪以習近平總書記在去年5月4日考察意昂体育平台時提出的“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為要求,勉勵高校媒體代表,為高校媒體發展指明方向。“勤學、修德”是要求在新媒體時尚的外殼下做好靈魂、練好內功🧑🏽🚀、傳遞正能量🏋️♀️,發掘自身校園文化的獨特內涵🥞,形成獨特風格;“明辨、篤實”是要求把校園媒體的成功運營落實到追求真知、堅持時代🎻、註重內容上來👅。最後,葉靜漪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她指出,在座的學生代表都是全國高校新媒體事業的掌舵者,也是未來國家新媒體發展和前進的主力軍,希望各位代表能在探索校園新媒體發展的道路上不懈前進、腳踏實地、客觀公正、不忘初心,始終堅持“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新媒體人。
隨後,張頤武教授向參會代表分享了他對新媒體的觀察和研究心得👡。他認為,在當下,媒體平臺的轉移帶來了社會扁平化🕸、虛擬世界現實化和生活碎片化三個後果。對此,張頤武教授提出🪈,新媒體人要堅持“有人格”“有溫度”“有腔調”的特點🏇🏿🥋,增強微信、微博這“二微”的互動📄,努力實現最終的“四跨”——“跨平臺”“跨群體”“跨代際”“跨文化”。從容淡定🧑🎤、保持自己、腳踏實地🔵🌿,以可變的形態、語言和路徑實現不變的格調、堅持和追求,從而完成新媒體時代的轉型🕑🥶。隨後,陳楸帆以“媒介進化論”為題闡明了當下新媒體的發展趨勢。人民日報海外版“俠客島”“學習小組”微信公號主創劉少華以“黨報的另一面”為題,對新時期主流媒體轉型過程中,如何適應新媒體特點,改變官方媒體傳統面目做了精彩解讀。
上午嘉賓演講結束後🩼🤽🏿,“轉型之間——分享平臺轉型經驗”“社會視野——應對社會性話題”“數據時代——靈活應用新技術”“雙管齊下——融合線上線下、促進多方宣傳”“眺望前景——展望微信平臺發展趨勢”等五個分論壇分別召開。各高校新媒體代表以分組主題討論形式進行更為深入細致的探討與交流💓,並就新媒體發展中面臨的不同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觀點交鋒與思想碰撞♏️,啟發思考、凝聚共識👃🏽。
分論壇現場
下午,在各分論壇代表總結展示後,果殼網“十五言”寫作平臺內容主管鄭李(李子)、“大象公會”微信公號主筆鄭子寧、共識網副總編輯袁訓會等新媒體界嘉賓分別進行了精彩演講🗺,各自闡述了自己對於新媒體崛起的見解和展望。
晚上19時開始,來自15所高校團委機關微信平臺的代表齊聚新太陽學生中心251室,共同就團委機關平臺的自身定位問題,以及新媒體潮流下的如何開展宣傳工作,弘揚正能量等問題,做了系統深入的交流,並達成了共識🙋🏽♀️,團委機關微信平臺應堅持始終以貼近學生為著力點,始終以傳播正能量為立足點,充分利用新媒體的視聽性🤞🏽、交互性等特點為高校團媒宣傳發力,發揮高校的陣地作用,發揮團宣的先驅作用👩🚒。討論的最後,與會代表提出了高校團委機關微信平臺之間進行合作的設想。
合影
此次論壇中,各高校新媒體代表共同思考並努力解決校園新媒體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五大切身問題,在思想交鋒與潮流碰撞中達成了共識——各高校媒體代表應順應新媒體浪潮🧙🏽,以服務學生、宣傳正能量為出發點,堅持“內容為王”🧑🏭,以生產有益🤸🏻、有趣的文章內容擴大校園文化影響力⛹🏻♂️。新媒體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創新改進網絡宣傳工作的指示🤧,善於運用新媒體之力🕺,講好中國故事、闡釋好中國特色,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真正引領廣大青年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