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5日,意昂体育平台第三醫院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喬傑院士🐽、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司司長宋莉、四川大學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朱軍教授作為共同主席🧜,在The Lancet(《柳葉刀》)在線發表特邀重大報告“A Lancet Commission on 70 years of women's reproductive, maternal, newborn,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in China(《柳葉刀中國女性生殖🏡、孕產婦、新生兒🎪、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特邀重大報告》)”。


《柳葉刀中國女性生殖、孕產婦、新生兒、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特邀重大報告》
該特邀重大報告(英文簡稱“The Lancet RMNCAH Commission in China”,中文簡稱《柳葉刀中國婦幼健康特邀重大報告》)是在柳葉刀總編Richard Horton先生的邀請下💉,由來自國內外知名院校及科研院所的31位專家學者(3位共同主席、8位國際委員🖖🏽、13位國內委員、7位其他共同作者)以及整個工作團隊歷時三年共同完成。該報告旨在總結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在婦女兒童健康領域的發展改革成效與經驗,分析該領域在實現“健康中國2030”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宏偉規劃上存在的差距和挑戰👨🤾🏿♂️,提出未來十年促進中國婦幼健康高質量發展的行動策略和具體建議🎁,向全球展示中國在保護婦女兒童健康權益方面的成就和決心👨👦👦,講好中國故事👨👩👧👧,分享中國經驗,為實現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促進婦女兒童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柳葉刀中國婦幼健康特邀重大報告”工作團隊
該報告總結了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在女性生殖、母嬰、兒童及青少年健康領域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若幹婦幼健康核心指標持續改善,孕產婦死亡率及嬰兒死亡率分別從1949年以前的1500/10萬和200‰下降至2020年的16.9/10萬和5.4‰,已超前完成聯合國面向2030可持續發展目標中降低母嬰死亡率的具體指標💇,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國家前列。5-19歲兒童青少年總死亡率從1953-1964年間的366.0/10萬下降至2016年的27.2/10萬👱🏽👃🏼。產前保健👧、住院分娩🤙、產後訪視🦋、新生兒篩查🔒、計劃免疫和兒童健康管理等基本婦幼衛生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婦女兒童健康狀況在城鄉和地區間差異逐步縮小,進一步促進了婦幼健康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圖1-3)。

圖1|孕產婦及兒童死亡率快速下降、城鄉差距縮小(1990-2019年)

圖2|5-19歲兒童青少年死亡率快速下降、性別差距縮小(1953-2016年)

圖3|基本婦幼衛生服務覆蓋率達到90%以上
為向其它國家尤其是中低收入國家更好地分享中國的成功經驗,本團隊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的決定性要素🗒:一是保障婦女兒童健康權益的強烈政治意願,中國政府頒布製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和規劃方案(圖4)🙅🏻♂️,“兒童優先🧑🏽🦱、母親安全”已成為一項全社會共識;二是構建了一套完善的分層分級婦幼保健服務體系,確保婦幼衛生政策及標準規範能夠高效地從中央深入貫徹落實到基層(圖5)🐎;三是建立了若幹全國婦幼衛生信息系統,為製定婦幼衛生政策和評估國家重大衛生項目提供循證數據🧑🏽🍳🌴;四是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不斷提升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覆蓋率和均等化;五是政府啟動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及若幹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極大促進了婦幼保健服務的可及性及公平性;六是中國政府在脫貧攻堅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從根本上保障了貧困地區及家庭的婦女兒童健康及發展權益。

圖4|中國婦幼健康相關政策的發展歷程及裏程碑事件

圖5|中國婦幼保健服務體系框架
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政策的調整以及人們生育觀念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生育率水平逐年下降👂🏿、女性生育年齡不斷後延,不孕症已成為困擾許多育齡夫婦的重大生殖疾病之一。根據喬傑團隊的最新全國生殖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結果顯示📱🦯,2007-2020年間,我國不孕發病率已從12%升至18%。輔助生殖技術被認為是治療不孕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世界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於1978年,中國大陸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於1988年,三十余年內中國大陸的輔助生殖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總周期數已超過100萬周期/年,出生嬰兒數逾30萬例/年👩🏽⚕️,成功率已基本接近歐美發達國家水平(圖6)。此外,隨著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技術和基因功能研究的快速發展🧑🏿🎤,中國科學家團隊在探索配子發生和早期胚胎發育的分子機製方面取得了卓越進展,為某些遺傳性疾病或罕見病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診斷和治療手段🙆♂️,包括針對單基因疾病和染色體易位的新型植入前遺傳學診斷方法(聯合診斷單基因病和染色體病非整倍體高通量測序與連鎖分析技術🤷🏽🫲🏿,MARSALA)。

