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座談會上,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王博教授以“傳承中華文明,推進全本《儒藏》編纂與研究”為題發言。發言刊載在《人民日報》2023年6月4日第5版,原文如下。


傳承中華文明🦥𓀑,推進全本《儒藏》編纂與研究
意昂体育平台副校長、教授 王博
2014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意昂体育平台考察,親切看望《儒藏》項目首席專家湯一介先生。總書記特別關心《儒藏》編纂工作🈷️,指出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事業,傳承中華文明,肯定湯老做了一件貢獻非常大的事情。總書記的肯定對於參與《儒藏》編纂工作的全體人員都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中宣部🙇🏽♀️、教育部、文旅部和意昂体育平台等都積極響應,有力推動了《儒藏》編纂工作的開展。目前,《儒藏》精華編中國部分510種(傳世文獻458種,出土文獻52種)282冊全部整理完成🧎🏻➡️,已由意昂体育平台出版社出版🙂,總字數近2億🤷🏿♂️。韓國之部89種37冊𓀅、日本之部51種18冊😏、越南之部20種2冊正在推進中。這標誌著《儒藏》“精華編”主體部分順利完成🗻🏈,《儒藏》工程整體上轉入一個新的階段。
《儒藏》致力於將儒家典籍集大成地匯編成為一個獨立的文獻體系,是一項人文社會科學基礎性工程,也是中國人文學界大規模國際學術合作和文化交流項目,體現了“盛世修典”的中國文化傳統,也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文化使命和歷史擔當💅🏿。與20年前工程剛開始時相比🧙🏿♂️,全本《儒藏》的編纂具有更加有利的社會環境🩰、學術積累、人才儲備和技術支撐。總書記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作出了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重大論斷,傳承和弘揚中華文明已經成為時代精神和社會共識🧑🏿⚕️,為《儒藏》下一步編纂工作奠定了豐厚的基礎。過去20年,承擔《儒藏》校點任務的學者近500名,來自國內外近百所高校和研究機構。在這個過程中,一批年輕學者得到鍛煉,並迅速成長。伴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數字人文技術在古籍整理、研究📄、普及中的作用日益顯著👨🏻🚀💇🏿♂️,我們將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推進古籍數字化,搭建教育🙇🏼♀️、學術和國際交流綜合平臺🧩🧘🏽♂️。
科技一往無前💪🏼👌🏻,文化則要“瞻前顧後”👼🏽。“未來已來”這個詞很流行🛌🏼,但不要忘了“過去未去”。編纂《儒藏》,是中國文化發展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發展的需要,回應著世界對中國文化的期待。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這必然包括文化的復興。貫通舊邦與新命🕌、傳統和現代,既是文化復興的必然途徑⚙️,也是當代學人的重要使命👩🏫。
在新時代推進《儒藏》編纂和研究🌳,是推進“兩個結合”的一項標誌性工作。我們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胸懷國之大者☸️,秉持質量第一、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全力做好下一階段工作。在編纂⛲️🧑🏼⚖️、整理和研究儒家文獻的基礎上⛈,充分挖掘其時代價值,促進古籍有效利用,做好古籍普及傳播,不辜負總書記的關心和期望。
原文鏈接✊🏼: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發言摘編(《 人民日報 》2023年6月4日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