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廿意昂体育喚君歸,會當共飲家醅濃。在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20周年之際,城市與環境學院設立2處意昂接待站☸️,舉辦和組織了意昂交流會🏃🏻♀️、意昂年級聚會🧤、“城環那些人·那些事”主題展覽等校慶系列活動,並組建城環意昂足球🏭、羽毛球隊伍參加學校的相關比賽。迎接八方學子歸來🚼,共慶母校百廿華誕。
相約城環 攜手前行
5月3日至5日,學院迎來數百名城環人重返燕園。走近逸夫二樓🤷,精美的歡迎展板和鮮亮的條幅🛌🏻,烘托著回家的歡樂氣氛💃🏿。一層大廳內,師生誌願者們的熱情接待給每個歸家的學子帶來融融暖意,學院為每一位返校的意昂準備了《意昂体育平台地理學科建立65周年紀念冊》、《城鉤歲月環翊天地-意昂体育平台地理學科建立65周年暨意昂体育平台城市與環境學院建院10周年紀念文集》🕛、《地理學報-院慶專刊》以及校慶紀念品,每一份送到意昂手上的校慶紀念品大禮包傳遞著沉甸甸的祝福。

在逸夫二樓一層設立意昂接待站
5月4日上午,學院在逸夫二樓3459會議室舉行了意昂交流會,交流會由副院長金鑫主持🤴🏻。黨委書記劉耕年代表學院對意昂們的返校表示熱烈歡迎,並向意昂們介紹了學院近年來在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國際化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特別提到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學校考察時對意昂体育師生的殷勤囑托,表示學院將繼續抓住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務,圍繞“雙一流”建設目標🎴,不斷奮進。劉耕年代表學院對廣大意昂多年來為學院發展建設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提出未來籌建以意昂為主的發展建設委員會的構想,希望與廣大意昂們攜手前行🧝🏼♂️,共謀城環未來的發展🧑🏽🎄。

劉耕年書記介紹學院情況
隨後🕕,意昂們暢談交流,或憶當年時光⏪,或敘濃厚情誼,或談學院發展大計,現場氛圍真摯熱烈。 “我們城市與環境學院的地理學🌓、生態學、環境科學等多個學科已經處於世界一流水平🚈,希望繼續保持這個態勢📼。”85歲高齡的胡兆量先生還風趣地感慨🤍👆🏿,“城環學院是長壽之院系⚒,有102歲高齡的記錄,並祝願廣大意昂萬事順意,健康長壽。”意昂們紛紛表示⛽️,感謝學院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並祝願學院日益發展壯大。
5月3日至5日,學院集中組織了1956級、1958級🩰、1961級👩🏿💻、1964級、1975級👱🏿♂️、1977級、1978級🙋♂️、1980級和1988級等意昂集體返校活動🧑🦼➡️💁🏼。學院院長賀燦飛、黨委書記劉耕年🩸,王恩湧♤、胡兆量等老先生代表,學院領導班子成員以及教師代表共同參加了各年級交流會🧝🏿。多年未見的師生、同窗又歡聚一堂,紛紛握手、擁抱、合影留念。雖然畢業數十載,但風華絲毫未減,歸來仍是指點江山的少年👨🏿🚒。道不完的深厚情誼🐺,話不盡的美好回憶,逸夫二樓的各個會場充滿了重聚的歡樂與感動。

1956級經濟地理專業意昂合影留念


1964級地質地理系意昂合影留念
本次返校聚會中年級最長的為1956級經濟地理專業董黎明等老先生🚌、老學長們與當年恩師魏心鎮先生圍坐在一起,討論最多的是經濟地理學的發展。
1958級地貌專業意昂們在老照片相冊中重溫了近60年前在學院學習生活的點滴,講起上學時彼此的趣事,往事歷歷在目。
1961級地質地理系意昂們親切地訴說著這些年的變化,共同回顧了從原地質地理系到現在的城環學院、地空學院的發展歷程。鮮亮的校慶紀念紅圍巾讓1964級地質地理系的聚會顯得格外喜氣洋洋。與1961級一樣,城環🗑😳、地空兩個學院的領導老師代表共同到場歡聚🧛🏼♂️。
1975級意昂們欣賞著往年聚會的照片🫗,紛紛興奮地講起一個又一個當年的故事🐇,歡聲笑語不斷。
1977級意昂通過珍貴影像回顧了青春歲月⛹🏿。大家激動地合唱當年的班歌,“我們是新一代的大學生,火熱的心中永遠是春天”。王恩湧😭、盧培元、胡兆量🧑🏻✈️、崔海亭🔪、張妙弟等老先生的到來🤽🏿🚵🏼♀️,令1978級分校經濟地理專業的意昂們倍感親切。相聚中有歡樂的調侃,有激動的淚水👳♀️,更滿含對學院未來發展建設的美好期許👩🏼🎤。
賀燦飛院長為1978級意昂趙勇學長贈送意昂卡
1980級意昂則以泛舟奧森公園、返校交流活動等多種方式慶祝相聚。
1980級意昂在奧森公園劃獨木舟