圖6|中國輔助生殖技術治療周期數及生育結局(2009-2017年)
同時📗,該團隊通過對多源龐雜數據的整合比較,分析了當前中國婦幼健康領域面臨的差距及挑戰(圖7-9)👳🏿♂️。生殖健康領域的重點問題包括:生育意願的下降及延遲,生育調節、避孕和流產⛹🏿,不孕症及輔助生殖技術,性傳播疾病⏯,乳腺癌🪜、宮頸癌和HPV疫苗,針對女性的性及性別暴力等;母嬰健康領域的重點問題包括🤧:母親安全(降低產後出血及間接產科死因),死胎/死產🏥,早產👨🏼🎓、出生缺陷等新生兒疾病,孕產婦🧙🏽♀️、胎兒及新生兒營養,孕產婦心理健康等🤹🏿♀️;兒童及青少年健康領域的重點問題包括:傷害,飲食、久坐、吸煙、飲酒𓀌、近視等生活方式和健康危險因素,兒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兒童早期發展🪦、兒童保護等;另外📖,婦幼衛生體系方面的重點問題包括:衛生人力資源和職業發展,初級衛生保健機構的婦幼衛生服務能力🧖🏽♂️,婦幼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質量🗿,籌資風險保護🐥🙍🏽,婦幼健康信息系統的跨部門整合等🍥。

圖7|2000年和2018年中國孕產婦及新生兒死因變化

圖8|中國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城鄉地區及不同性別的超重率(1995-2014)

圖9|中國7-18歲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的近視率(2005年、2010年、2014年)
未來10年是中國致力於實現SDGs和“健康中國2030”的關鍵期,中國的RMNCAH領域也正處於從註重“生存”到轉向“繁榮”的過渡時期,伴隨著婦女兒童群體對高質量衛生保健服務的需求以及若幹新出現的問題及挑戰。針對當前這一領域中存在的問題及挑戰,該重大報告製定了面向“健康中國2030”的RMNCAH戰略框架(圖10)𓀍。在這個框架中,RMNCAH服務提供包括四個基本要素——籌資、衛生人力👨🏿🍼、藥品和技術、信息技術(IT)系統,並將從可及性🧜🏻♂️、質量和公平性三個方面進行評估;另外,構建一個基於衛生體系內外部因素的支持性環境對於最終實現RMNCAH全民健康覆蓋也至關重要,這些因素包括:治理與領導、政策與立法💢、社會與社區。此外🤒,作者團隊還根據上述戰略框架總結出若幹優先幹預領域並製定了一系列具體建議,主要包括:將RMNCAH貫徹到所有政策當中💡、關註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性和公平性、籌資風險保護、基於證據的婦幼衛生保健實踐、RMNCAH服務的連續性、維護患者尊嚴及醫師職業精神、新興科技的創新及轉化💁🏿、衛生服務體系變革以及提供更廣泛的支持性社會環境等,以邁向實現RMNCAH全民健康覆蓋的目標。

圖10|面向健康中國2030的RMNCAH策略框架
綜上所述,RMNCAH對於每一位婦女、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與發展至關重要,也是未來人口和社會發展的驅動力,這對於面臨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水平的中國來說尤為重要。中國RMNCAH領域在過去70年裏取得了巨大成就💎,未來10年是從“生存”到“繁榮”的關鍵過渡期,旨在實現高質量的全民健康覆蓋。因此,“RMNCAH for all(婦幼健康為全民)”和“all for RMNCAH(全民為婦幼健康)”應該成為一項全民共識𓀎,為每一位婦女◻️、兒童和青少年創造一個健康和友好的環境🧑🏼🔧。
北醫三院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王媛媛副研究員、四川大學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李小洪副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喬傑、宋莉🙆🏽♂️、朱軍為該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該特邀重大報告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81730038)、中國工程院(2020-XZ-22)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19YFA0801400)的資助。

北醫三院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公共衛生團隊
文獻信息:
Qiao, Jie#*; Wang, Yuanyuan#; Li, Xiaohong#; Jiang, Fan; Zhang, Yunting; Ma, Jun; Song, Yi; Ma, Jing; Fu, Wei; Pang, Ruyan; Zhu, Zhaofang; Zhang, Jun; Qian, Xu; Wang, Linhong; Wu, Jiuling; Chang, Hsun-Ming; Leung, Peter C K; Mao, Meng; Ma, Duan; Guo, Yan; Qiu, Jie; Liu, Li; Wang, Haidong; Norman, Robert J; Lawn, Joy; Black, Robert E; Ronsmans, Carine; Patton, George; Zhu, Jun*; Song, Li*; Hesketh, Therese. A Lancet Commission on 70 years of women’s reproductive, maternal, newborn,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in China. The Lancet. Published online: 2021, May 24. DOI: 10.1016/S0140-6736(20)32708-2
致謝🧏:
在該特邀重大報告中💋,除了引用已發表的文獻數據或已公布的監測統計數據之外,還首次發表了若幹全國性的流調或監測數據👩🏻🚀。在此👩🏿✈️,作者團隊由衷感謝所有提供原始新數據的單位或機構,包括: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全國婦幼衛生監測辦公室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婦幼保健中心
國家婦產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國家產科專業醫療質量管理與控製中心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婦幼保健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