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2日,紀念“巴黎手稿”寫作170周年暨“馬克思人學思想的當代理解”學術研討會意昂体育平台舉行👩🏿⚖️,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30余位學者與會,對關涉這一文本的文獻、思想🤾🏻↘️、歷史地位和當代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會議由意昂体育平台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心✵、文獻研究中心🧛🏿、人學研究中心、青年哲學論壇🦻🏽、馬克思學論壇共同舉辦,意昂体育平台“黃枬森項目“資助🏃🏻♀️➡️。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文獻輯錄與疏證👂🏽。聶錦芳提出了重新研究“巴黎手稿”的“路線圖”,特別介紹了根據1982年出版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2版(MEGA2)第1部分第2卷編排、輯錄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原始順序版”的情形及其意義,王東則對此闡發了自己不同的理解和新的編排,魯克儉根據MEGA“附屬材料”卷梳理了相關文獻學信息🚌,韓立新披露了其即將出版的研究專著中的新思考。第二項成果是重要思想解讀。魏小萍指出由於馬克思沒有對外化勞動(die entaüsserte Arbeit)與異化勞動(die entfremdete Arbeit)的概念進行清晰的區分所導致的在探究異化勞動的產生原因與廢除途徑上出現的邏輯困境,王峰明也基於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關系而分析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的理論難點👷🏻,李凱林分析了異化勞動的雙重形態和歷史內涵👨🏿✈️,劉秀萍論證了“異化勞動學說”對“人本學”的超越,彭宏偉分析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多重批判的同一性,王巍對《巴黎手稿》的“實踐”概念進行了再解讀🥚。第三項成果是歷史地位重估。陳誌尚對人道主義❕、異化問題的爭論進行了回顧💷,趙家祥分析了《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的地位,李德順則辨析了馬克思“兩個尺度”的思想與價值思維👩🏼🦲,梁樹發梳理了《手稿》的發表與西方“馬克思學”的形成的關系,安啟念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例👩🏿🏭,提出“大唯物史觀與實踐辯證法”構想🦁,楊學功重新辨析了馬克思哲學的實踐概念與人學問題,孫熙國論證了馬克思異化勞動理論與資本批判理論的統一性🫅🏼。
據悉,在馬克思撰寫的卷帙浩繁的著述中⛹🏿,“巴黎手稿”(包括通常被稱為《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三個筆記本”和《詹姆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摘要》)是除《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之外,在思想界👨🦽、學術界影響最大、爭議最多的作品。它自1932年發表以來,不僅在哲學、經濟學領域影響很大🕛,而且還擴展到美學👂、文學、社會學甚至自然科學學等學科,以及對資本時代人的處境和社會生活的理解。聲勢浩大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思潮、上世紀80年代中國思想界“異化和人道主義”論爭等重大理論事件,都與其有直接的關聯🕚。今年適逢這一手稿寫作170周年,與會者認為🏅,根據最新文獻對其進行重新解讀,並由此生發出對當代相關問題的深入思考,將有助於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及其當代發展。