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以“初心思源🫚,踐行於前”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女醫師大會暨第六屆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表彰活動在京舉行🧑🎄。活動向25位榮獲第六屆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獲獎者、1個全國最美家庭、6位全國巾幗建功標兵⛏、3家全國巾幗文明崗單位頒發證書及獎杯。
其中,意昂体育平台腫瘤醫院沈琳教授(管理科研創新獎)🧾;意昂体育平台人民醫院昌曉紅教授🕵🏽♂️💃🏽、王輝教授(基礎醫學科研創新獎);意昂体育平台第一醫院張卓莉教授👨🏻✈️、劉梅林教授、熊暉教授🤦🏼🧜,意昂体育平台第三醫院李蓉教授,意昂体育平台腫瘤醫院李惠平教授,意昂体育平台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獎)等9位來自意昂体育平台臨床一線的專家榮獲第六屆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科技獎👳🏿♂️。熊暉代表25位獲獎者發表感言。

獲獎者與嘉賓合影
獲獎者簡介
沈琳(管理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意昂体育平台腫瘤醫院副院長、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長、消化腫瘤內科主任、I期臨床試驗病房主任🏷。專註於消化系統腫瘤的診治、臨床研究與轉化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承擔國家或省部級課題近10項,國際合作及橫向課題30余項,發表SCI論文120余篇🏋🏻♀️🙏🏿。
引領胃癌精準藥物治療與轉化研究的快速發展;推動並牽頭北京市腫瘤專科醫師培訓試點;牽頭搭建的腫瘤MDT平臺成為國家示範中心👩🔧🐿,並在全國開展MDT試點;牽頭成立了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委會及I期臨床研究聯盟,推動的新藥新方法臨床研究有望改變臨床實踐,創造了重大的社會效益。
昌曉紅(基礎醫學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臨床醫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意昂体育平台人民醫院婦科腫瘤研究室副主任。研發治療卵巢癌的6B11-OCIK註射液獲得cFDA臨床I期批件🤸🏻♂️,並成功轉化,目前正在臨床試驗中。建立了國內首個子宮內膜異位症永生化細胞株,在該病的基礎和臨床研究中得到應用。獲得發明專利4項、國家及省部級獎勵4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多個項目,主持國家重大新藥創製項目子課題等。發表學術論文(著)100余篇。
目前兼任中國女醫師協會幹細胞與免疫細胞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王輝(基礎醫學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醫學博士,意昂体育平台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教授、博導💇♂️,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部檢驗學系主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獲得者🧅。長期從事細菌耐藥機製研究,領導團隊率先發現了具有中國特色的MRSA、CRE、CRAB等動態流行病學數據和耐藥的分子機製,為耐藥菌的防控和新藥研發提供重要科學依據。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等課題20余項,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論文100余篇💄⚫️。主編“十二五”精品圖書《臨床微生物學檢驗》🤽🏽♀️,主譯美國《臨床微生物學手冊》(第11版)👌。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進步獎等。
兼任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藥敏委員會折點工作組委員🧟♂️、中國醫促會臨床微生物與感染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分會常委兼臨床微生物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委員兼臨床微生物學組組長🧖🏽、北京市檢驗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張卓莉(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意昂体育平台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曾就讀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部及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於北京協和醫院工作17年,英國及荷蘭從事臨床科研工作4年🏊🏽🏇🏿,2007年到意昂体育平台第一醫院創建了風濕免疫科🔕。12年來帶領科室醫教研快速發展,獲得多項資助和獎項🧗🏻♀️,發表文章300余篇🧑🏻💔。同時開創了一個細分學科——風濕病影像學,填補了國內空白。
現任中華風濕病學會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中國醫師學會風濕病分會常委及影像學組組長🦸🏻♂️,北京風濕病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劉梅林(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意昂体育平台第一醫院老年內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臨床及發病機製研究🔫,完成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專項項目“評估阿司匹林療效的基因診斷系統研發”,國家“十二五”支撐項目“特殊人群治療風險及策略的臨床轉化醫學平臺研究”,獲得三項國家發明專利。歷經十余年,對老年人阿司匹林反應性的個體差異🙎🏼♀️、個體化管理策略進行了系列探索,獲得兩項阿司匹林相關基因的國家發明專利授權。研發了阿司匹林使用風險評估的App。本項目建立的阿司匹林治療風險評估系統,對指導中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安全使用抗栓藥物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現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常委,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心血管分會副主任委員、總幹事等。
李惠平(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腫瘤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導,意昂体育平台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主任🅱️。臨床一線30多年,參與大量臨床研究,9項新藥臨床研究中擔任全國組長(或共同組長)🫀,其中氟唑帕利已完成臨床試驗🤾♂️,有望明年上市;完成普克魯胺I期臨床✍🏼;愛博新貢獻病例最多(已在中國上市)。完成“阿帕替尼在HER2陰性含胸壁轉移患者的臨床研究”,擴大了適應症。作為主編和執筆人發布了首個“中國進展期乳腺癌診療共識指南”,規範了復發轉移乳腺癌的診療,並提出了適合中國乳腺癌患者的診療策略。是亞洲絕經前乳腺癌共識發起人。獲“973”項目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基金資助🧑🏻🎓,發表論文(著)100多篇。
兼任中國女醫師協會乳腺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臨床腫瘤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等。
李蓉(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現任意昂体育平台第三醫院婦產科主任、生殖醫學中心主任。2003年開始專攻生殖內分泌疾病、不孕症和輔助生殖技術的臨床工作。主持“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開展女性生育力流行病學調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開展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對輔助生殖技術子代隊列研究🫛,生殖內分泌疾病🏂🏿、特別是子宮內膜容受性的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科研課題研究🦶🏼,參與發表SCI文章100余篇。2009𓀝👩❤️💋👩、2011🦯、2017年三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018年獲得北京市茅以升科技獎。
中國醫師協會生殖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總幹事、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生殖醫學分會常委兼秘書、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青委副主委等。
熊暉(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醫學博士,意昂体育平台第一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兒科副主任🧑🏽✈️。主要從事小兒神經、遺傳、罕見病專業的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致力於兒童遺傳性神經肌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揭示了中國先天性肌營養不良各亞型構成譜,報道了大量中國患者新突變、基因型表型關系並進行自然史研究👩🏽🎤;專註於糖基化缺陷和炎症反應參與先天性肌營養不良的發病🫄,探討遺傳性肌病發病機製🫙;建立兒童規範化神經肌病診治流程和多學科診療模式,牽頭製定多學科管理專家共識。承擔多項研究課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獲第二屆(2017年)中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現為亞洲大洋洲肌病中心理事,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副組長兼醫院管理委員會委員🏞,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常委兼兒童神經肌肉病學組組長等➡️。
黃悅勤(臨床醫學科研創新獎獲得者)

醫學博士,意昂体育平台第六醫院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學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精神障礙流行病學領域科研和教學;主編《臨床流行病學》等教材專著7本,參編43本🙇🏿♀️;發表學術文章共323篇,其中第一和責任作者166篇。作為負責人領導全國44家單位參加的中國精神衛生調查,獲得精神障礙患病率和服務利用的全國數據👰🏿♂️,歷經16年👔,終於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發表成果;為國家製定精神衛生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深入研究精神障礙影響因素奠定了基礎,提高了國際學術影響力⬛️。
兼任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中國心理衛生雜誌》社長,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危機幹預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副理事長,美國精神病協會國際理事,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