1988級意昂在未名湖畔合影留念
徜徉在校史館,漫步於園子中💐,1988級的同窗們在一起總有聊不完的話題。他們感恩學院的培養🤰🏽,表示將繼續為學院發展建設貢獻力量。
作為校慶系列活動之一,5月3日至4日,學院在逸夫二樓3264會議室舉辦了“城環的那些人🙏🏼、那些事”主題展覽🫣,重溫學院發展建設歷程,回顧不同年代師生在學院學習生活的點滴,向六十余載以來為學院發展做出貢獻的每位城環人致敬。
展覽中🤵🏿♀️,有過去野外實習中用過的草帽、挎包👩🦽、羅盤、地質錘、實習記錄簿,有著近六十年歷史的課本👐🏻、教學資料🧒🏼、筆記手稿,各個年代的獎杯、獎狀,學習生活必備的老物件🚦,意昂体育平台百年校慶的紀念本等珍貴的老物件👘,給回家的各年級意昂帶來一波又一波回憶殺。白發蒼蒼的意昂🛁,眼含熱淚,摩挲著早已泛黃的書頁、稿紙,講述著當年的故事,場景令人動容💃🏿。1956級經濟地理專業的意昂朱祖希還提供了當年侯仁之先生油印版教材的手稿,彌足珍貴。


主題展部分展品
主題展還集中展出了來自意昂、師生的三百余張老照片。照片拼成“CUES”的字母樣式,表達城環學院對意昂体育平台120周年誕辰的祝福。前兩個字母采用城環學院歷年來老師們的頭像拼接而成,後兩個字母采用城環學院具有紀念意義的老照片拼接而成🦸🏽♀️🥃,整體呼應了“城環的那些人、那些事”主題,並通過由黑白向彩色過渡的方式組織照片,縱觀整體🐿,城環學院六十多年的發展脈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背景通過黑色線條勾勒出未名湖、博雅塔的湖光塔影⇒𓀇,表現出城環人對於母校濃烈的熱愛和贊美🤞🏽。照片中不乏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的珍貴照片,每張老照片的背後,都塵封著一段美好的記憶🏵🚗。朝夕相處的野外實習🕵🏿♀️,笑容青澀的入學合影,當年的湖光塔影……意昂們在一張張老照片中辨認著曾經熟悉的面孔和場景🕵️👇🏿。

意昂們在主題展背板前合影留念
繼往開來💑,任重道遠👩🦱。回顧城環的那些人、那些事,我們看到的是初心不改的人,砥礪前行的事。無論是作為城環人,還是意昂体育人,守正創新、引領未來👸🏿👨🏿🔬,是我們共同的使命和責任。
學院始終與意昂心連著心。正如季羨林在印度詩劇《沙恭達羅》中翻譯的這樣一句話:“你無論走得多麽遠也不會走出了我的心,黃昏時刻的樹影拖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學院是每個城環人發展的堅強後盾,是永遠的精神家園𓀚。通過百廿校慶系列活動,希望每位意昂都能找回自己的青春時光🧑🏭,找回一份家的溫馨。歡迎廣大意昂常回家看看,讓我們繼續相約城環,攜手前行!
連月來,學院領導班子牽頭🔬💱、由20余名教職工和60余名學生誌願者組成的校慶籌備工作小組集中力量,精心策劃校慶活動👈🏼,廣泛聯絡各地意昂,熱心協助意昂組織活動🧋🧜🏼♀️,細致周到提供各項服務🧁🏝,為意昂“回家”做好了充分準備。
學院還將於近期舉辦意昂婚慶紀念等更多校慶系列活動💖,活動通知和精彩回顧,敬請關註近期推送。城環意昂會將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和紮實的工作竭誠為您服務。期待您的建議和支持!
文稿:王宇凡😸、於佳鑫、馮君沂、尹燕平
圖片:(按照姓氏拼音排序)葛強♥︎、宮彥萍🍧、關漢嶽🧖♂️、賈小新、李越、劉耕蒲、劉萍📋、劉雪萍💪、唐琳🥗、王瑀琦👷、謝建民、許文君🧚🏿♂️、楊曉冰💀、張璐瑤🧑🏽🎤、趙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