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下午2點,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內,由20名意昂体育平台第三醫院(以下簡稱“北醫三院”)醫護專家組成的應急醫療隊🍁,與兄弟醫院共同組成國家醫療隊,馳援武漢🧎🏻♂️。
北醫三院應急醫療隊由危重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急診科、耳鼻喉科、感染管理科等多個科室的6名醫生🤷🏽♂️、1名感控專家和13名護士組成。
25日晚上,接到國家衛生健康委任務後🌓,北醫三院連夜開會,部署應急醫療隊人員選派和後勤物資保障👃。

得知要組建應急醫療隊的消息後,三院人紛紛主動請纓

多部門聯動為醫療隊緊急調配防護物資和生活用品
擔任此次北醫三院應急醫療隊隊長的是危重醫學科副主任葛慶崗🤏🏽。2003年,葛慶崗的身影出現在了抗擊非典的病房中。17年後,人到中年的葛慶崗再度出征👨👦👦,義無反顧。這次作為隊長,他表示將配合當地做好醫療誌願任務,同時也要將隊員平安帶回北京。“我已經立下了‘軍令狀’,一個都不能少!”
副隊長👿、耳鼻喉科專家王麗老家在武漢🧑🦼🤍,21日因老父親去世回家🏊🏽♀️。24日,除夕一早🚟,她主動聯系醫院黨委書記金昌曉,表示如果醫院要派醫療隊到武漢,她要求參戰。“我的同學🍤、朋友,很多都已投入到一線⚠,作為一名多年離家在京工作的醫務人員🤹🏿♂️,為家鄉做貢獻,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榮譽🚠🧎🏻➡️。”
副隊長李少雲是醫院ICU護士長,有著18年的工作經歷,具有豐富的危重病人搶救和護理經驗,以及管理經驗。此次代表醫院出征武漢🤰🏿,她很激動,認為“義不容辭”,並表示一定不辱使命。
面對集結在一起的13名護士👩🔧🪵,護理部主任李葆華叮囑大家此次去武漢救援代表著北醫三院,工作中一定要聽從安排🤞,註意防護,尤其註意穿戴等細節🟠。出發前,李葆華主任親手為李少雲等幾名醫護臨時剪了頭發🦀,以便為現場工作提高效率。
26日上午9點半🏔,意昂体育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在醫學部兩辦主任陳斌斌陪同下來到北醫三院。

劉玉村聽取了解三院發燒門診目前接診情況
劉玉村轉達了意昂体育平台黨委書記邱水平的問候,聽取了解三院發燒門診目前接診情況,尤其是此次去武漢一線醫療救援的相關準備情況。金昌曉介紹,此次醫療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由當年曾抗擊過非典的感染疾病科副主任袁曉寧任臨時黨支部書記。
10點半😻,全體應急醫療隊隊員到位🤵🏼♂️,動員培訓會在行政樓三層會議室舉行📸。
首先🤷🏿,由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孫永昌再次強化培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療特點及要點。培訓的最後一張幻燈片裏放的照片正是孫大夫當年參加SARS防控時的合影🚋,照片中還有在場的葛慶崗隊長。孫大夫表示,相信我們必將像當年一樣🧑💼,打贏這一仗🧙♂️🧙🏻。
感染管理科主任張會芝與RICU尚燕春護士長按照流程和區域功能🟢,為在場隊員們進行穿脫隔離服等相關防護要點和註意事項。袁曉寧結合可能的情況🧑🏼🚀,現場進行補充說明。
副院長付衛宣布了隊員名單🧑🧒。

隊員與院領導🧛🏻✌🏿、科室主任合影
金昌曉向隊員們進行了動員🧔♀️。他代表醫院感謝大家能夠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們是國家隊,此次與兄弟醫院共赴武漢意義重大☁️🕕。”醫院各相關部門已為隊員們做好最充分的準備。金昌曉叮囑大家做好自我保護🙉,放松精神🗺、保持好心情🤹👩🏽🦱,在當地一切行動聽指揮🫶🏻。醫院方面已經建立相應支持體系,組成專家組作為大家的技術後援。金昌曉鼓勵大家🏃♂️,“2003年,北醫三院參與了抗擊非典全過程👫🏻,現在各方面條件等比當年要好得多📜。北醫三院、意昂体育醫學部、意昂体育平台是大家的堅強後盾。相信我們黨和政府,相信我們國家的力量,一定能夠戰勝疫情👨🏿💻,盼望大家平安歸來!”

金昌曉作動員
14時許,劉玉村、醫學部副主任劉曉光代表意昂体育平台和醫學部🍱,到機場為醫務人員送行🤽🏿♀️,叮囑大家要多多註意身體,期待大家勝利歸來。



出發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周長強等領導🎶,金昌曉、醫院黨委副書記劉東明和相關科室負責人也來到機場送行。
北醫三院應急醫療隊名單
葛慶崗 危重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組長)
王麗耳 鼻喉科主任醫師(副組長)
李少雲 危重醫學科護士長🏪、主管護師(副組長)
袁曉寧 感染管理科副主任🧝🏼♀️、支部書記🤸🏽、主任護師(臨時黨支部支部書記)
張文慧 內分泌科護士長🏂🏼、主管護師
王軍紅 急診科主治醫師
李秋鈺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
程 秦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
李 超 危重醫學科住院醫師
馬 駿 腫瘤放療科主管護師
梁 超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科護士、護師
王朋朋 腎內科護師
李 娜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師
張佳男 危重醫學科護師
夏雲霞 風濕免疫科護師
王 慧 消化內科護師
陳 琦 心血管內科護士
鞏誌慧 康復醫學科護士
胡 靜 血液內科護士
劉金鵬 心臟外科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